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75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构建四环素及其衍生物强力霉素诱导表达目的基因的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方法用脂质体法将逆转录病毒载体四环素调控系统中的质粒pRevTet-On转染病毒包装细胞 PT67,经筛选培养后获得病毒载体RevTet-On,采用RT-PCR进行鉴定,并应用NIH31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将RevTet-On感染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用有限稀释法挑选阳性细胞单克隆后扩大培养,每个克隆瞬时转染含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质粒pRevTRE-Lue,加入强力霉素48h后分别检测其萤光素酶活性值,挑选出强力霉素诱导表达高、背景表达低的细胞株并检测其诱导表达的时效、量效关系。结果 RT-PCR结果显示逆转录病毒包装成功,病毒最高滴度为7.4×105CFU/ml。RevTet-On转染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后挑选出48个单克隆,瞬时转染pRevTER-Luc后筛选出1株高表达低背景细胞株, 其诱导表达值为876.1 RLU,背景表达值为42.5 RLU,诱导倍数为20.6。该细胞株在加入诱导因子强力霉素1 h后目的基因即开始表达,在24 h时达到高峰,在强力霉素浓度100-2 000 ng/ml的范围内, 其诱导表达活性与药物浓度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含四环素调控系统的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诱导活性可靠,可用于调控表达外源基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不同镇静方法在小儿骶管麻醉术中镇静的优缺点 ,从而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镇静方法。方法 选择 45例ASAⅠ~Ⅱ级在骶管麻醉下行择期下腹部、会阴短小手术的患儿 ,体重 9~ 2 4kg。随机分为氟芬合剂对照组 (I)组、咪唑安定 (M )组和异丙酚 (P)组 ,每组 15例。I组 :氟芬合剂 (芬太尼 2 μg/kg) ;M组 :静脉泵注咪唑安定 1.5~ 2 .0 μg/kg·min ;P组 :静脉泵注异丙酚 2 5~ 75 μg/kg·min。每组患儿术中镇静评分在 2~ 4分。 结果 I组镇静效果比M组和P组差 (P <0 .0 5 ) ,呼吸抑制和术后躁动发生率较高。清醒时间I组比M组和P组延长 ,M组比P组延长 (P <0 .0 5 )。结论 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或咪唑安定是小儿骶管麻醉术中较为理想的镇静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周炎症时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ganglion,DRG)细胞μ-和κ-阿片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用角叉菜胶(carrageenan,CAR)在大鼠右后足皮下注射产生外周炎症,分别于正常和炎症后6、12、24和72h取右L4~5DRG。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正常及炎症期间DRG细胞μ-和κ-阿片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大鼠的部分DRG细胞内可见μ-和κ-阿片受体mRNA表达。外周炎症后6h,表达μ-和κ-阿片受体mRNA的DRG细胞的数和μ-和κ-阿片受体mRNA表达量增加,24h表达量最高,72h下降至正常。结论外周炎症能使大鼠DRG细胞μ-和κ-阿片受体mRNA表达增加。提示外周炎症时大鼠DRG细胞μ-和κ-阿片受体合成增加。为阿片类物质应用于外周镇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可乐定-氯胺酮硬膜外给药在剖宫产术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硬膜外并用氯胺酮和可乐定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8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四组氯胺酮组(LK组);可乐定组(LC组);氯胺酮 可乐定组(LKC组);对照组(L组)。麻醉生效后,硬膜外腔给予氯胺酮0·6mg/kg和/或可乐定1μg/kg。术中常规监测SBP、DBP、ECG、HR和SpO2。每组于用药前(T0)、切皮时(T1)、胎儿娩出时(T2)及术毕(T3)对产妇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镇静评分,并取产妇静脉血2ml、脐动静脉血各2ml,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浓度。记录术中不良反应。胎儿娩出后1min和5min行Apgar评分。结果四组产妇SBP、DBP和SpO2在各时点差异均无显著意义;与L组相比,LC组与LKC组HR明显下降(P<0·05)。在T1、T2、T3时LK、LC和LKC组VAS均较L组明显降低(P<0·05),LKC组降低尤为明显(P<0·01);镇静评分均明显升高,LKC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在T1时L组和LK组产妇E、NE、Cor浓度较T0时均有明显升高(P<0·05),但在LC和LKC组升高不明显;在T2时各组E、NE、Cor浓度较T0时均有明显升高(P<0·05),但LKC组较其他组升高较少;在T3时L组E、NE、Cor浓度较T0时仍有明显升高(P<0·05),但LK组、LC和LKC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LKC组下降尤其明显(P<0·01)。在脐动、静脉血,LK组、LC和LKC组E、NE、Cor浓度较L组均有降低(P<0·05),其中LKC组降低尤其明显(P<0·01)。四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及5minApgar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L组有5例出现寒战,LK组有4例产妇出现兴奋多语。结论氯胺酮可乐定联合硬膜外给药,能更好地消除产妇术中疼痛,降低母婴的应激反应,减少二者单独应用时对母婴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γ及Cα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慢性神经收缩损伤(CCI)和脊神经结扎(SNL)模型大鼠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γ及Cα表达的变化,以探讨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敏化中的作用。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CI组和SNL组,CCI组于左肢制备CCI模型,SNL组于左肢制备SNL模型。