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17年,在果蝇体内最早发现Notch基因。该基因部分功能缺失,可能造成果蝇翅膀边缘出现缺口,而被命名为Notch基因。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是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一类信号通路。目前,Notch信号通路已成为发育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血液学、肿瘤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对于Notch信号通路与妊娠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认为,Notch信号通路可影响早期滋养细胞(CTB)分化、增殖、浸润及迁移,参与胚胎着床、胎盘及其血管形成,在胎盘血液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进而对子痫前期、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胎儿生长迟缓(FGR)等病理妊娠的发生与发展产生影响。笔者拟就Notch信号通路在妊娠相关疾病发生与发展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抗磷脂抗体是一类能与磷脂或磷脂结合蛋白结合的自身免疫性抗体,与血栓形成、不良孕产史密切相关。抗磷脂抗体中高滴度阳性的患者易有子痫前期等不良妊娠结局。子痫前期发生于妊娠期,可导致全身多脏器的损伤,严重危及母儿生命和健康。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研究提示抗磷脂抗体可能通过诱导氧化应激,促进血管内炎症等作用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对于抗磷脂抗体阳性的患者,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对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卵巢癌手术后腹腔化疗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多以手术为主,辅以抗癌化疗。针对卵巢癌盆腔播散转移的特点,腹腔化疗是治疗卵巢癌的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腹腔化疗可使药物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浓度与肿瘤直接接触,有利于药物在腹腔内发挥作用,有效的控制腹水,又能使种植病灶缩小和消失,同时不良反应较全身用药为轻。  相似文献   
4.
孙桂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5104-510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部位妊娠(CSP)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有6例行MTX治疗,4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2例在B超引导下刮宫。12例均治疗成功,保留了生育功能。结论: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病史,结合彩色超声检查可以早期诊断CSP,治疗主要采用MTX局部和全身联合用药及子宫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5.
不同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由于缺乏抗病原微生物定植能力,机体防御功能不全,为医院易感人群,而新生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加之医护人员对脐部处理不规范,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为控制与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00年重视沐浴间消毒隔离,改进护理方法,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182例产后3 d内的住院产妇进行全身身体成分测定,并分析不同类型产妇身体成分的相关数据。方法应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产妇身体成分,并分别按是否初产妇、产妇体质量指数(BMI)、不同生产方式等进行分组,分析不同组别产妇间身体成分的差别和特点。结果经产妇的实际年龄和身体年龄均显著大于初产妇(P0.01),腹部肥胖度显著高于初产妇(P0.05)。随BMI的增加,产妇体脂肪率、体脂肪量、去脂体质量、身体水分量、肌肉量、肥胖度、腹部肥胖度、基础代谢率、总能量消耗、蛋白质、无机盐均显著增加(P0.05),阻抗显著降低(P0.05)。剖宫产分娩组产妇的年龄和身体年龄均显著大于自然分娩组,体脂肪率和腹部肥胖度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P0.05或P0.01)。结论经产妇、肥胖产妇和剖宫产分娩产妇的腹部肥胖度更为明显,提示体脂肪率、腹部肥胖度和不良妊娠结果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7.
L1细胞黏附分子(L1CAM)是一种细胞间黏附分子,由一系列蛋白分子以线性结构连接组成,在调控神经细胞运动、生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中表达L1CAM可促进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与转移,从而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近期有文献报道通过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L1CAM在早期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联合临床数据,分析了L1CAM对EC患者预后的不良影响。本文通过阐述L1CAM在肿瘤细胞转移中的相关机制,尤其对其和上皮间质转化(EMT)机制关系的相关研究,概述其对EC患者预后影响的相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EC的不良预后因素从而制定更精准的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在腹部多脏器联合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妇科子宫以及附件良性疾病合并外科疾病经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43例子宫以及附件良性病变合并胆囊结石、阑尾炎以及肠粘连的患者,选择腹腔镜联合手术,术中行子宫切除、子宫肌瘤剔除、卵巢囊肿剥除术,同时行胆囊切除、肠粘连松解以及阑尾切除术,术中常规病理检查.结果: 手术时间40~178 min,平均(72.0±8.6)min;术中出血(5~120)ml;术后住院(4~7)d,平均(5.4±1.2)d.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64 ~ 8)h,平均24 h.4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多脏器腹腔镜联合手术安全有效,充分体现了微创外科的优越性,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护理措施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护理效果。方法将1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行改进后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非切口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非切口疼痛强度显著轻于对照组,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轻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护理效果.方法 将1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行改进后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非切口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非切口疼痛强度显著轻于对照组,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轻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