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9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18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3篇
内科学   191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706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85篇
  2篇
中国医学   2949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402篇
  2016年   492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770篇
  2011年   590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4):1316-1320
[目的]介绍应用Taylor空间支架(TSF)调整胫腓骨骨折单臂外固定架术后对位不良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科收治的胫腓骨骨折单臂外固定架术后对位不良患者11例。转换TSF前所有患者复查X线片,发现不同程度的移位、成角、旋转畸形,其中2例为向前成角,5例为向后成角,内翻畸形2例,外翻畸形1例,内旋畸形1例。转换后拍摄小腿正侧位X线片,获取安装和畸形参数。将数据输入计算机配套软件获取调整数据。调整后再次摄片,如合并软组织损伤则转换后二期处理。[结果]经TSF调整所有病例均获得解剖复位。11例患者均获得12~16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无骨外露及软组织问题,固定针无松动,针道无感染。术后参照Johner-Wruhs评分表评价:优9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0.91%。[结论]采取转换TSF治疗胫腓骨骨折单臂外固定架术后对位不良是一种微创、经济、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郭璐萱  刘洋  付宝慧  郝娜  杨洪涛 《河南中医》2023,(12):1931-1937
中医药治疗肾性水肿的辨证方法主要包括病因辨治、脏腑辨治、六经辨证、三焦论治等,治疗方法包括专药治疗、中医复方治疗和中医外治法等。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是,以往的中医药临床试验仍缺乏对诊断、治疗方法和症状的深入研究,缺乏统一的证据分类标准和结果指标。临床研究主要侧重于临床病例和实践经验总结,治疗周期相对较短,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和大规模、多中心、长时间的专业统计分析。今后,应加强对中医诊断标准的研究,扩大样本量,完善和规范证候分型体系,进一步研究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中药单体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将中医的辨证和西医的分期相结合,将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更客观地了解肾性水肿的发展,更有目的地遣方用药;在确定中草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时,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阐明其化学成分,改变其结构或开发新的制剂来改善其药代动力学特性,从而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癌症负担不断增加。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主要是以手术为主的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和以细胞增殖抑制药物为代表的内科治疗,但有很多治疗局限性且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较大。而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人们对肿瘤微环境、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抗肿瘤治疗的热点已经转向高效低毒、目标明确的靶向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细胞增殖、存活、分化、迁移、炎症和基质稳态等许多细胞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GFR通过多种方式促进肿瘤的生长、增殖及转移。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具有独特疗效,中药抗肿瘤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能够发挥增效减毒、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目前发现的许多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EGFR信号传导通路有关。中药靶向抑制EGFR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和自噬,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延缓肿瘤的进展,是抑制肿瘤的潜在靶点。该文总结了EGFR信号传导通路和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并分析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通过调节EGFR信号通路抗肿瘤的作用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前列平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的药品临床综合价值,为临床基本用药管理的相关决策提供证据。方法:该研究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2021年版试行)》为依据,通过系统梳理前列平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的现有研究,结合相关数据库资料和问卷调查结果,基于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循证药学、药物经济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技术评估等学科基础,采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模型(MCDA)和CSC 2.0软件,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6个维度及中医药特色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结果:安全性,基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自发呈报系统(SRS)、安全性文献分析、药理毒理实验报告等证据,前列平胶囊安全性等级评价为A级,安全性好。有效性,基于药理药效学研究及Meta分析结果,综合有效性证据价值及证据质量,最终有效性等级评价为B级。经济性,前列平胶囊为国家医保乙类药物,与同类中成药价格相比,前列平胶囊的日均费用属中等,服药过程中无相关费用增加,经济学研究显示前列平胶囊联合α受体阻滞剂与单用α受体阻滞剂比较,具有较好经济性。综合经济学证据质量评价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慢性胃炎,归于中医学“胃痛”“痞满”范畴,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其预后与Hp感染、饮食因素等有关,尤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文章简要介绍逍遥散及其化裁方治疗慢性胃炎的理论基础、临床疗效、作用机制,提出应加强对此的临床观察实验研究,进一步阐明其详细作用机制及胃镜下病变转归情况,以期为临床应用逍遥散治疗慢性胃炎及临床辨证论治提供进一步参考。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CS)是脊柱常见、多发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且呈年轻化发展的趋势。CS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旋提手法治疗CS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的特点。通过对筋骨理论以及旋提手法的深入挖掘,探讨在筋骨理论指导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旋提手法治疗CS的作用机制,为手法治疗CS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重楼药材的供不应求促进了对其基原植物地上部分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研究。前期基于液质联用技术明确了华重楼地上部分的化学组成,并从中分离得到一系列黄酮和甾体皂苷类成分,该研究继续针对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发现的潜在新化合物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研究。采用硅胶、ODS、Flash快速制备等柱色谱技术,结合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华重楼地上部分75%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结合化学转化的方法鉴定了5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23S,25R)-23α,27-二羟基薯蓣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苷(1)、(25R)-26-O-β-D-吡喃葡萄糖基-呋甾-5-烯-3β,22α,26-三醇-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2)、(25R)-27-O-β-D-吡喃葡萄糖基-5-烯-3β,27-二羟基螺甾-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汤洗吴茱萸的规范化炮制工艺,该研究以古代著作及现代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记载的“汤洗”吴茱萸传统炮制方法为基础,以饮片收率和主要成分含量为指标,基于单因素考察结果进而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工艺条件。同时,采用电子舌技术分析汤洗过程中吴茱萸味觉指标变化规律。单因素考察结果表明,吴茱萸中主要成分含量在汤洗炮制过程中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绿原酸、金丝桃苷、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异鼠李素-3-O-半乳糖苷、去氢吴茱萸碱含量显著降低,平均降幅分别达-23.75%、-27.80%、-14.04%、-14.03%、-13.11%;柠檬苦素含量显著升高,平均增幅达19.83%;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卡品碱、二氢吴茱萸卡品碱的含量呈波动性变化,总体以升高为主,平均变幅分别为0.54%、-3.78%、2.69%、5.13%。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汤洗吴茱萸最佳炮制工艺参数:汤洗时间2 min,料液比1∶10 g·mL^(-1),汤洗温度80℃,汤洗次数1次,干燥方式50℃烘干。经汤洗炮制后,吴茱萸饮片收率平均值为94.80%;主要有效成分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均较生品升高,平均转移率分别为102.56%、103.15%、105.16%;去氢吴茱萸碱的含量较生品降低,平均转移率为83.04%。味觉分析结果表明,汤洗炮制能显著降低吴茱萸的咸味、涩味和苦味。该研究揭示了汤洗对吴茱萸主要成分含量及味觉的影响,建立的汤洗吴茱萸炮制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为阐明其炮制原理,提升饮片的质量标准及临床应用价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卵巢早衰(POF)是当今女性生殖健康面临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适龄女性的身心健康,增加远期罹患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疾病等风险。中医认为肾虚是POF发病之根本,肾虚血瘀是POF重要的病因病机之一,且补肾活血中药在POF的治疗中起到确切的临床疗效。大量研究显示补肾活血中药具有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善卵巢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减少颗粒细胞凋亡,降低氧化应激损伤以及调节免疫平衡等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原件(ARE)、核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密切相关。通过梳理总结补肾活血中药防治POF的病理机制,探寻其多途径、多靶点治疗POF所发挥的生物学基础,以期为临床应用补肾活血法防治卵巢衰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游离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修复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游离植皮联合VSD技术修复。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创面面积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植皮联合VSD技术修复糖尿病足创面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对缩小创面面积、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