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工业的快速进展,手外伤的发生逐年增多,于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尤其多见,一般患者均有保留指体的强烈愿望.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修复的方法越来越多[1-6].最为理想的方法是根据指体缺损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修复,尽可能重建手指的外形和功能.2005年3月-2010年5月,笔者收治拇指、手指指腹缺损患者19例,均采用(足母)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进行再造,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足前部创伤伴有深部组织裸露,由于解剖位置较远,皮瓣转位蒂部要求较长,修复较为棘手.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多种修复方法可供选择,为成功修复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1-2].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我们收治11例此类患者,均采用足背内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移植修复桡神经深支缺损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02年5月至2011年6月,对26例陈旧性桡神经深支损伤患者二期修复,行腓肠神经移植术.神经缺损长度为1.2~5.5 cm.缺损在其近侧、不涉及分支者,根据其粗细将切取神经裁为2~3段并固定在一起,将几股神经的两端0.5~0.8cm相邻外膜切除后,再把两端保留的相邻外膜缝合,形成一个共同外膜,移植于缺损处;缺损涉及分支者,则将几股神经近端外膜修整缝合后与损伤神经近端缝合,远端几股分别与分支吻合. 结果 术后创口均一期愈合.2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 39个月,平均24.5个月.末次随访时,2例完全恢复,拇长伸肌肌力5级;20例大部分恢复,拇长伸肌肌力4级;3例部分恢复,拇长伸肌肌力3级;1例疗效较差,拇长伸肌肌力2级. 结论 应用腓肠神经移植二期修复桡神经深支缺损,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多指离断再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指离断指再植的技术问题及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198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416例915指多断指离断患者。男性313例687指,女性103例228指。年龄最大51岁,最小9岁。断指缺血时间最短4h,最长32h。完全离断787指,不完全离断128指。再植方法:清创-骨固定-修复肌腱-吻合血管-吻接神经。结果成功855指,失败60指,成功率为93.44%。其中断指移位再植38例45指,成功42指,成功率为93.33%。随访(1~4年)79例176指,优95指(53.97%),良68指(38.63%),可11指(6.25%),差2指(1.13%),优良率为92.91%。结论多指离断对手功能的影响较大,只要条件许可,均应再植。彻底清创是断指再植成功的前提,精细吻合血管是断指再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指离断指再植的技术问题及总结临床经验。方法198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416例915指多断指离断患者。男性313例687指,女性103例228指。年龄最大51岁,最小9岁。断指缺血时间最短4h,最长32h。完全离断787指,不完全离断128指。再植方法:清创-骨固定-修复肌腱-吻合血管-吻接神经。结果成功855指,失败60指,成功率为93.44%。其中断指移位再植38例45指,成功42指,成功率为93.33%。随访(1~4年)79例176指,优95指(53.97%),良68指(38.63%),可11指(6.25%),差2指(1.13%),优良率为92.91%。结论多指离断对手功能的影响较大,只要条件许可,均应再植。彻底清创是断指再植成功的前提,精细吻合血管是断指再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正中神经返支损伤显微外科修复的效果及手术技巧. 方法 2006年8月至2010年3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正中神经返支损伤9例:急诊端端缝合修复7例,其中外膜缝合2例,束膜缝合5例;二期手术2例,在切除创伤性神经瘤后分别遗留0.8 cm和1.0 cm的神经缺损,均行腓肠神经移植予以修复.结果 术后患者创口均一期愈合.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 ~ 28个月,平均19个月.末次随访时,3例完全恢复,拇短屈肌、拇短展肌、拇对掌肌肌力5级,拇指捏力正常;5例大部分恢复,拇短屈肌、拇短展肌、拇对掌肌肌力4级,拇指捏力大部分恢复;1例部分恢复,拇短屈肌、拇短展肌、拇对掌肌肌力3级,拇指捏力部分恢复. 结论 正中神经返支损伤,急诊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可取得较好疗效.二期修复往往需要借助神经移植方能完成,其疗效远不及一期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对比锁定钢板和常规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从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80例肱骨近段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锁定钢板和常规手术治疗,并进行3个月病情复查及随访,对疗效结果与康复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钢板组总治愈率85%高于常规组总治愈率75%,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评分和解剖复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钢板组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组有效治愈率高,且较少的术后并发症,锁定钢板在治疗肱骨近段骨折中有较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踝管综合征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2003年3月~ 2010年6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踝管综合征21例.男性15例,女性6例.患者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1个月.21例中14例有外伤史:11例踝关节扭伤;3例跟骨骨折.4例腱鞘囊肿;2例脂肪瘤,1例神经鞘瘤.手术方法:完全打开屈肌支持带,显露踝管,观察其内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如腱鞘囊肿、骨赘形成予以切除,曲张静脉团予以结扎切断,跖筋膜增厚予以切开减压.病变段神经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松解.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最长3.5年,最短1年,平均2年2个月.末次随访时,17例术后恢复良好,感觉运动基本正常;3例感觉恢复正常,足内肌力部分恢复;1例感觉大部分恢复,足内肌未见恢复.结论 踝管综合征保守治疗2~3个月无效时,应抓紧时机手术治疗.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全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full-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FELD)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方法[1、2],减压区域术后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postoperative discal pseudocyst,PDP)形成是罕见的FELD并发症,该并发症由Young等[3]于2009年首次报道。目前,报道PDP的中外文献较少,对PDP发病机制、病程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报道罕见。临床上症状性PDP出现时间约为术后1个月,其临床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相似;大部分PDP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较轻,通过保守治疗症状均能缓解[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