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9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74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86篇
临床医学   307篇
内科学   166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193篇
综合类   901篇
预防医学   108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92篇
  5篇
中国医学   1769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中成药》2019,(8)
目的分析《新编国家中成药》中治疗失眠中成药的成方规律。方法遴选并整理《新编国家中成药》中关于治疗失眠的中成药处方,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频数统计、SPSS Clementine 12.0中的Apriori版块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其中前者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二分类变量资料的Ochiai算法,后者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果共纳入227个中成药处方,使用频次超过15次以上的中药有41种,共得到药对关联规则20条;3味药物组成关联规则43条,4味药物组成关联规则2条;聚类分析提取出具有同质性的药物组成11组;因子分析共得到公因子14个。结论《新编国家中成药》中治疗失眠中成药的高频药物以补虚药、安神药、健脾祛湿药为主,药对规则体现出以麦冬→五味子滋阴宁心、茯苓→酸枣仁健脾养血补心的特点;茯苓→白术为具有代表性的健脾祛湿药对,而补益药对重在运用当归、白芍、熟地黄等中药滋肝养血,并适当加入川芎以活血化瘀;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所体现的治法以温肾助阳、补肾填精、清肝泻火为主,其中温肾助阳大多入鹿茸、淫羊藿、菟丝子等壮阳之品,补肾填精可伍黄精,清肝泻火则以黄芩为妙。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9,(18):2460-2468
目的:探索在"互联网+中医药"背景下智慧药房的管理模式,促进智慧药房工作与服务质量的提升。方法:梳理我院智慧药房信息平台、内部机构的设置情况,归纳我院对智慧药房的监督管理及智慧药房内部质控体系的建立情况,并评价我院智慧药房开展和监管的成效。结果:我院搭建了基于"互联网+中医药"的信息平台,将医院信息设置分为线上和线下,并对不适用于线上办理代煎和配送服务的处方作了明确规定和系统锁定设置,实现从医院到智慧药房的有效信息传送;智慧药房搭建了包括药品电子处方流转系统、全程处方条码识别管理系统、药品电子处方审核与调剂系统、智能化煎药控制管理系统、智慧药房配送管理系统等服务平台,实现了智慧药房到患者之间信息的无缝衔接;智慧药房内部机构设置包含处方审核中心、调剂中心、煎煮中心、个体化制剂制作中心、物流中心和客服中心等6个部门;从医院管理层面和药学部管理层面对智慧药房的工作全流程进行日常监督管理;通过建立审方中心质控体系、调剂中心质控体系、煎煮中心质控体系、个体化制作中心质控体系、物流中心质控体系、客服中心质控体系、智慧药房药学人员培训机制等体系以控制智慧药房内部服务质量。我院智慧药房自2015年6月启动以来,享受智慧药房服务的人群大幅增加,患者享受的服务类型、服务机会增加,增加了配送服务,增加了个体化制剂加工配送的服务,而且智慧药房服务能力远超过我院的需求,其他医疗机构可以共享智慧药房的平台。单纯统计我院的情况,日均处方量由2015年6-12月的387张上升至2018年的1 433张;差错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审方异常率、调剂差错率、煎煮差错率、服务客诉率分别由2015年6-12月的2.10%、0.13%、0.52%、0.13%降至2018年的0.45%、0.05%、0.27%、0.04%,物流及时总妥投率由93.20%上升至97.06%。结论:目前现有的信息平台、内部机构、质控体系及监管体系能保证智慧药房的有序运行,保证药品、煎药、配送质量。但我院智慧药房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今后仍需坚持强化信息化软硬件建设、规范各环节操作、加强人员培训、建立有效质控体系,探索更客观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性粒细胞即多形核白细胞(PMN)是体内重要的炎症细胞,PMN凋亡是其介导的炎症反应终止的最主要步骤。在炎症控制与治疗中,明确PMN凋亡在全身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十分必要,有利于为调节机体炎症反应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中西医综合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1997-2000年收住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62例,均常规给予中西医综合措施治疗,即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辨证分型治疗,口服尿毒康、通脉口服液、大黄胶囊等专科制剂,保留灌肠,静脉滴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疗程30d。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肌酐及尿素氮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疗效与病情分期、原发病及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162例病人经治疗1个月后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的好转,显效41例,有效71例,稳定22例,无效28例,总有效稳定率82.7%。肾功能衰竭期总有效稳定率明显高于尿毒症期(x^2检验,P<0.01);氮质血症期总有效稳定率与其他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x^2检验,均P>0.10);原发病为梗阻性肾病、高血压肾病、肾病综合征的总有效稳定率虽然高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但无统计学意义(x^2检验,P>0.25或P>0.05);各中医证型之间疗效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西医综合措施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各期患者均有较好疗效,尤以肾功能衰竭患者疗效最好。各原发病之间、中医证型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观察加味五子衍宗丸对不育症患者精子成分的影响。方法:应用加味五子衍宗丸治疗肾阴阳两虚证不育症患者31例,做精液常规以及FCM精子分析。并设32例健康已育男子为对照组。结果:测得标本中正常精子DNA分布图为高而尖,即变异系数小的单倍体;而异形精子为二倍体、四倍体或为断裂的DNA,FCM测出DNA主峰加宽,右移明显;在治疗后,测得右移的主峰变为单一的主峰,显示精子DNA二倍体、多倍体明显减少,正常单倍体DNA增加。治疗前不育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精子异形率、FCM单倍体率、FCM凋亡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加味五子衍宗丸治疗不育患者,能明显提高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7.
