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6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88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632篇
内科学   97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721篇
预防医学   206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477篇
  15篇
中国医学   123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王聪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5):2581-2582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不规范停用恩替卡韦复发后再次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不规范停用恩替卡韦复发患者与同期住院治疗的60例初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第4周生化学复常率为10.00%(6例),第12周生化学复常率为51.67%(31例),第48周复常率为83.33%(50例),其中第4周生化学复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第4周、第12周和第48周HBV-DNA转阴率分别为85.00%(51例)、100.00%(60例)、100.00%(60例),其中两组第4周与第12周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eAg转换率、HBsAg滴度下降50%比率分别为63.33%(38例)、20.00%(12例),各项数据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显著不良反应。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不规范停用恩替卡韦复发后再次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疗效显著,可促进HBV-DNA转阴,安全性高,但肝功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诊断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准确性。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英文检索词包括:FIB-4,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platelet,PLT,hepatitis B,fibrosis,cirrhosis;中文检索词包括:FIB-4、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血小板、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查找关于FIB-4诊断乙型肝炎纤维化分期的文献,查找时间自建库至2015年2月。结果 27个研究8363例肝明显纤维化和15个研究2914例肝硬化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明显纤维化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比值比(OR)[95%置信区间(95%CI)]分别为0.70(0.68~0.71)、0.70(0.69~0.72),曲线下面积(AUC)和Q*指数的OR(95%CI)分别为0.79(0.75~0.82)、0.72,推荐的诊断界值为1.45~1.62,灵敏度和特异度的OR(95%CI)分别为0.67(0.65~0.68)、0.71(0.69~0.72),AUC和Q*指数分别为0.76(0.72~0.80)、0.71;肝硬化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0.77~0.83)、0.81(0.80~0.83),AUC和Q*指数分别为0.88(0.85~0.91)、0.82,推荐的诊断界值为2.20~3.6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6(0.51~0.61)、0.87(0.85~0.89),AUC和Q*指数分别为0.92(0.89~0.94)、0.85。漏斗图及Egg's、Bgg's检验显示未见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FIB-4对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的诊断价值非常高,但对肝明显纤维化诊断价值仅为中等,因此在肝明显纤维化诊断过程中应联合其他指标增强诊断准确性,提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联合抗病毒等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1例70岁的女性COVID-19重症患者静脉输注三次异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抑制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降低了主要炎症因子IL-6以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水平,输注期间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持续下降,T细胞、NK细胞和B细胞的绝对值持续回升,CT影像结果显示肺部的炎症反应逐渐消退;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异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抗病毒等方法对COVID-19重症患者安全有效,值得进行更多的临床探索。  相似文献   
5.
红霉素或克林霉素治疗小儿恙虫病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永寿  王美清 《云南医药》2006,27(4):373-374
近年来本地区常有小儿恙虫病例发生,成为我市儿童夏季秋季发热的原因之一。笔者用克林霉素或红霉素治疗65例,收效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胃创伤性破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3 4例胃创伤性破裂的患者在入院后 1~ 3 h内作出早期诊断并进行手术 ,早期诊断主要依靠腹部及下胸部外伤史、腹膜炎体征、腹部 X线检查及腹腔穿剌结果阳性 ,其中胃修补术 3 2例 ,胃部分切除吻合术 2例。治愈 3 1例 ,占 91 .1 8% ,死亡 3例 ,占 8.82 %。认为重视早期诊断 ,正确手术处理及注意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是提高救治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出血的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10例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出血的原因及处理。结果5例与口服华法令,1例与服用阿司匹林停药不科学有关,另4例与血小板减少、低蛋白血症有关;4例术中预留封闭式负压引流管术后无囊袋血肿形成,另6例术后出现囊袋血肿。结论:术中预留封闭式负压引流管可避免术后囊袋血肿形成。  相似文献   
8.
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电极脱位的预防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施秀英  王劲松  任一壁 《护理研究》2005,19(11):952-953
介绍了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电极脱位的类型、发生率、发生原因及处理,重点综述了安置心脏起搏器术后预防电极脱位的护理。  相似文献   
9.
5号环状染色体并先天性心脏病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例:患儿,女,第1胎,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1800g.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2岁4个月时不能自行扶立,独立行走,双足跟不能着地,只能发单音,不能讲话,可认出父母,反应差.查:体重6.5kg,身长85cm,头围37cm,营养不良,反应迟钝,表情痴呆,严重智力低下及生长发育迟缓,全身皮肤菲薄,腹壁皮下脂肪消失,头颅呈小头畸形,囟门闭合,双眼距增宽,耳位正常,大耳朵,鼻无畸形,掌纹正常.心率126次/min,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Ⅳ/6级收缩期杂音,向左腋下、左背部传导.肺、腹无异常.外生殖器正常.四肢及脊柱无异常.患儿父母非近亲结婚,无放射线接触史.母早孕时曾服用"减肥"药物,孕7个月开始保胎.  相似文献   
10.
高明  顾伟 《中国防痨杂志》2007,29(3):290-290
nt face="宋体" size="3"〉高明 顾伟 患者,女,33岁,因反复发热4个月,伴口干,眼干,咳嗽,胸痛,气喘,发现双下肢浮肿10 d入院.近4个月反复发热,为驰张热,以夜间为高,最高可达40.5℃.曾于3个月前在成都军区总医院就诊,查血常规WBC 4.67×109/L,RBC 3.46×1012/L,PLT 51×109/L.[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