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4.
目的探讨单平面钉经皮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015年5月-2017年8月,采用单平面钉经皮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38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5~52岁,平均32.5岁。骨折AO分型:A3型23例、A4型15例。骨折节段:T114例、T129例、L111例、L210例、L33例、L41例。骨折至手术时间3~7 d,平均4.5 d。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腰背痛程度;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CT三维重建及MRI检查,测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Cobb角,评估伤椎高度及骨折区局部后凸恢复情况。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硬膜囊、神经根、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56.2±3.7)min,术中出血量(42.3±3.5)mL。切口无红肿、渗出,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33个月,平均21.5个月。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较术后1周进一步改善(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迟发性后凸畸形。术后各时间点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平面钉经皮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操作简便,可以较好恢复伤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避免远期后凸畸形发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内镜术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3月~2017年10月行PELD和MED手术的内镜术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7例,其中PELD 30例,MED 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及费用。采用VAS评分、ODI评分、改良MacNab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PELD组出血量较MED组少,切口长度较MED组短,而透视次数较MED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在术后3 d时PELD组腰痛VAS评分、ODI评分优于MED组(P<0.05),腿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Nab评分评价疗效,PELD组优22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00%;MED组优22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2.59%;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微创手术方式均能有效地治疗PELD术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早期缓解患者腰痛方面具有优势,MED术中透视次数相对更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后复发的发生率及其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1/2021-04月因LDH于作者医院就诊行PELD的6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吸烟史、糖尿病病史、手术时间、椎间盘突出类型、椎间盘突出位置分区、有无椎间盘高信号改变(high-intensity zones, HIZ)、有无Modic变化、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椎间盘高度指数(disc height index, DHI)、椎间活动度(sagittal range of motion, sROM)及髂嵴高度分级等指标。随访后记录患者的复发时间、术后复发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690例患者术后复发46例,复发率6.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年龄≥43岁,BMI≥2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稳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后内固定物周围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自2013-06—2017-12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108例不稳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14例术后出现内固定物周围骨折,通过相关因素分析明确术后内固定物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结果 108例术后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2.5个月。14例术后出现内固定物周围骨折。再骨折组与未骨折组年龄、性别、骨折AO分型、术后至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疾病、Singh指数、尖顶距、骨折复位质量、外侧壁厚度不稳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固定物周围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基础疾病、Singh指数、尖顶距、骨折复位质量、外侧壁厚度均是不稳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内固定物周围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及时干预,以降低术后再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初步分析此类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80例,根据术前是否感染HBV分为HBV感染组和非HBV感染组,所有患者行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为前外侧入路。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术中和切口情况,并分析HBV感染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V感染患者切口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白蛋白和术中出血量对HBV感染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HBV感染组相比非HBV感染组切口愈合不良比例高[20.0%(18/90)vs 8.9%(8/90)],切口持续渗出时间长[(4.3±1.6)vs(2.5±1.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白蛋白(OR=0.901,95%CI 0.848~0.957;P0.001,)和术中出血量较多(OR=4.572,95%CI 1.945~10.746;P=0.010,)是HBV感染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白蛋白和术中出血量预测HBV感染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95%CI 0.789~0.919,P0.001,)和0.766(95%CI 0.682~0.851,P0.001),最佳截断点分别为28.2 g/L和440 ml。结论 HBV感染患者相比非HBV感染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易出现切口愈合不良,主要与低白蛋白和术中出血量较多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武警某队属医院收治的骨关节训练伤特点及膝关节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12月因骨关节军事训练伤在武警湖北总队医院骨科住院治疗官兵的病例资料,通过统计骨关节训练伤种类、构成比及受伤训练科目与时间来分析骨关节训练伤的特点。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在全总队范围抽取83名发生过膝关节损伤的官兵为损伤组,91名从未发生膝关节损伤的官兵作为未损伤组,向两组受试对象发放问卷,通过问卷设置一般情况、行为习惯、身体素质、训练运动量、主观情绪、社会认知6个维度共20个问题,对问卷内容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索膝关节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2020年,武警湖北总队医院共收治骨关节训练伤住院病例155例,含12类疾病诊断,其中膝关节损伤在骨关节训练伤疾病谱系中占比最高,400m障碍是最常导致骨关节损伤的训练科目,1-3月及7-9月为骨关节训练伤发病的高峰期。(2)膝关节损伤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损伤组的行中、大强度训练量与消极情绪人数占比高于未损伤组(P<0.05);与损伤组相比,未损伤组中有饮茶习惯的人数占比较高(P<0.05);损伤组中体重指数超重人数占比、吸烟习惯的人数占比及睡眠质量较差的人数占比均高于未损伤组(P<0.05);Logistc回归表明:超负荷训练量、消极情绪、睡眠差、高BMI值、吸烟是膝关节训练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饮茶习惯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 (1)骨关节训练伤主要由12类病种构成,其中膝关节损伤的占比最高;在发生骨关节损伤的8个训练项目中,400米障碍训练是最容易发生骨关节损伤的,每年1-3月及7-9月是骨关节训练伤发病率的高峰期。(2)过高训练量、消极情绪、睡眠差、吸烟、高BMI值是在军事训练中导致膝关节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饮茶习惯则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