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0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6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79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42篇
综合类   567篇
预防医学   11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00篇
中国医学   532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设一班、三班共74名学生为实验组,二班38名学生为对照组。选择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为教学内容,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并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互动交流;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两组学生课前和课后分别进行微测试、不记名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统一进行期末考试,其中包含病例分析题,记录并分析每组学生期末考试和病例分析题成绩。所有数据用SPSS 20.0处理,行t 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课后微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8);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46),且期末考试中病例分析题得分高于对照组(P=0.026)。课前问卷调查显示,在学习内容了解程度和预习情况的评价上,实验组选择“良”的学生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课后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在学习兴趣的评价中选择“优”“良”的学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自学能力评价中选择“良”的学生比例、临床思维能力和教学满意度评价中选择“优”的学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在所有项目评价中选择“优”“良”的学生总体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课后实验组学习兴趣评价中选择“优”“良”的学生总体比例高于课前(P<0.01)。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可行且有效,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低氧诱导大鼠PASMCs增殖,设置正常对照组、低氧模型组、血府逐瘀低剂量组、血府逐瘀高剂量组和NVP-BEZ235组,血府逐瘀低、高剂量组含药血清浓度分别为5%和20%。运用CCK-8法检测不同低氧时间和药物干预对于PASMCs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Akt、p-mTOR和PCNA表达。结果低氧培养36 h时PASMCs OD值最高,且高于常氧培养(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低氧模型组OD值明显升高(P0.01),p-AKT、p-mTOR、PCNA表达增加(P0.05);与低氧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高剂量组和NVP-BEZ235组OD值不同程度降低(P0.01),各药物组p-AKT、p-mTOR、PCNA表达减少(P0.05);与血府逐瘀低剂量组比较,NVP-BEZ235组p-AKT、p-mTOR、PCNA表达减少(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可以抑制低氧诱导的大鼠PASMCs增殖,可能通过阻断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化并下调PCNA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痰瘀因素与代谢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痰浊和瘀血是人体病理代谢产物,形成后又作为独立病理因素影响人体气机升降出入,造成体内物质代谢障碍,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痰瘀因素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对65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 h的动脉血气指标及临床指征变化.结果 患者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H值升高(P<0.05),PaCO2水平降低(P<0.05),PaO2水平升高(P<0.05).65例呼吸衰竭患者中,58例治愈,5例改为有创机械通气,2例死亡.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对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和缺氧状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药物终止妊娠称为药物流产,受到育龄妇女的广泛欢迎。但如何提高完全流产率,减少并发症,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应用腹部B超对1011例早期妊娠患者,在其药物流产前、后进行B超检查。证明B超检查对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对诊断药流后的不全流产、流产失败有极其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关节软骨为覆盖关节面的一层光亮的结缔组织,其功能为传导及分布载荷,维持和承受接触应力.目前关节软骨损伤发病率较高,据美国调查,因关节软骨损伤造成关节炎和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是16~72岁人群丧失劳动能力原因之一,15%的人口患有关节炎,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7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50%.  相似文献   
7.
妊娠合并肝病 ,是孕妇较常见的病症 ,如同心脏病患者怀孕一样 ,属高危产妇范畴。一般正常妊娠时 ,肝脏就有一定的生理改变 ,妊娠中后期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 ,如剧吐、先兆子痫、子痫等 ,可引起肝损害。妊娠还可诱发某些特有肝病 ,如妊娠肝内胆汁淤积 ,急性脂肪肝等。无论是妊娠合并肝病或肝病基础上的妊娠 ,均可增加孕妇体能消耗 ,极易引起流产或早产 ,并导致胎儿死亡。足月妊娠分娩时 ,由于凝血功能障碍 ,可导致大量出血。故妊娠中晚期肝病易趋于重症 ,母婴病死率较高。由于客观的历史原因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不少综合性医院或妇幼保健机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使患者平静安详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方法对我科收治的50例晚期肝癌患者,从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止痛、营养支持及家庭的心理安抚5个方面实施临终护理。结果减轻了患者身心痛苦及家属的悲痛,使患者在无痛苦、无遗憾中离去。结论临终关怀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新观念的需要,符合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能够充分展示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医护人员为患者及其家属服务的崇高医德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放射性125I粒子对家兔尿道的放射性损伤。方法:麻醉下将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雄性家兔尿道旁1.0cm处。125I粒子的放射性粒子活度分别为14.8MBq(A组)、29.6MBq(B组)和44.4MBq(C组),对照组(D组)仅尿道旁种植相当于粒子大小无放射性的无菌铅管1粒。植入后4周,摄尿道片,观察粒子位置等情况;原手术切口切开,取放射粒子周围2.0cm范围内的家兔尿道组织作肉眼、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进行放射性损伤的评价。结果:术后4周,肉眼及光学显微镜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粒子周围的尿道粘膜、粘膜下及肌层所见基本一致;C组少部分电镜视野中观察到尿道上皮胞质出现较多空泡变性、空化、嵴稀疏等超微结构的损伤。光镜下尿道入射性损伤评分,A、B、C、D组分别为(2.20±0.18)、(2.23±0.15)、(2.27±0.10)、(2.10±0.17)分,A、B、C组与D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线粒体作FlaMeng半定量分析,A、B、C、D各组评分分别为(1.23±0.13)、(1.34±0.25)、(1.41±0.30)、(1.12±0.13)分,A、B、C各组与D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对尿道放射性损伤随粒子的放射性活度的增加而逐渐加重,呈明显的放射性活度效应关系;正常剂量的放射性粒子对尿道的损伤是很轻微的,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1999~ 2 0 0 1年我院ICU收治 4 8例各种原因引起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 ,共进行 2 0 4例次痰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本组 4 8例为各种病因引起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男 35例 ,女 13例。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94岁 ,平均 6 8 74岁。经鼻气管插管 7例 ,经口插管 36例 ,气管切开 9例。最短 3天 ,最长 2 83天 ,平均 19 9天。2 方法 应用无菌吸痰管通过气管插管吸取下呼吸道的痰液 ,送细菌室进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  果1  4 8例中痰培养阳性 4 5例 ,阳性率 93 75 %。共做痰培养2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