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阴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外阴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37岁,外阴见1枚界限清楚的无痛包块。镜下肿瘤组织呈实性排列,肿瘤细胞形态多样,由上皮样、浆细胞样及透明细胞样细胞组成。细胞核显著异形,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12~15个/10 HPF),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表型:EMA、vimentin均弥漫阳性,Calponin、SMA、CD99均阳性,CKpan、CD31、CD34均部分阳性,GFAP、S-100均局灶阳性,HMB-45、MyoD1、Myogenin、desmin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15%。随访25个月,患者生存状况良好,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外阴肌上皮癌形态学广泛,结构有异质性,易误诊,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转移率,诊断时需结合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必要时可行分子检测用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3.
陆璐  余慧萍  成建 《天津医药》2020,48(12):1223-1229
目的 系统评价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和HPV DNA检测在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人群中的分流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搜集有关HPV E6/E7 mRNA和HPV DNA检测对ASCUS人群分流诊断的研究,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Meta-Disc 1.4软件及Stata 12.1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项研究包括ASCUS患者4 019例。HPV E6/E7 mRNA检测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及以上(CINⅡ+)病变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比值比分别为0.85(95%CI:0.82~0.87)、0.61(95%CI:0.59~0.63)、2.40(95%CI:1.98~2.92)、0.28(95%CI:0.23~0.33)、9.21(95%CI:6.72~12.62);HPV DNA检测分别为0.91(95%CI:0.89~0.93)、0.43(95%CI:0.41~0.45)、1.59(95%CI:1.38~1.83)、0.24(95%CI:0.16~0.35)和7.12(95%CI:4.51~11.26)。2种检测方法的线性模型拟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7和0.760。结论 HPV E6/E7 mRNA检测对ASCUS人群的分流诊断价值优于HPV DNA检测,其在ASCUS人群检出CINⅡ+的宫颈病变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the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like orphan receptors-1, ROR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对卵巢癌患者临床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行根治性手术的卵巢癌患者的组织标本55例,并随机选取同期卵巢交界性肿瘤和良性肿瘤各30例,以及非卵巢病变进行切除的正常卵巢15例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ROR1的表达情况。除6例外,所有卵巢癌患者均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2019年3月30日,分析ROR1与上皮性卵巢癌各项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ROR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交界性和良性肿瘤,卵巢癌的ROR1表达在不同肿瘤的FIGO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型及分化程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卵巢癌ROR1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组织中ROR1蛋白表达升高,可能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对卵巢癌的诊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探讨双表型肝细胞癌(DPHCC)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要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9例DPHC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DPHCC组织的HE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成粗梁状、假腺样及团片状,间质伴丰富的血窦样腔隙,纤维间质少;肿瘤细胞呈多角形,胞浆丰富且嗜酸,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其中3例见微血管侵犯。免疫表型:9例患者的肿瘤细胞均表达CK19,其中4例患者的肿瘤细胞同时表达CK7;9例患者的肿瘤细胞不同程度地表达一种或多种肝细胞标记物(Glypican-3、AFP、Hepatocyte-1、Arginase-1)。7例患者有完整的随访资料,其中4例患者确诊后20个月内死亡。结论 DPHCC组织形态学具有肝细胞癌特征,但免疫表型同时表达肝细胞癌及胆管细胞癌的标记物,与普通型肝细胞癌相比,其侵袭性更强,临床预后更差,准确认识并诊断DPHCC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以江苏省为主的区域性宫颈鳞癌组织中23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出率、型别分布及疫苗保护的临床意义。方法从宫颈鳞癌石蜡组织中提取HPV 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与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1 021例宫颈鳞癌组织行23种HPV检测,同时对患者HPV感染型别分布状况和疫苗保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 021例宫颈鳞癌患者HPV总检出率为91.77%(937/1 021)。单一型别检出率和多种型别检出率分别为75.42%(770/1 021)和16.36%(167/1 021),宫颈鳞癌组织中HPV检出最主要型别依次为16、18、58、52、33、31、59和45型,二价HPV疫苗的保护谱为68.52%,九价HPV疫苗保护谱为90.82%。结论对女性宫颈鳞癌组织大标本行HPV分型检测,有利于妇产科医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行HPV感染型别致癌风险度的判断及干预,也有利于对感染了高致癌性HPV女性的随访及HPV疫苗保护谱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