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7 毫秒
91.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缺乏可调控性,结合适当载体后不能高效增殖分化是阻碍其进入临床的瓶颈。脉冲电磁场若能有效调控干细胞向骨源细胞分化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刺激后,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分化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4-05/2007-10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BALB/C小鼠20只,由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脉冲电磁场发生器由海军工程大学电机系设计与制造。 方法:无菌分离小鼠双侧股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再用贴壁筛选法纯化扩增。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2×107 L-1接种于6孔板,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加入完全培养基组;脉冲电磁场组给予50 Hz、正弦波形、强度1 mT的脉冲电磁场辐射,2次/d,30 min/次,间隔12 h,共10 d;成骨诱导组加入含地塞米松、甘油磷酸钠、VitC的完全诱导培养基;脉冲电磁场+成骨诱导组给予相同的脉冲电磁场辐射后加入完全诱导培养基。 主要观察指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情况。 结果: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显示,干预10 d后,空白对照组为阴性;脉冲电磁场组呈弱阳性;成骨诱导组呈阳性;脉冲电磁场+成骨诱导组呈强阳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成骨诱导组、脉冲电磁场+成骨诱导组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吸光度值均明显升高(P < 0.05,P < 0.01)。 结论:50 Hz、正弦波形、强度1 mT脉冲电磁场干预一定时间后,能够增强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及Ⅰ型胶原的表达,促进其分化成骨。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髌骨骨软骨骨折的临床特征、诊治要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 2002年10月至2006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21例髌骨骨软骨骨折患者,其中17例新鲜骨折,以钢丝内固定2例,以2~3枚AO微型螺钉固定4例,Ethicon可吸收缝线固定4例,以1~2枚小的可吸收螺钉固定5例,2例行膝关节镜检手术;4例陈旧性骨折中,2例切开予以行髌骨内侧关节面修整,游离骨折块清除,1例行关节镜手术取出小骨块,另1例行AO微型螺钉内固定术.结果 21例平均随访32.3个月(12~48个月),20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0周,平均8周.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20例,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1例.按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5例,良2例,可4例,优良率为80.9%.结论 临床中髌骨骨软骨骨折易漏诊与误诊,应用CT薄层扫描、MRI及关节镜检查可避免.确诊后应及早手术,切开复位、应用可吸收螺钉和可吸收缝线固定或关节镜检手术,是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对脊髓栓系综合征(TCS)后继发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对其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入选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诸暨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TCS继发NB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膀胱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膀胱容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TCS继发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无移位股骨颈骨折的骨折特点并探寻更好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7-04—2010-03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且获得随访的58例无移位股骨颈骨折,其中GardenⅠ型41例,Ⅱ型17例。58例术前均行CT扫描明确其移位特点,并对其作分析,有针对性地采用严格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术后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8例股骨颈骨折经CT扫描后分析发现,平均外翻角为(9.6±4.8)°,平均后倾角为(14.8±7.5)°;16例(27.6%)后倾角21°~32°,存在明显的骨折移位。本组均获得随访36~71个月,平均(50.8±9.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未见内固定失效。1例股骨头坏死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优29例,良22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87.9%。结论无移位股骨颈骨折(GardenⅠ、Ⅱ型)多存在一定程度的移位,要充分认识其特点,在选择内固定治疗前应常规行CT检查,而不能仅仅通过X线片判断。术中不能够原位内固定,而应该予以严格复位。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计划行为理论(TPB)对颈椎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 方法选取颈椎病患者100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随机编号,双号设为实验组,单号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为管床护士向患者口头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并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干预组采用TPB理论构建护理行为干预,开展干预前问卷调查,然后对患者实施行为态度、主体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干预后)评估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六点行为评分)、健康行为和复发情况。 结果干预后,实验组颈椎疼痛六点行为评分为(2.62±1.09)分,分别与组内治疗前的(3.32±0.91)分和对照组干预后的(3.14±0.9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除注意预防咽部感染和保暖例数外,其余各项健康行为养成和颈椎病复发比例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PB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健康行为,并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96.
<正>随着关节手术技术的提高,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2012年3月我科收治1例摔伤致右股骨颈骨折伴10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导致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同期施行同侧人工全膝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经精心围手术期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57岁,主因摔伤致右髋部疼痛、活动受限3 d于2012年3月10日9:00收入院,患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