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B7/CTLA4-CD28是其中两大经典途径之一,我们试图利用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A4Ig竞争性阻断B7/CD28通路,探讨其对大鼠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32.
糖尿病病人行胰腺手术时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常分为1型和2型,其中2型约占90%。前者是由自身免疫导致的胰岛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所致。后者则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等原因共同所致。其他包括妊娠、广泛的胰腺切除、血色素沉着、胰腺炎、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的糖尿病。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增高,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为3.21%,部分地区已经达到5%。  相似文献   
33.
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期疾病,具有起病急、临床表现不典型及母婴病死率高等特点。国内外报道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约为1/1000—1/12000,而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更少。由于妊娠牵涉到母婴健康和安全的特殊情况,所以该病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性。作者报道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外科中心近1年来4例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  相似文献   
34.
35.
由于胰头癌阻塞主胰管.常可导致胰腺体尾部发生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纤维化.但由此伴发急性胰腺炎者临床却少见,发病率〈3%。本文结合我院近年收治的胰腺癌伴发急性胰腺炎病例,对以急性胰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胰腺癌诊治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6.
目的比较开腹胰腺肿瘤手术的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流程中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开放胰腺肿瘤手术的患者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18~7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硬膜外镇痛组(E组)行T_(8~9)或T_(9~10)硬膜外间隙穿刺置管,试验剂量给予2%利多卡因3ml,在切皮前和关腹时分别给予0.375%罗哌卡因5 ml,E组和静脉镇痛组(V组)均行丙泊酚-七氟醚静-吸复合全麻。气管拔管后,E组行硬膜外自控镇痛,V组行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低血压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E组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V组[(50.4±4.2)h vs(64.2±5.0)h,P0.01],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V组[(18.5±8.5)d vs(21.5±6.8)d,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9.7±4.1)h vs(39.5±8.4)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开腹胰腺肿瘤手术的加速康复外科流程中,硬膜外镇痛可产生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患者可更早地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且不增加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利用动脉优先入路(artery first approach)早期探查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腹腔干以判断肿瘤可切除性,并完成以SMA及腹腔干为轴的右侧神经及淋巴组织的完全切除的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胰腺外科中心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期间27例实施动脉优先入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术前均疑诊为“胰头癌”,且术前CT判断均为交界性可切除者。8例行内引流手术,2例行全胰切除术,1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5例行联合门静脉(PV)/肠系膜上静脉(SMV)切除,1例行肝总动脉切除,2例行扩大右侧胰腺切除术。手术时间(281.28±78.53) min (133~354 min),术中出血(352±537) mL (189~1 352 mL)。无术后死亡,无因并发症再次手术者。结论 动脉优先入路适合于术前判断为交界可切除病例,具体的入路方式需根据肿瘤位置以及侵犯情况灵活采用。  相似文献   
38.
病例资料患者,女,50岁,因"体检发现胰腺占位3个月余"入院。查体无特殊。CT检查示:胰头钩突及胰尾部各见一低密度灶,其内可见钙化,动脉期呈均匀明显增强(图1),静脉期密度仍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图2);胰颈及胰体部见数个类圆形低密度灶,增强未见强化。CA-199为46.07 KU/L。遂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加胰体尾切除术(保留脾脏及脾动静脉)。术中扪及胰头部一直径约4.0 cm大的质硬肿块,肿块周围可扪及小囊肿;  相似文献   
39.
40.
急性梗阻性胰腺炎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结合胆管压力的变化来探讨胰腺炎轻重程度与胆胰管梗阻时间及腺泡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结扎胆胰管的方法制成胰腺炎模型.分别于梗阻后4、8、12 h以及解除梗阻后1、3 d分别测定胆管压力.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胰腺腺泡细胞Annexin V-FITC/PI和 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16.42±1.03)相比,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胆管压力明显增高(4,8, 12 h分别为49.98±3.05,90.20±8.66,589.00 ±60.10),而在解除梗阻后,压力迅速下降并在1 d即恢复正常(1,3 d分别为17.50±2.84, 16.37±0.46),变化显著(P<0.01).AnnexinV- FITC/PI检测显示梗阻4 h时细胞凋亡较多, 至梗阻12 h时,腺泡细胞凋亡明显减少而坏死增加;在解除梗阻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凋亡明显增多,坏死逐渐减少,变化显著(P<0.01). Caspase-3检测显示在梗阻4 h时凋亡表达最高,梗阻8 h已明显减少,12 h则以坏死为主要表达方式;解除梗阻后1 d仍以坏死为主,到第3天则表现出大量的凋亡,变化显著 (P<0.01).结论:胆管压力升高引起的胆胰液返流是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之一,并可引起胰腺腺泡细胞的凋亡减少,而早期恢复正常胆胰管压力可使细胞凋亡增多,有效的阻止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