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5篇
  免费   609篇
  国内免费   64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16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374篇
综合类   1004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444篇
  1篇
中国医学   3093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481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465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1 毫秒
31.
冠心病痰浊证的发病季节气候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认为 ,长夏主湿 ,人与天地相应 ,冠心病痰浊证患者的发病季节则以夏季为多 ,在南方则多在雨季发病例数明显增加。冠心病的发生 ,不论各种中医分型均与天气、气候有一定的关系 ,而肥胖人痰浊证的患者比同病患者耐受性更低。夏廉博在《医疗气象学》一书中指出 :“心肌梗死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病以秋冬为多 ,它的发生与锋的经过有关。Stro der(施屈劳特 )研究认为 ,锋的经过可发生心肌梗死 ,冷锋、暖锋都有影响 ;在北风温带心肌梗死长以秋冬为多 ,3~ 5月发病最低 ,但热带不同。如美国德克萨斯州夏季特别热 ,心肌梗死较多发生在 7~ …  相似文献   
32.
目的建立芜花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Diamond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甲醇-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32nm,记录时间50min。以芜花素为参照物,对17批样品进行测定并计算相似度。结果初步建立芫花药材的指纹图谱,标定7个共有峰,各产地药材之间的相似性良好。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简单可行,能够提高芜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33.
山楂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山楂药材HPLC指纹图谱,为有效控制山楂药材的质量奠定基础。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TC—C18柱(250mm×4.6mm,5μm),乙腈-0.01%甲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nm,体积流量为1.0mL/min,分析时间为120min,分析了10批山楂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通过相似度分析确定23个色谱峰构成山楂药材指纹图谱的特征峰。结论采用HPLC方法建立的指纹图谱具有精密、稳定、重现性好的特点,可用于山楂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4.
纳米技术与纳米中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纳米技术简介1.1 纳米与纳米技术纳米 (nanometer,nm)是一种度量单位 ,1nm =10 - 3μm =10 - 6 mm =10 - 9m。一个纳米相当于十个氢原子并排起来的长度[1] 。目前国际上公认 0 1~10 0nm为纳米尺度空间。也有人把尺寸 10 0~ 10 0 0nm视为亚微米体系 ,尺寸 1~ 10 0nm划分纳米体系 ,而将尺寸 <1nm的粒子称为团簇[2 ] 。团簇是指几个或几百个原子的聚集体 ,它比分子大 ,而比小片的晶体小。[3] 。当物质加工到纳米尺寸 0 1~ 10 0nm时 ,表现出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和量子隧道效应[4 ] 。纳米科学技术 (NanoST)是 2 0世纪 80…  相似文献   
35.
中药药性量化方法对补虚药功效归类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中药药性依其重要性进行更深层次的多值量化分析,将比定性的文字表述和简单的二值量化表示更有意义.方法以补虚药为研究对象,药性为基本特征,在对其进行二值量化和多值量化的基础上,采用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和决策树等数据库知识发现技术,进行对补虚药功效归类判别结果的影响研究.结论结果表明药性的不同量化方法对补虚药的功效归类预测有一定影响,多值量化比二值量化具有更为理想的判别结果.  相似文献   
36.
多发性脑梗塞痴呆动物模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脑梗塞痴呆模型大鼠可出现行为学、病理生理学、生化代谢、神经递质、血液流变学、基因表达等多方面改变,且病理形态学表现与临床上多发性脑梗塞痴呆相似,可以用作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但复习以往有关文献研究发现,该模型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以期更好地应用于基础研究,保证对药物抗血管性痴呆作用评价及作用机制诠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切开与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向不稳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以查找关于切开和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向不稳的回顾性或前瞻性队列研究或随机对照试验。选择二分类变量,如术后复发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连续型变量,如肩关节外旋活动度,Walch-Duplay评分,Rowe评分,西安大略肩关节不稳指数(Western Ontario Shoulder Instability Index,WOSI)评分,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患者焦虑程度,手术时间和螺钉置入角度等结局指标进行分析。采用NOS偏倚风险评估标准(Cochrane协作网推荐)评价回顾性或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文献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采用改良Jadad量表。由2人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8篇回顾性队列研究和1篇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证据级别较低,共纳入956例患者,其中切开Latarjet手术436例,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520例。(2)Meta分析结果显示,切开组术后肩关节WOSI评分优于关节镜下组(MD=93.74,95%CI:26.00~161.49,P=0.007),且螺钉置入角度明显小于关节镜组(MD=-6.44,95%CI:-12.08~0.81,P=0.02)。(3)切开Latarjet手术复发率低于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4,95%CI:0.23~3.05,P=0.79)。(4)在肩关节外旋活动度、Walch-Duplay评分、Rowe评分、术后视觉模VAS评分、术后患者焦虑程度和手术时间等方面切开和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和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向不稳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术后复发脱位率及并发症较低。切开和镜下Latarjet均为治疗肩关节前向不稳的可靠手术方式。但镜下手术较切开手术学习曲线长,需要一定量的手术积累,因此临床医生可根据手术技术熟练程度、喜好和患者的情况等因素选择镜下或切开手术。但研究中所纳入的文献皆为队列研究,证据等级不高,缺少随机对照试验,且样本量较小,未来仍需要大样本量、高证据等级的随机对照研究来确定两者之间的疗效差异。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治疗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采用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治疗拇外翻患者31例(42足),其中男3例,女28例;年龄18~76(50.1±4.9)岁。观察并比较手术前后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inter metatarsal angle,IMA),第1,2跖骨长度差变化,术后采用美国矫形骨科学会足踝外科学组(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拇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31例(42足)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4~18(15.1±1.2)个月。HVA、IM分别由术前的(38.5±5.4)°、(13.0±1.1)°矫正到术后的(14.3±4.7)°、(9.1±1.5)°(P<0.05)。术前1、2跖骨长度差为2~-4(-0.59±1.80) mm,术后为0~-6(-3.53±1.60) mm,平均第1跖骨短缩2.9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评分由术前的(57.8±9.7)分提高到术后的(92.1±9.3)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23足,良16足,可3足。结论: 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手术时间短、切口小、能够有效纠正拇外翻畸形、改善前足功能,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9.
目的:量化拔戳揉捻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生物力学参数,探讨患者个体特征对手法操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就诊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20~50(34.37±8.41)岁,病程1~11(6.05±2.71)个月,采用生物力学传感器测量同一手法术者对患者患侧肘关节实施拔戳揉捻手法的生物力学参数,量化生物力学参数并研究参数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同时采集患者个体特征学参数,分析不同患者个体特征对生物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拔戳揉捻手法各阶段生物力学参数量化结果,旋后揉捻力(31.17±2.99) N,屈曲拔按力(44.99±2.38) N,旋前揉捻力(31.03±2.75) N,拔直戳按力(48.75±2.09) N,参数相关性分析显示旋后揉捻力与旋前揉捻力参数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屈曲拔按力与拔直戳按力参数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对患者个体特征参数与手法生物力学参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体重与旋后揉捻力间呈显著相关,患者肘部压痛值与屈曲拔按力存在显著相关,患者病程与拔直戳按力呈显著相关。结论:拔戳揉捻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在体操作力大小具有一定的标准,手法各阶段术者操作的作用力趋势具有系统性,患者的体重、患肘压痛情况与病程是影响拔戳揉捻手法操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0.
小儿腹泻病是儿童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2022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制定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腹泻病专家共识》。现结合临床实践及最新的研究结果,对《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腹泻病专家共识》中小儿腹泻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以期加深医务工作者对《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腹泻病专家共识》的认识,促进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治疗小儿腹泻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