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6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75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联合腰麻 硬膜外麻醉 (CSEA)具有起效迅速、效果确切、灵活性大等优点 ,本文探讨腰麻达最大阻滞平面后硬膜外腔注药升高阻滞平面的机制。资料与方法选择 36例在CSEA下行下肢或下腹部择期手术患者 ,男 2 1例 ,女 15例 ,年龄 2 1~ 6 6岁 ,ASAⅠ~Ⅱ级。所有患者为首次椎管内麻醉 ,无脊椎异常和心肺疾病。随机分为三组 ,Ⅰ组为对照组 ,Ⅱ组利多卡因组 ,Ⅲ组生理盐水组 ,每组 12例。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表 1)。 表 1   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 x±s)年龄 (y)性别 (男 /女 )体重 (k…  相似文献   
72.
目的评价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THRIVE)在非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学员气管内插管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名非麻醉专业住培学员,根据全麻诱导操作时供氧方式分为面罩通气组(C组,n=10)和THRIVE组(T组,n=10)。选择择期行气管内插管全麻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入C组和T组,诱导插管期C组采用面罩通气供氧,T组采用THRIVE供氧。记录患者声门暴露分级、总体插管成功例数、成功插管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SpO_2插管成功即刻低于入室基础值的例数。采用问卷调查评估学员对气管内插管操作的自信心、学习兴趣及带教满意度,采用麻醉科改良Mini-CEX和DOPS测评表评估学员理论与实践技能掌握度。结果与C组比较,T组学员总体插管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成功插管时间明显延长(P0.05),误入食管与SpO_2插管成功即刻低于入室基础值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学员操作的自信心、学习兴趣及带教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两组学员的Mini-CEX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DOPS评分T组高于C组(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诱导采用THRIVE供氧,可提高非麻醉专业住培学员气管内插管成功率,提高学员的自信心、兴趣、带教满意度及临床操作能力,有助于提升患者安全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术中早期应用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10月择期行瓣膜手术的患者33例,男11例,女22例,年龄40~70岁,BMI 18~26 kg/m~2,ASAⅡ或Ⅲ级,心功能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17)和个体化PEEP组(P组,n=16),两组术中麻醉维持为全凭静脉麻醉。停机后P组采用阶梯PEEP法滴定适宜的PEEP,并维持至手术结束,C组设置固定PEEP 4 cmH_2O。记录手术前(T_0)、肺复张前(T_1)、肺复张后40 min(T_2)、术后2 h(T_3)、术后24 h(T_4)的氧合指数(PaO_2/FiO_2),T_0—T_2时的HR、MAP、CVP,T_1—T_3时的肺动态顺应性(Cdyn)。使用经胸超声检查并记录T_0、T_2—T_4时的肺超声评分(LUS评分)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1时比较,T_2、T_3时P组PaO_2/FiO_2和Cdyn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_2时P组PaO_2/FiO_2和Cdyn均明显升高(P0.05),T_2—T_4时P组LUS评分明显降低(P0.05),P组术后肺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其余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脏瓣膜手术心肺转流停机后早期应用个体化PEEP具有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择期因股骨颈骨折于椎管内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65~80岁,BMI 16~28 kg/m~2, 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组(P组)和对照组(C组)。P组于体位摆放前20 min行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将0.5%罗哌卡因10 ml注入腰大肌肌腱与耻骨之间间隙;C组于体位摆放前20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随后两组均行椎管内麻醉,术后均行羟考酮PCIA,维持NRS评分4分,若NRS评分≥4分,静脉注射羟考酮1 mg补救镇痛。记录患者入室时(T_0)、体位摆放前即刻(T_1)、体位摆放时(T_2)和体位摆放后即刻(T_3)的NRS评分。记录椎管内麻醉操作时间、麻醉科医师对体位摆放满意情况、患者满意情况、PCIA首次按压时间、术后24 h内羟考酮总用量和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恶心、呕吐、局麻药中毒、穿刺部位感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比较,P组T_1—T_3时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椎管内麻醉操作时间明显缩短(P0.05),麻醉科医师对体位摆放满意率、患者满意率明显升高(P0.05),PCIA首次按压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24 h内羟考酮总用量明显减少(P0.05),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增强术后镇痛效果,缩短椎管内麻醉操作时间,提高患者椎管内麻醉体位摆放时的舒适度,减少术后24 h内羟考酮总用量,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评价在肥胖患者无痛胃镜中应用艾司氯胺酮复合瑞马唑仑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和南京市第一医院择期行无痛胃镜的患者1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瑞马唑仑组(S组,n=69)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C组,n=69)。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麻醉诱导时间、检查时间、麻醉后监护室(PACU)监护时间以及医师满意度。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进镜时(T1)以及退镜时(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S组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34.78%(24/69)vs 56.52%(39/69),χ2=6.571,P=0.010],麻醉诱导时间短于C组[(23.17±2.57) s vs(24.71±2.12) s,t=3.840,P<0.01]。与C组相比,S组患者的PACU监护时间较短[(14.74±1.46) s vs(17.06±1.87) s,t=8.123,P<0.01...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思维导图作为辅助手段引入床旁超声(POCUS)本科实习教学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以2012~2018级96例徐州医学院和皖南医学院临床麻醉学专业实习医师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思维导图组(n=48)和传统教学组(n=48),比较两组学生理论、技能考核和教学满意度评分。结果 思维导图组学生心脏超声标准切面获得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教学组学生,各部位超声标准切面获得总数及毗邻解剖结构辨识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8.65、10.55、21.61,P均<0.05);思维导图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学习的积极性、临床思维能力、学员满意度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3.78、14.50、15.78、23.12,P均<0.05)。结论 将思维导图方法引入临床麻醉学本科实习生POCUS教学中,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POCUS超声诊断要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临床麻醉学本科实习生POCUS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7.
目的 采用二尖瓣与肺静脉血流频谱研究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OPCABG)吻合远端血管期间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发生机制.方法 39 例ASA Ⅱ或Ⅲ级,行择期OPCABG 手术的患者,利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连续心排血量技术监测OPCABG 患者术前、吻合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后降支(PDA)、回...  相似文献   
78.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心脏需要经过从停跳到复跳的过程。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复跳前往往会有室性心律失常,处理欠佳常影响心脏复跳效果,进而影响血流动力学甚至影响手术成败。心脏复跳时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时使用哪种药物,目前没有太多研究。麻醉医生与外科医生的处理往往是凭借普通内科知识进行处理,如使用利多卡因、胺碘酮等。因此本研究拟观察与比较艾司洛尔与常用抗室性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胺碘酮对体外循环手术中心脏复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行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2年内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 收集择期行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年内的生存状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2年内死亡的预测因素,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  相似文献   
80.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价右美托咪定(DEX)对兔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方法新西 兰家兔24 只随机分成3 组(每组8 只):对照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I/R 组和DEX 组切 除右肾建立左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DEX 组在肾缺血前30 min 腹腔注射10 μg/kg 右美托咪定。再灌注24 h 后,测定肾脏 大小和肾血流阻力(RI),超声造影观察肾皮质灌注,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SI)、曲线上升斜率 (Grad)和曲线下面积(AUC)。取肾脏观察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R 组和DEX 组肾大小和病理改变明显,RI 增高, TTP 延长,PSI 和Grad 降低,AUC 显著增加(P<0.05);与I/R 组比较,DEX 组肾大小和病理改变明显改善,RI 降低,TTP 缩短, PSI 和Grad 增高,AUC 减少(P<0.05)。结论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参数能动态定量分析右美托咪定改善兔肾缺血/再灌 注损伤时的微循环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