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4篇
中国医学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山茱萸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对山茱萸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山茱萸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6'-O-乙酰基-7α-O-乙基莫诺苷(1),(-)-isolariciresinol 3α-O-β-D-glucopyranoside(2),芹菜素(3),cirsiumaldehyde(4),对香豆酸(5),咖啡酸(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4为首次从山茱萸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利用MTT法检测了化合物2~6对缺氧缺糖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4在1.0μmol·L-1的浓度下,对OGD/R损伤的PC12细胞物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背景 强直性脊柱炎(AS)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是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发现AS患者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患病率较正常人高。目的 了解AS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6-01-01至2017-06-30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住院的18~60周岁的266例A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S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将其分为AS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组及AS组,比较两组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266例患者,其中AS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组179例(67.3%),AS组87例(32.7%)。两组性别、年龄、发病年龄、体质指数(BMI)、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有无家族史、炎性反应类型、人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基因分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起病病程、确诊病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HLA-B27基因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9.453,95%CI(3.692,24.203)〕、总胆固醇〔OR=0.308,95%CI(0.181,0.524)〕、三酰甘油水平〔OR=8.431,95%CI(3.334,21.332)〕、家族史〔OR=4.932,95%CI(1.586,15.343)〕、炎性反应类型〔OR=3.148,95%CI(1.325,7.478)〕是AS患者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S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具有患病率高、男性居多、发病年龄早、炎性因子水平高、家族史阳性率高、以急性炎性反应居多等特征,存在BMI增高、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倾向;男性、总胆固醇水平降低、三酰甘油水平升高、有AS家族史、急性炎性反应均为AS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3.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除累及外分泌腺之外,还可累及多器官、系统,其中以血液系统受累最为常见,多表现为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目前对于pSS合并血细胞减少缺乏统一公认的治疗方案,西医治疗多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而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疗效。通过总结pSS合并血细胞减少的中医诊治经验,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后发现,现代医家认为pSS核心病机为气阴亏虚,久之则产生热、毒、瘀等多种病理产物,相互影响,导致全身气血津液失常,引起血细胞减少。本病病位多责之于肝、脾、肾,治以滋阴、益气、养血之法,辅以清热解毒、化瘀通络之法,并根据其合并血细胞减少类型的不同以及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用药各有侧重。中医药治疗本病较西药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血细胞水平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 探究治尪汤联合甲氨蝶呤改善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CIA)大鼠的骨破坏作用及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1.5 mg·kg-1),甲氨蝶呤+治尪汤低(40.8 g·kg-1),高(102.0 g·kg-1)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分别于第1,7天尾部注射浓度为2 g·L-1的Ⅱ型胶原乳剂50 μL建立CIA模型;第8天开始连续给药21 d,每7 d检测1次体质量、足趾厚度,进行关节炎指数(AI)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法检测踝关节破骨细胞的数量,免疫组化(IHC),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踝关节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足趾厚度显著增加(P<0.01),踝关节AI评分显著增加(P<0.01),血清TNF-α,IL-6,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1),踝关节破骨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踝关节RANKL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OPG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RANKL/OPG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治尪汤低、高剂量可改善大鼠体质量,降低足趾厚度,AI评分,RANKL mRNA和蛋白表达并增加OPG mRNA和蛋白表达,使RANKL/OPG降低(P<0.05,P<0.01),且甲氨蝶呤+治尪汤高剂量效果最好,甲氨蝶呤+治尪汤低剂量次之,甲氨蝶呤再次之。