分别于术前2d、术后2、4、7d行机械痛阈和辐射热痛阈测定。术后7d测痛后大鼠灌注固定,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γ、Cα和Fos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和SNL组术后4、7d机械痛阈和辐射热痛阈降低,术后7d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γ、Cα和Fos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CCI组相比,SNL组机械痛阈、辐射热痛阈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蛋白激酶Cα和Fos蛋白表达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蛋白激酶Cγ表达升高(P〈0.05)。结论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γ及Cα表达的增加,可能是产生中枢敏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认识氯普鲁卡因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2002年5月,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chloroprocaine hydrochloride,CP)——可谱诺上市。国产CP悄然入市并未引起“轰动”。据统计至今已使用近1000万支且未收到有关它的明显临床不良反应的报道。2006年8月由《临床麻醉学杂志》编辑部与深圳永祥医药有限公司在西安成功联合举办了可谱诺优秀论文征文评选活动。然而,CP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仍有诸多疑点,有必要从学术的角度重新认识它。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可乐定透皮贴剂联合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60例,均合并EH,依据术后镇痛方法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三组,肌注哌替啶组(P组)、芬太尼PCIA组(F组)和可乐定透皮贴剂联合芬太尼PCIA组(CF组).使用芬太尼1.0mg稀释至100ml,PCIA均采用负荷量-持续背景量-PCA量模式,背景剂量芬太尼20 μg/h,PCA追加剂量5 μg,锁定时间15 min.记录病人术后镇痛4、8、24、48 h VAS及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和处理措施.监测入院时、术后24、48 h血浆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血糖(Glu),同时记录MAP、HR.结果 镇痛期间F、CF组VAS低于P组(P<0.01),CF组低于F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F组高于P组(P<0.01),CF组高于F组(P<0.05),三组均无过度镇静.CF组MAP、HR术后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1),血浆ET、血浆CGRP浓度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ET、Glu浓度和MAP、HR F组低于P组,CGRP浓度高于P组(P<0.05).术后ET、Glu浓度和MAP、HR P组>F组>CF组;术后CGRP浓度:CF组>F组>P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血压病人,可乐定透皮贴剂增强芬太尼PCIA镇痛作用,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8.
成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运动反应终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胸大肌、三角肌运动反应作为外周神经刺激器(PNS)定位下成人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终点的可行性。方法择期成人上肢手术240例,PNS定位下行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随机均分为四组:胸大肌运动反应终点组(A组)、三角肌运动反应终点组(B组)、肱二头肌运动反应终点组(C组)和胸大肌、三角肌或肱二头肌运动反应终点组(D组)。比较组间刺激域电流、获得终点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各神经分支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效果、各神经分支感觉阻滞效果及神经阻滞综合效果。结果D组获得终点时间短于A、B、C组(P<0.05),组间刺激域电流、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各神经分支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效果、各神经分支感觉阻滞效果及神经阻滞综合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神经阻滞综合优良率90.8%。结论胸大肌、三角肌运动反应终点可作为PNS定位下成人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穿刺针正确定位的满意、安全标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在麻醉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在基地实践培训的麻醉专科护士 44人,在常规教学基础上采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进行培训,培训时间1个月.结果 培训后,麻醉专科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较培训前显著提升(均P<0.01).结论 利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对麻醉专科护士实施培训,可有效促进其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考核成绩提升.  相似文献   
10.
迄今尚无既可顺利切断茎突 ,又可确保茎突断骨不致滑脱的手术器械 ,我们研制一种专门切除茎突的工具———茎突截断装置 (国家专利号 :ZL 0 12 3974 6 6 ) ,报道如下。1 茎突截断装置的结构 :包括卡爪轴和轴外套 ,卡爪轴一端为卡爪 ,另一端为调节装置即螺母螺杆结构 (图 1)。1卡爪瓣  2卡锁  3滑套  4螺母螺杆结构  5卡爪轴  6手柄图 1 茎突截断装置2 各部件的功能 :①手柄 :既可对骨质定位 ,又可防止拧紧螺母时螺杆产生连带旋转运动 ;②螺母螺杆结构 :螺母在螺杆上旋转前进抵触滑套 ,拧紧螺母所产生的强大推力促使滑套平行运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