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3篇
中国医学   4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世界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PD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全球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PD患者大多为老年人且合并有基础疾病,体质普遍较弱,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一旦染病则发展为重症的风险很高。中医艾灸疗法在治疗PD及防治疫病方面发挥了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通督扶阳灸法联合强壮穴艾灸治疗,既可以帮助PD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又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而防治新冠肺炎。  相似文献   
2.
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导致的高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特征,而足细胞功能及其结构的完整性对于肾小球滤过屏障至关重要。造成足细胞损伤的因素复杂且相互串扰,该文从糖脂代谢异常、氧化应激、慢性炎症、自噬、表观遗传学变化等角度阐释糖尿病肾病中足细胞的损伤机制,以期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探讨、治疗及预后预测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骨关节炎(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好发于老年人,临床主要症状为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及功能障碍。据统计,OA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不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也对社会造成沉重负担[1]。其中,膝骨关节炎(KOA)是临床最常见、发病率最高、对个体和社会影响最大的骨关节炎之一[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物归经理论,指导中医骨伤科用药。方法:分别统计《中医伤科学》中各种骨折三期辨证用药(内外用药)中代表方剂的药物归经。结果:治疗骨折的药物归经,归肝(胆)、心(小肠)、脾(胃)、肺(大肠)、肾(膀胱)经药物的次数分别为:47、37、15、20、13。用药频数分别为:267、297、87、71、67。结论:中医治疗骨折与治疗药物归经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选用中药时,以肝肾经为主,同时兼顾心经用药,有助于提高中药的靶向作用,提高骨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从肝论肥胖     
祖国医学认为肥胖的病因众多,主要包括饮食起居不节、水湿痰邪壅滞、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情志内伤及年老脏腑虚衰等方面,当今治疗多侧重调节脾胃,但除此之外,肝与肥胖病的病因病机、发展预后也有着极大关联。所以,作者认为中医诊治肥胖应重视肝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刺有三变”语出自《灵枢·寿天刚柔》篇:“黄帝问曰:余闻刺有三变,何谓三变?伯高答日:有刺营者,有刺卫者,有刺寒痹之留经者。黄帝问日:刺三变者奈何?伯高日: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刺寒痹者内热。……黄帝问日:刺寒痹内热者奈何?伯高日:刺布衣者,以火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电针丰隆穴(ST40)对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疗效及对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05例临床辨证为痰浊阻遏证的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药物组与对照组,其中电针组予以电针针刺丰隆穴治疗(n=35);药物组予以口服血脂康治疗(n=35);对照组不予以特殊处理(n=35)。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3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变化;取各组患者血清与人THP-1细胞源性巨噬细胞共培养,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巨噬细胞ABCA1、JAK2和STAT3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治疗结束后,电针组总有效率为85.7%,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8.6%,两者改善血脂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的TC、TG和LDL-C下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药物组TC、TG和LDL-C水平较治疗后升高(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治疗作用的效应机制。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6-羟基多巴胺 (6-hydroxydopamine,6-OHDA)制备PD大鼠旋转模型,假手术组仅注射含0.2%维生素C的生理盐水;电针组在模型制作成功后给予电针“风府、太冲”穴治疗,每天1次,每次30 min,7天为1疗程,连续2个疗程进行治疗。采用行为学测试PD大鼠旋转行为的改变,HPLC荧光法检测纹状体Glu浓度,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纹状体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酰胺酶(PAG)的表达。结果: 电针组大鼠干预前后旋转行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Glu浓度明显升高,GS的表达明显降低,PAG的表达明显升高,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Glu浓度降低(P<0.05),GS的表达显著升高,PAG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电针防治PD的效应机制可能与电针提高脑内GS表达、降低PAG表达和减轻Glu引起的细胞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胸腹按诊法属于中医诊断中“切诊”的一种,首创于《内经》,继见于《伤寒论》,其后历代医籍中记载亦较多,可自宋金元以后,由于封建习俗的影响,其被忽视而少用,以至于明清以来几乎湮没。但是明清时期胸腹按诊法在小儿推拿中被广泛使用,如张振蓥的《厘正按摩要术》一书所介绍的“胸腹按诊法”为其他医书所少见。但遗憾的是,有学者考证表明,《厘正按摩要术》中的胸腹按诊法学术源流来自日本腹诊术。为此,笔者查阅大量古籍,发现情况并非完全如此,明清时期的部分医书对胸腹按诊法仍有大量记载,其内容丰富,涉及临床多个方面。故笔者认为胸腹按诊法在明清时期虽远远不如宋元之前昌盛,但也非毫无建树。  相似文献   
10.
针感是临床上常见现象。多数医者认为针感与得气或气至同义,即针刺过程中出现针感说明预期治疗效果较好,无针感预示着疗效差。可目前也有学者提出相反的观点。通过查询古籍文献以及清华同方、重庆维普和PubMed上相关文献,在分析针感一词的演化过程和现代研究的基础上对针感与得气和气至进行了辨析认为:针感一词是针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名词,反应的是受术者的机能状态;针感不同于得气和气至,但三者的关系密切,是进行补泻获得气至、得气状态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