结论 治尪汤联合甲氨蝶呤能更好地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骨破坏,可能是通过抑制RANKL/OPG通路实现的,本研究为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与非糖尿病肾脏疾病(NDKD)鉴别的预测因素,归纳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成药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鉴别NDKD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中日友好医院2010—2018年行肾活检的463例T2DM患者,根据病理诊断将患者分为DKD组65例(14.04%),DKD合并NDKD组85例(18.36%),NDKD组313例(67.60%)。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NDKD临床预测因素,总结中成药治疗T2DM合并CKD患者的用药规律。结果:1)2型糖尿病NDKD的临床预测因素包括: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病程<6年、血红蛋白≥120 g/L、肾小球源性血尿、未达到肾综范围蛋白尿。其中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最高的预测意义(OR,14.902;95%CI,5.989~37.07)。2)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最常用的中成药为黄葵胶囊,其次为虫草类制剂,海昆肾喜胶囊及尿毒清颗粒。NDKD组单用中成药的比例高于其他2组(P<0.001),联用4种及以上中成药的比例低于其他2组(P<0.001)。随着疾病进展黄葵胶囊的使用比例逐渐下降,尿毒清颗粒的使用比例逐渐升高,虫草类制剂及海昆肾喜胶囊在CKD3-4期使用比例较高,到CKD5期有所下降。结论:1)NDKD临床预测因素包括:以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主、另外,糖尿病病程<6年、血红蛋白≥120 g/L、伴肾小球源性血尿等亦具有参考意义。2)中成药在慢性肾脏病中使用广泛,针对蛋白尿最常用的药物为黄葵胶囊,随着疾病进展虫草类制剂、海昆肾喜胶囊及尿毒清颗粒使用比例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男性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到2018年9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确诊的143名男性AS患者,按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BMD水平各分为正常骨量组和骨量减少组。比较两组间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疾病活动程度指标等的差异;使用多元回归分析评估SUA水平与男性AS患者各部位BMD的关系;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SUA与各部位BMD之间的风险概率;构建列线图预测男性AS患者腰椎及股骨粗隆发生骨量减少的风险。结果两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身高、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BM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SUA水平与腰椎、股骨粗隆的BMD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SUA每降低78 mmol/L发生腰椎和股骨粗隆骨量减少的风险分别升高18%和17%。通过构建的列线图可预测男性AS患者发生腰椎及股骨粗隆骨量减少的风险。结论SUA水平低可能会增加男性AS患者腰椎和股骨粗隆骨量减少的风险,SUA具有反映男性AS患者骨量减少风险的潜力。  相似文献   
48.
归纳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应用于临床中可以对病情的发生发展进行评估。我们通过查阅近些年的国内外文献,对临床试验进行梳理,总结慢性肾脏病临床危险因素。研究发现,高血压、高血糖、蛋白尿、血脂异常等因素作为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联系,一些临床生物标志物也可以应用于病情评估,这些发现为预测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依据,并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取第3代细胞,给予不同剂量的氢化可的松处理24 h,浓度分别为0.1 mg/mL(低剂量)、0.2 mg/mL(中剂量)和0.3 mg/mL(高剂量),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其磷酸化形式的表达,AnnexinV/PI染色的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Western blot电泳条带灰度值分析提示高浓度氢化可的松可以使该通路关键蛋白表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0.1 mg/mL、0.2 mg/mL和0.3 mg/mL三组的p-Akt表达分别下降60.72%、61.91%、100.00%(P<0.01)。p-PI3K表达分别下降12.95%、36.26%、100.00%(P<0.01)。p-mTOR表达分别下降22.95%、41.28%、57.11%(P<0.01)。流式细胞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的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坏死以及活细胞比例分别为16.08%、30.86%和52.52%;激素损伤组这一比例分别为21.67%、37.2%、39.85%。激素损伤+PI3K抑制剂组这一比例分别为19.05%、37.9%和41.26%。统计学分析显示细胞比例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可以显著抑制人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内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  相似文献   
50.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尿毒症的主要原发病,但现代医学诊治具有其局限性;“辨证论治”DKD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其病情评估和疗效判断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受到质疑。表现于外的中医证候与内在疾病本质有着必然的联系,代谢组学整体性特点可以发现DKD中医证候对应的代谢标志物。因此,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开展DKD诊断代谢标志物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本文通过探讨DKD中医证候的规范化和客观化研究的瓶颈问题,论述基于高灵敏度、高分辨率UPLC-Q-Orbitrap质谱分析,运用计算机“大数据+深度学习”方法,发现DKD中医证候代谢标志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DKD的辨证分型提供可量化、可重复的客观依据,提高DKD辨证论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