对喉源性咳嗽的不同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源性咳嗽的概念是由著名中医耳鼻咽喉科专家干祖望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其主要症状即咽痒如有蚁行,且每于痒时引发咳嗽,多以干咳为主,病程短者可数日不解,长则可达数月甚至数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参麦注射液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氧化应激的治疗作用。方法 择期首次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3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6例。全部病例在气管内全麻下行腹部手术,开放静脉后(T1,基础值)、切皮后10 min(T2)、切皮后30 min(T3)、关腹时(T4)及拔管后10 min(T5)五个时间点取中心静脉血。实验组在开放静脉后用注射泵注射参麦注射液20 mL∕h。采用比色法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清活性氧(O2·O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 、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抗超氧阴离子指标。结果 活性氧:两组间对比活性氧值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T4和T5时活性氧值明显低于T1 (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两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T3、T4和T5,实验组T3和T4明显低于T1对照值(P<0.05)。丙二醛和总抗氧化能力:两组间组内MDA值和T-AOC值无统计学差异。抗超氧阴离子:两组间T4和T5时抗超氧阴离子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T1对比,对照组在T4和T5时显著降低(P<0.01),而实验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腹部手术老年患者的氧化应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青年、壮年、老年患者行腹部手术对氧化应激改变的影响。方法 择期首次行腹部手术患者48例, ASAⅠ或Ⅱ级,按年龄分成青年组(27~45岁)、壮年组(47~63岁)和老年组(65~86岁),各16例。全部病例在气管内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气管插管后行IPPV通气。于开放静脉后(T1基础值)、切皮后10 min(T2)、切皮后30 min(T3)、关腹时(T4)及拔管后10 min(T5)五个时间点取中心静脉血离心得血清标本冷藏。采用比色法分别测定血清活性氧(O2·O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 、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抗超氧阴离子等氧化应激指标,同时记录上述时间点的血压和心率。结果 活性氧:各时间点老年组的活性氧测定值均明显高于青壮年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组GSH-PX呈下降趋势,与T1比较,T4和T5时间点GSH-PX值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P<0.05)。丙二醛:3组MDA值均呈增加趋势,但与T1对比均未见显著差异;在T1、T2和T4,老年组的MDA值显著高于青年组和壮年组(P<0.05)。总抗氧化能力:3组的T-AOC呈逐渐减小,与T1比较,青年组和壮年组在T4和T5的T-AOC值减小有显著意义(P<0.05),老年组在T5减小也有显著意义(P<0.05)。抗超氧阴离子:与青壮年组相比,老年组在T4和T5的抗超氧阴离子值显著减小(P<0.05);与T1比较,老年组在T4和T5的抗超氧阴离子值也显著减小(P<0.05)。结论 进行腹部手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加重,老年患者处于严重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0.
月经及生殖状况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与月经及生殖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方法调查91例病例组及67例对照组病人的月经及生殖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痛经及继发性痛经均内异症发病的危险因素,t初孕年龄及t初产年龄≤24岁、N孕次≥2次及使用避孕器避孕这4个因素为可能的保护因素。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危险因素,t初孕年龄≤24岁与使用避孕器避孕有正交互作用,并对发病有保护作用。而单因素分析中,t初孕年龄≤24岁等4个可能的保护因素却未能显示与发病有联系。结论:原发性痛经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的危险因素,积极有效地防治原发性痛经有助于预防内异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