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检测HAI-1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探讨与BTCC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AI-1在BTCC及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HAl-1在BTCC及正常膀胱组织中均有表达;在BTCC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膀胱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AI-1表达随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升高、肿瘤转移的发生而显著性降低(P<0.001).结论 HAI-1异常表达在BT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HAI-1蛋白可作为判断BTCC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新型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2.
凋亡蛋白Bcl-xL和Bcl-2在膀胱肿瘤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中Bcl-xL和Bcl-2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例正常膀胱组织、70例膀胱肿瘤中Bcl-xL和Bcl-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膀胱肿瘤中Bcl-xL、Bcl-2蛋白呈现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和46%,二者均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学分级有关;Bcl-xL与Bcl-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Bcl-xL、Bcl-2蛋白可能参与了膀胱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膀胱肿瘤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经膀胱径路前列腺内植入^125Ⅰ粒子联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例C期及D期的前列腺癌患者,经膀胱前列腺内植入^125Ⅰ粒子,同时行膀胱造瘘、双侧睾丸切除,并口服氟他胺等治疗。结果随访6~38个月(平均18.6个月),除一例死亡外,其余20例全部存活,术后6月,PSA0.1~2.4ng/ml,平均1.4ng/ml,前列腺体积平均缩小24.7%。术后9个月时,C期前列腺癌PSA正常,2例D期PSA复又升高。术后12个月,除3例D期患者PSA明显升高外,其余C期患者PSA〈4ng/ml。术后无直肠溃疡、穿孔等并发症,术后21例中有7例拔除造瘘管,自行排尿。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可发挥两者优势,并发症少,是治疗C期前列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姚茂银 《职业与健康》2012,28(20):2536-2537
目的了解凯里市医疗机构消毒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改进消毒工作,提高消毒效果和质量。方法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对2009—2011年该市医疗机构使用中的消毒液、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空气等项目进行抽样检测。结果 2009—2011年凯里市医疗机构采样检测3 475份,平均合格率为98.07%。各年度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7.37%、98.19%、98.63%。各检测对象的合格率分别为:使用中的消毒液99.51%,物体表面92.98%,医护人员的手93.75%,空气91.03%。结论凯里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消毒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5.
输尿管部分梗阻致肾功能损害及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后肾功能损害及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理。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其中24只为对照组,另24只大鼠建立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动物模型,在术后1、2、4、8周各随机选取6只,测定血、尿肌酐浓度,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分析肾间质内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结果:输尿管部分梗阻后1周血清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无显著改变,但肾间质纤维化明显(P<0.01),随着梗阻时间延长,肾间质纤维化加重,血清肌酐逐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降低(P<0.01)。结论:输尿管部分梗阻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生在肾功能出现损害之前,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功能损害均呈进行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姚茂银  周性明 《江苏医药》1998,24(6):405-406
采用改良转移包皮内板岛状皮瓣行尿道下裂一期成形术25例,均在行阴茎下曲矫正的同时完成尿道成形术。患者平均年龄5.8岁,尿道修复的平均长度为3.5cm。尿安和尿道狭窄的发生率均为8%。改良法能降低并发症。大部分病例阴茎外形及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7.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后并发症及防治对策(附920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对策。方法:对9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TVP,分析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并发症包括:大出血30例(3.3%),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6例(0.7%),下尿路感染16例(1.7%),急性附睾炎11例(1.2%),急性尿潴留34例(3.7%),尿失禁35例(3.8%),尿道狭窄26例(2.8%),复发22例(2.4%)。随机选取TVP术前性功能正常的44例患者(51~65岁),术后逆行射精占54.5%(24/44),勃起功能障碍占9.1%(4/44)。结论:TVP是治疗BPH的理想术式,但应注意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雄激素阻断和全雄激素阻断结合12 5I放射微粒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我院近 10年来中晚期前列腺癌病人 44例 ,其中C期 2 8例 ,D期 16例。双侧睾丸切除 +抗雄激素药物治疗 (A组 )35例 ,双侧睾丸切除 +抗雄激素药物 +12 5I放射微粒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 (B组 ) 9例。比较治疗前后PSA的变化及生存率。 结果 :A组 35例病人PSA平均值由 6 0 .3μg/L降至12 .1μg/L。B组 9例病人PSA平均值由72 .1μg/L降至 3.6 μg/L。 35例A组病人随访 9~ 84(平均39.2 )个月 ,排除非癌性死亡 3例 ,因前列腺癌引起的死亡 6例 ,生存率为 81.3%(2 6 / 32 )。B组 9例病人随访 7~ 2 4(平均 13)个月 ,病人全部存活。 结论 :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及全雄激素阻断治疗结合12 5I放射微粒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 ,是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雄激素阻断和全雄激素阻断结合125Ⅰ放射微粒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近10年来中晚期前列腺癌病人44例,其中C期28例,D期16例.双侧睾丸切除+抗雄激素药物治疗(A组)35例,双侧睾丸切除+抗雄激素药物+125Ⅰ放射微粒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B组)9例.比较治疗前后PSA的变化及生存率.结果:A组35例病人PSA平均值由60.3μg/L降至12.1μg/L.B组9例病人PSA平均值由72.1μg/L降至3.6μg/L.35例A组病人随访9~84(平均39.2)个月,排除非癌性死亡3例,因前列腺癌引起的死亡6例,生存率为81.3%(26/32).B组9例病人随访7~24(平均13)个月,病人全部存活.结论: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及全雄激素阻断治疗结合125Ⅰ放射微粒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是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放射性125I粒子对家兔尿道的放射性损伤。方法:麻醉下将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雄性家兔尿道旁1.0cm处。125I粒子的放射性粒子活度分别为14.8MBq(A组)、29.6MBq(B组)和44.4MBq(C组),对照组(D组)仅尿道旁种植相当于粒子大小无放射性的无菌铅管1粒。植入后4周,摄尿道片,观察粒子位置等情况;原手术切口切开,取放射粒子周围2.0cm范围内的家兔尿道组织作肉眼、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进行放射性损伤的评价。结果:术后4周,肉眼及光学显微镜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粒子周围的尿道粘膜、粘膜下及肌层所见基本一致;C组少部分电镜视野中观察到尿道上皮胞质出现较多空泡变性、空化、嵴稀疏等超微结构的损伤。光镜下尿道入射性损伤评分,A、B、C、D组分别为(2.20±0.18)、(2.23±0.15)、(2.27±0.10)、(2.10±0.17)分,A、B、C组与D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线粒体作FlaMeng半定量分析,A、B、C、D各组评分分别为(1.23±0.13)、(1.34±0.25)、(1.41±0.30)、(1.12±0.13)分,A、B、C各组与D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对尿道放射性损伤随粒子的放射性活度的增加而逐渐加重,呈明显的放射性活度效应关系;正常剂量的放射性粒子对尿道的损伤是很轻微的,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