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外科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15年9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指导各地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围绕总体要求、以强基层为重点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分级诊疗保障机制、组织实施等四方面提出了意见。分级诊疗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以及治疗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分别承担规范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骨质疏松分级诊疗需要构建一个全新的概念单元、命题和理论体系。其结构实体包括:个体、科室、基层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等多层组织框架。骨质疏松分级诊疗是对骨质疏松患者全程管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全程管理的人群可分为4组:骨密度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对每组人群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畅通转诊,连续治疗,上下联动,闭环管理。该共识旨在推动骨质疏松分级诊疗工作。  相似文献   
2.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与细胞因子。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代谢产物或非胶原蛋白。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及时反映骨转换状态,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用于骨质疏松诊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以及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并且在骨质疏松流行病学、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伦理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骨质疏松研究医学伦理是指在骨质疏松研究中必须遵循的人道主义、自主尊重、有利、不伤害及公正的伦理原则,有利于规范、约束、指导、监督医学行为,保护患者权益。涉及研究中研究对象的筛选、药物的使用和禁用、评价指标的选择、研究的中止、研究中不良事件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4.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与细胞因子。其中骨形成标志物与骨吸收标志物合称为骨转换标志物。目前临床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免疫放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检测血、尿中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了解骨组织新陈代谢的情况,用于评价骨代谢状态、骨质疏松诊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监测骨质疏松治疗疗效和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本文复习了近年来中英文文献,总结了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测方法及原理,提出了骨代谢生化指标推荐方案。期待为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推广和研究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实验室诊断是通过对血液、组织液、细胞、蛋白、活体组织等进行实验分析,科学评价和判断全身骨代谢的动态变化及骨代谢的活性,对骨质疏松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骨代谢疾病的调控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为依据,研讨骨质疏松实验室诊断的基本检查项目、骨转换指标、鉴别诊断检查项目,旨在促进骨质疏松实验室诊断技术的推广应用。骨质疏松实验室诊断,应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减少批间误差。在进行连续监测和疗效判定时,应使用同一检测系统进行,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严格规范检测流程,建立科学参考范围,减少影响因素的产生,更好应用于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和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