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03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326篇
内科学   13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61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张继民  薛欣 《中国病案》2006,7(3):33-34
随着艾滋病在中国的快速蔓延,编码员在临床工作中正在遇到越来越多的处于疾病不同进程阶段的艾滋病患者。ICD-10针对艾滋病的各个发展阶段提供了一系列相应编码。面对各类艾滋病例,部分编码员由于对相关医学概念不清,编码的确切含义模糊,不知如何在这一系列的相关编码中选择正确匹配的编码,或者经常张冠李戴,查找错误,从而导致该病种的编码错误率极高。针对这一普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艾滋病临床分期的各自特点,重点阐述各阶段相应的ICD-10编码的选择标准,旨在帮助编码员梳理医学背景知识,明晰编码原则,全面提高该病种的编码质…  相似文献   
12.
病案显示的协和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家润 《中国病案》2006,7(10):25-25
2006年北京协和医院迎来了85年的华诞,为了发扬和传承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和优秀传统,医院领导决定举办“病案展览”教育年轻医师提高病案书写质量,了解医学大家的工作,感受医学大家们严谨、求精的科学作风和对病人的关怀。  相似文献   
13.
抗肿瘤药物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肿瘤始终是严重危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每年全球肿瘤死亡总数达700万人.WHO最近宣称,到2020年全世界肿瘤发病率将是现在的2倍.目前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新增癌症病例,除非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否则16年后,每年将有2000万癌症患者;如果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每年发病率将减少至现在预计的3/4[1].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因非脱垂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泌尿功能的长期影响,并探讨术后尿失禁(UI)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因非子宫脱垂良性疾病(术前均无UI及脱垂,术后病理结果证实)行全子宫切除术或非子宫切除术者共560例,其中行全子宫切除术者384例,非子宫切除术者176例(对照组)。分别进行电话问卷随访,通过中文验证版女性下尿路症状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ICIQ-FLUTS)及尿道疾病程度分类问卷(UDI-6)完成术前、术后1年、3年、5年、7年的主观泌尿功能评价调查,观察术前无脱垂或尿失禁患者术后尿失禁的患病情况。结果:264例患者有效完成问卷,其中全子宫切术组164例(62.1%),对照组100例(37.9%)。术后1年时,全子宫切除术组的UI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1),而长期随访发现两者并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3年、5年和7年,全子宫切除组患者的UI患病率分别为8.5%(14/164)、9.7%(10/103)、12.2%(10/82)和16.7%(10/60)。全子宫切术组的压力性尿失禁(SUI)、急迫性尿失禁(UUI)等症状的术后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迫性尿失禁较压力性尿失禁常见。多因素分析发现,多产为U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7,95%CI为1.12~13.33)。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增加术后UI的短期发病风险,以急迫性尿失禁为主,长期尿失禁患病率随随访年限延长逐渐升高,产次为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近几十年来,随着早产儿发生率的升高和死亡率的下降,NICU出院患儿的数量持续增加。这些患儿出院后仍需相关服务和指导,以满足他们复杂的医疗、社会、发育和用药的需求。NICU随访需要专业的团队,包括儿科医生、家庭医生及一些亚专科人员共同完成。本文对NICU后续相关常见问题的医疗和发育管理提供指导。1.家庭氧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早产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肺栓塞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提高临床医生对肺栓塞的诊断意识。方法回顾北京协和医院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诊断急性肺栓塞并有较完整临床资料的病例共102例,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包括血气分析、血常规、心肌酶、D-二聚体、胸片、心电图等变化。结果急性肺栓塞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依次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0.4%)、手术后卧床(17.7%)、恶性肿瘤(12.8%);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是气短或呼吸困难(97.1%)、胸闷(87.2%)、心悸(80.4%);最多见的心电图表现依次是窦性心动过速(59.0%)、胸前导联T波倒置(42.6%)、SⅠQⅢTⅢ(20.0%);最常见胸片改变是肺部浸润影(36.8%)、右下肺动脉扩张(29.5%)、肺动脉段突出(17.2%);近1/3患者心电图和胸片无明显异常;90.4%急性肺栓塞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低氧血症,所有患者都出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大;90%急性期患者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百分比升高,60%患者血浆心肌酶升高,66%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结论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谱非常广,应注意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流感病毒离心壳培养及在临床标本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流行期间流感病毒在健康人群具有很高的发病率 ,并引起某些人群一定的病死率 ,如老年患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以及免疫缺陷患者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流感潜伏期为 1~ 4d ,以发热突然起病 ,可伴有咽喉痛、咳嗽、头痛、肌肉酸痛、畏寒和全身不适。临床上通常以上述症状作为诊断依据 ,而实际上这些症状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1] 。因此 ,快速可靠的诊断对患者的诊治及流感流行的监控是十分重要的。流感病毒的壳培养(Shellvialculture ,SVC)则是这种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材料和方法一、标本来源…  相似文献   
18.
风湿病与疫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临床工作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风湿病患者询问有关他们能否注射疫苗的问题。由于风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会服用类固醇激素和 /或免疫抑制剂 ,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而风湿病本身造成的免疫功能紊乱 ,也使这些患者的免疫应答受到影响 ,因此 ,风湿病医生对这些患者能否注射疫苗都持保守态度。那么风湿病、患有风湿病正在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与疫苗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 ?这是每个风湿病医生和患者都共同关心的问题 ,现对风湿病与疫苗的关系综述如下。风湿病的发病与患者的遗传背景、环境因素 (其中包括病毒和细菌感染 )和性激素有关 ,致…  相似文献   
19.
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验证磷酸奥司他韦在自然获得流行性感冒(流感)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95例患者随机接受磷酸奥司他韦75mg或安慰剂治疗。结果 证实流感患者(即ITTI总体)60例,治疗组29例,对照组31例。ITTI总体治疗组疾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74.5h(95%可信区间为57.0—104.3h),对照组疾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19.0h(95%可倍区间为90.4—138.8h),两组疾病缓解率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35)。ITTI总体治疗组症状总分下降值的曲线下面积中位数为1515.2,高于对照组的1233.8,但无统计学意义(P=0.1276)。共91例可进行安全性分析,总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症状。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在流感发病后早期使用,可以明显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而且其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41例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足(DF)溃疡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13例T2DM患者(DF溃疡者41例,无DF溃疡者7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F组年龄、吸烟人数比例高于非DF组(P<0.05);吸烟和年龄与DF的发生呈明显的正相关(r=0.256,P<0.05;r=0.34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和吸烟是D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0例DF患者由于缺乏足护理常识而导致溃疡的发生.DF的分级与住院时间和SBP呈正相关(r=0.603,P<0.001;r=0.401,P=0.01).结论 DF患者年龄与DF的发生呈正相关;高血压与DF的发生无明显的相关性;DF患者的血脂多在正常范围之内,与以往的文献报道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