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双尖钢板在治疗髋臼后壁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2年7月应用双尖钢板技术治疗的11例髋臼后壁骨折,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2 ~ 53岁,平均35.3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9d,平均7.8d.所有患者均采取Kocher-langenbeck入路,取AO1/3管型钢板制成双尖钢板,结合重建钢板固定后壁骨折块.术后采用Matta复位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改良Merled'Aubigne和Postel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 本组11例患者获得平均25个月(12 ~33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末次随访时骨折复位质量:优7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0.9%;根据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疗效:优6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81.8%.其中术后1例患者发生异位骨化;无感染、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无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对于髋臼后壁存在无法用螺钉固定的骨折块或存在臼缘小型骨折块时,双尖钢板结合重建钢板可以提供坚强、牢靠的固定,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好,是一项有效的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出坐骨重叠征(ischium overlap sign,IOS)的概念,并分析其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手术后再脱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治疗的88例(105髋)DDH患儿病例资料,其中男童16例、女童72例;平均年龄12(5~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4(15~59)个月;双侧17例,左侧63髋,右侧42髋;1髋为髋臼发育不良,11髋半脱位,93髋全脱位。术中行髋关节造影检查,按照Bowen标准选择闭合或切开复位石膏固定术。IOS是指在人类位髋关节造影平片上股骨头软骨内缘与坐骨外缘的重叠关系,二者重叠为Ⅰ度,相接为Ⅱ度,分离为Ⅲ度。将93髋全脱位按照IOS分度进行分组,比较组间再脱位发生率。结果 1髋髋臼发育不良和11髋半脱位者IOS均为Ⅰ度。93髋全脱位中IOSⅠ度14髋,Ⅱ度39髋,此两组均行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无再脱位病例;Ⅲ度40髋中,闭合复位石膏固定17髋,6髋再脱位;切开复位石膏固定23髋,1髋再脱位。本研究发现Ⅲ度组的再脱位发生率(7/40,17.5%)高于其他两组(P=0.006)。IOS为Ⅲ度的40髋中,闭合复位的再脱位发生率(6/17,35.3%)高于切开复位(1/2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18,P=0.034)。结论 IOS与DDH术后再脱位有一定的关系,IOS为Ⅲ度的髋关节如行闭合复位,再脱位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3.
背景:骨盆后环损伤后精确的复位和稳定的固定与术后功能状况密切相关。目的:探讨M形钢板在骨盆后环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采用后路M形钢板固定方法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病例资料,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18~51岁。Matta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Majeed评分系统评估内固定后功能。结果与结论:内固定时间平均1.5h,置入过程中出血80~300mL,所有患者无神经损伤及感染,切口均一期愈合,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内固定后复位Matta评定:优2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3.8%。Majeed功能评分:优20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87.5%。提示M形钢板通过解剖塑形与骨盆后环有效贴附固定,具有稳定性好、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骨髓炎是由于感染引起的骨及其相关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炎症。该病具有治疗困难、花费高、病程迁延不愈、致残率高等特点。由于骨髓炎发病过程非常复杂、变异度高,目前有多种动物模型应用于骨髓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建立骨髓炎模型的动物常使用兔、大鼠和小鼠,较少使用狗、猪、山羊等大型动物。然而,目前研究中尚未发现可以较好控制的动物模型。本研究通过检索目前骨髓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以期寻求一种可以较好控制的用于研究骨髓炎发生、发展的动物模型,并对目前骨髓炎研究进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髋臼后壁重建区臼面软骨修复的组织学特点,初步探讨软骨柱播种在其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12只家犬共24髋,随机分为3组,均采用后壁截骨法建立髋臼后壁60°弧1/2缺损的动物模型,两侧髋臼后壁缺损区分别选用不同的重建方法:A组:解剖重建+软骨柱播种,B组:解剖重建,C组:普通重建。术后12周取材进行大体形态、光镜观察,参照Pineda标准对新生组织进行评分。结果 A组中以成熟、新生类透明软骨修复缺损,B组为类纤维软骨修复,C组为纤维肉芽组织或板层骨修复。A、B、C组关节软骨修复Pineda总评分平均分别为(5.1±0.1)、(6.5±0.2)、(12.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57,P=0.000),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剖重建促使部分软骨柱集中在缺损区,其修复组织具备部分关节软骨的组织特性,能够较好地替代关节软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Iso-C 三维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与普通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空心螺钉微创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经皮空心螺钉微创治疗的37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23例,女14例,年龄18 ~56岁,平均35.8岁.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髋臼骨折,按照AO分型:A2型9例,A3型18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受累强直时实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9例强直性脊柱炎双髋受累患者全部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例使用骨水泥型假体,7例使用生物型假体)。术后系统康复训练,随访观察6~26个月(平均18个月),Harris评分进行术后临床评定,X线检查观察假体有无松动、脱位及异位骨化等。结果术后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屈曲畸形基本矫正。根据术后X线评定均未出现假体脱位、松动、折断。最近一次Harris评分59~90分(平均76.4分)。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强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分析在山东省住院治疗的396例"5.12"汶川地震伤员的损伤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汶川地震伤员396例,于2008年5月22日转至山东省住院治疗.山东省卫生厅及医学会成立了专家巡诊组,自5月22日至6月24日,对全部伤员逐个进行巡诊检查,统一阅读影像学资料,统一规范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对伤员性别、年龄、损伤部位、骨折部位、手术情况、二次手术情况、截肢情况、伤口感染情况以及治疗结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在年龄分布、受伤部位、受伤特点等方面不同于交通伤.特点为多发伤常见,下肢截肢及伤口感染者较多,脊柱及骨盆骨折以稳定性骨折为主.手术治疗220例,其中转入前已经手术142例,转入后手术78例,有12例需要对转入前的手术进行二次手术调整内固定或治疗深部感染.至6月24日,已经治愈出院219例,无死亡病例,无医原性并发症出现.结论 按伤害控制理论,根据伤员的损伤特点、损伤程度制定转运及治疗方案,前线以抢救生命为主,早期清创.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对不具备内固定条件者采用临时性外固定,复杂内固定手术留待转院后进行,可以提高救治效率,减少并发症,获得更好的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骨水泥局部应用联合外置锁定钢板在胫骨开放骨折术后并发骨髓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万古霉素骨水泥局部应用联合外置锁定钢板治疗213例胫骨开放骨折术后并发骨髓炎患者。结果 2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61(38.3±6.35)个月。骨髓炎愈合186例,愈合率87.32%;骨折愈合211例,愈合率为99.06%;骨髓炎窦道均愈合,窦道愈合时间3~19(12.9±4.54)个月。并发症:12例针道感染患者经治疗后均愈合;3例骨髓炎患者行2~4次病灶清除术,仍未治愈;1例骨髓炎患者因经济原因截肢。结论万古霉素骨水泥局部应用联合外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开放骨折术后并发骨髓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