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2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4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63篇
内科学   39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10篇
特种医学   71篇
外科学   377篇
综合类   600篇
预防医学   206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11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1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术后早期营养管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5例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的生长部位及肿瘤大小实施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及消化液回输,观察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2个月内的返院情况。结果 15例患者中2例患者肿瘤位于十二指肠乳头下、直径2.5 cm和2.0 cm,2例位于降部与水平部交界处、直径2.3 cm和2.5 cm,1例位于十二指肠升部、直径3.5 cm,该5例患者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并空肠吻合术。4例患者肿瘤位于十二指肠乳头、直径1.0~2.0 cm,3例位于乳头上缘、直径1.5~1.8 cm,2例位于球部与降部交界处、直径2.0 cm和1.8 cm,1例位于十二指肠乳头下、直径1.2 cm,该10例患者均行肿瘤局部切除术(位于乳头部的肿瘤同时行乳头成形术)。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1例(1/15)发生胃排空障碍,经禁食、减压及营养支持治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为7~10 d,平均8 d。术后2个月患者均接受随访,恢复良好,无返院患者。结论手术切除是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手段,手术方式取决于肿瘤的生长部位和大小,术后早期营养管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2.
精子DNA碎片指数(DFI)是指发生DNA链断裂的精子占全部精子的百分比。已有的一些研究显示,高DFI可能会导致男性不育或者女性早期流产。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显示,DFI升高可导致自然妊娠率降低及早期自然流产率升高,并且在辅助生殖过程中,高DFI的患者更容易失败。此外,对高DFI患者已有初步的治疗方案或预防方法。本文综述了DFI对自然妊娠以及IVF/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对DFI增高的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43.
44.
fMRI问世近30年来,以适宜的高时间和空间分辨力及无创性优点,成为最热门的脑成像技术,推动脑科学发展。然而,其在临床诊断转化应用方面尚有诸多挑战。本文拟从fMRI原理、技术研发和临床诊断转化应用特点方面,分析其存在问题、展望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5.
女性外阴瘙痒是皮肤科及妇产科门诊的常见症状,外阴接触性皮炎是最常引起外阴瘙痒症状的原因之一。文中就外阴皮肤对于接触性刺激及过敏的敏感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ICD)及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的发病情况,外阴药物接触性皮炎及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估外阴接触性皮炎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6.
CD24是一种黏蛋白样黏附分子。大量研究表明,CD24既存在于某些生理状态下,同时也可见于肿瘤、炎症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并且在不同状态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文中对CD24在生理与病理状态下发挥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7.
Askin瘤一例     
患者男,33岁,因左胸痛8个月,胸闷、呼吸困难7个月入院。自2003年6月始,患者无诱因突发左胸痛,呈持续性锐痛,无放射痛;1个月后渐感胸闷,呼吸困难,无发热、盗汗、消瘦、咳痰,无恶心、呕吐、咯血,无咳粉红色痰,无尿频、尿急等症状,于2004年2月28日入我院。既往体健,无石棉、粉尘等  相似文献   
48.
目的以静脉环磷酰胺(CTX)冲击后续硫唑嘌呤(Aza)维持治疗为对照,前瞻性研究普乐可复(FK506)、霉酚酸酯(MMF)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经肾活检诊断为Ⅳ、Ⅳ+Ⅴ、Ⅲ+Ⅴ型和Ⅴ型活动性LN 92例,男女比例为1676,年龄在12~60岁,随机分为多靶点治疗组(诱导期FK506剂量为3~4 mg/d,MMF剂量为0.75~1.0 g/d;维持期剂量FK506剂量为1.5~2.0 mg/d,MMF剂量为0.5~0.75 g/d)和CTX-Aza组[诱导期采用IVC治疗0.5~1.0 g/m2BSA,1/月,维持期予Aza治疗1~2 mg/(kg·d)].总疗程18个月,诱导期初定6个月;若6个月内未达完全缓解(CR),诱导期延长至9个月.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后口服泼尼松[起始剂量0.6 mg/(kg·d)]治疗.主要评价指标为诱导治疗期完全缓解率(CR,定义为尿蛋白定量<0.4 g/24h,尿红细胞<10万/ml,无管型尿和白细胞尿,血白蛋白≥35 g/L,SCr正常或上升不超过基础值的15%. 结果(1)多靶点治疗组Ⅳ型LN诱导治疗期CR率与CTX-Az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 vs 60.0%,P>0.05).(2)多靶点治疗组Ⅳ+Ⅴ型LN诱导治疗期CR率显著高于CTX-Aza组(75.0% vs 16.7%.P<0.05).并且治疗9个月时多靶点治疗组尿蛋白正常的患者比例也显著高于CTX-Aza组(72.7% vs 16.7%,P<0.05).(3)多靶点治疗组,Ⅳ型、Ⅳ+Ⅴ型LN患者诱导治疗期CR率都较高,均为75.0%,其次是Ⅲ+Ⅴ型(66.7%).Ⅴ型LN诱导治疗期CR率最低,仅16.7%,显著低于Ⅳ型、Ⅳ+Ⅴ型LN(P<0.05).(4)诱导治疗期由6个月延长至9个月后,多靶点治疗组Ⅳ+Ⅴ型LN、CTX-Aza组Ⅳ型和Ⅳ+Ⅴ型LN的CR率有所增加.(5)多靶点治疗组24例患者在诱导治疗完成后接受重复肾活检,结果显示肾组织AI评分均值由9.0±4.0降至2.1±1.7(P<0.01),AI≥8分的患者比例也由75%降至4.2%(P<0.01).同时肾组织CI评分均值由0.7±1.0增至2.2±1.3(P<0.01),CI≥3分的患者比例从12.5%增加至37.5%(P<0.05).(6)多靶点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包括肝酶升高、胃肠道症状、白细胞减少、感染、脱发、血压升高、糖代谢异常等,未见月经紊乱和停经报告.多靶点治疗组胃肠道症状、WBC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TX-Aza组(P<0.05);血压升高发生率则高于CTX-Aza组(17.74% vs 0%,P<0.05). 结论多靶点诱导治疗对Ⅳ型、Ⅳ+Ⅴ型和Ⅲ+Ⅴ型LN均有显著疗效,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9.
血管发育不良和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李贵森朱人敏血管发育不良(angiodysplasia)又称血管扩张、动静脉畸形或血管瘤。目前认为它是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一、发病率许多具有血管发育不良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因而确切的发病率尚不清楚。国外...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4种超声不同指标预测肺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的准确性。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大鼠41只,分为对照组11只和野百合碱组30只(MCT组),应用脉冲多普勒测定两组大鼠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PAAT)、肺动脉射血时间(PET)及三尖瓣反流峰值流速(TR peak)。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AAT、PAAT/PET、PAAT与心率比值(PAAT/HR)及TR peak预测大鼠肺动脉压力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大鼠PAAT、PAAT/PET、PAAT/HR及TR peak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PAAT/PET为0.381为截断值,其评估肺动脉压力的敏感性81.8%,特异性90.0%,准确率71.8%,明显高于PAAT和PAAT/HR的诊断效能。结论应用多普勒超声评估大鼠肺动脉压力时,PAAT/PET的预测准确性更高,可为无创诊断大鼠肺动脉高压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