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寰枢椎脱位的外科分型及其处理对策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寻找一种概念明确的寰枢椎脱位的外科分型方法,为临床处理脱位提供指导方案。方法:总结三家医院收治的168例不同病因所致C1-2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脱位的复位情况将其分为3型:(1)牵引复位型(tractionreductiontype,T型),该型又以复位后的稳定性不同分为T1和T2型;(2)手术复位型(operationreductiontype,O型);(3)不可复位型(irreducibletype,I型)。简称TOI分型。T1型采用牵引或支具治疗8~10周;T2型采用牵引复位后固定融合(其中6例只行C1-2临时固定,不行融合);O型采用前路松解 后路复位固定融合;I型实施减压原位固定融合。根据Symon和Lavender临床标准、JOA脊髓功能评定标准和影像学测量C1-2脊髓有效空间(spaceavailableforthecord,SAC)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68例中,T型137例(81%),其中T1型71例(43%),T2型66例(38%);O型28例(17%);I型3例(2%)。术前SAC为3~13mm,平均8mm,术后为11~19mm,平均16mm。术后脊髓功能改善率平均为64.7%;临床有效率为88.7%。T型病例中77例未融合固定者愈合后仍保留C1-2活动功能。结论:寰枢椎脱位的TOI外科分型概念清楚,界定明确,可根据分型选择相应的寰枢椎脱位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根封闭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定位诊断及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20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选择性神经根封闭的方法明确责任节段,制定手术方案并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8~26个月,JOA评分由术前的(12.16±4.09)分提高到术后的(19.73±3.28)分,显效13例,有效7例,平均改善率63%。结论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定位诊断中,选择性神经根封闭简单、准确有效,据其进行手术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一期前路经口咽松解并后路复位固定融合术对寰枢椎脱位手术治疗失败病例翻修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2001年10月~2011年10月对29例寰枢椎脱位手术治疗失败病例行翻修手术,其中26例获得随访,男12例,女14例。初次手术时年龄4~56岁,平均33.5岁,齿状突骨折不愈合6例,齿状突发育畸形6例,横韧带断裂2例,先天性寰枕融合12例。翻修手术时年龄12~60岁,平均37.2岁。两次手术相隔11~158个月,平均44.2个月。8例初次手术后未复位,18例复位后因内固定失败再次脱位,脑干脊髓角平均101.8°。患者均有枕颈部持续性疼痛,其中19例伴脊髓神经功能障碍,JOA评分平均8.5分。均行一期前路经口咽松解、后路复位减压、寰枢椎或枕颈固定融合术,其中12例行C1-C2融合,6例C0-C2融合,3例C0-C3融合,3例C0-C4融合,2例C1-C4融合。随访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10~340min,平均290min;失血量500~1100ml,平均700ml。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和脊髓等损伤,术后无咽壁和椎管内感染发生。19例(73.1%)获得完全复位,7例不完全复位;脑干脊髓角恢复至平均143.0°,其中11例达到正常,15例小于正常。随访18~90个月,平均45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松动表现,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9例伴有脊髓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平均12.6分。按Macnab疗效评估标准评定:优10例,良6例,无改善3例。结论:一期前路经口咽松解、后路复位减压、寰枢或枕颈固定融合术是一种具有较好临床疗效的寰枢椎脱位翻修术式。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长足进步,对寰枢椎脱位治疗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技术也不断改进,早期有Gallie、Brooks-Jenkins等钢丝内固定法、Apofix椎板夹固定等;1987年Magerl等~([1])提出了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技术;1994年Goel等~([2])提出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技术。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和植骨融合率不断提高。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均需处理寰枢椎侧块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室护士心理韧性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增强血液透析室护士心理韧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韧性量表对120名血液透析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血液透析室护士心理韧性总体水平较高,学历、从事血液透析年限和职称是其影响因素。结论针对血液透析室护士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护士的心理韧性从而提高其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 dislocation,AAD)是指创伤、先天崎形、退变、肿瘤、炎症或手术等因素造成关节面失去正常对合关系、关节功能障碍和/或神经受压的解剖学异常状态,是上颈椎创伤和疾病的病理转归。寰枢椎关节是颈椎中活动功能最重要的关节之一,活动度大,灵活性高,稳定性相对差,是颈椎诸椎节中容易受损伤的部位。同时,寰枢椎毗邻延髓生命中枢,脱位可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受医疗科技水平、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的限制,至20世纪末,我国对寰枢椎脱位多采用保  相似文献   
7.
<正>清除病灶是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使结核治愈、减少结核病灶复发的重要手段,也是使用内固定的安全保证。对有手术指征的脊柱结核要进行病灶清除术,而且病灶清除应彻底,否则是脊柱结核  相似文献   
8.
骶骨整块切除骨盆环重建治疗骶骨骨巨细胞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骶骨整块切除及骨盆环重建治疗骶骨骨巨细胞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Santa Monica骨科医院脊柱外科中心收治骶骨骨巨细胞瘤患者8例,男5例,女3例,手术时年龄30~72岁,平均46岁.术前腰骶部CT扫描和MRI检查证实肿瘤均累及S1,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术中结扎髂内动脉、髂腰动脉和骶正中动脉,显微镜下将肿瘤组织连同整块骶骨完整切除,用骨盆环假体重建腰骶髂关节稳定性.术后采用Toronto Extremity Salvage Score (TESS)评分系统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术中失血量800~2500ml,平均1200ml,手术时间490~720min,平均600min.病理学诊断:骨巨细胞瘤ⅡB期5例,Ⅲ期3例.术后卧床6~14d,平均10d,无1例患者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出院时患者均能不借助拐杖行走,恢复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所有患者随访28~64个月,平均43个月,TESS评分由术前平均56.38分提高到73.25分.1例患者(Ⅲ期)术后18个月发生肺转移,接受肺叶切除,同时行放疗,随访至40个月时仍然存活;其余7例患者至末次随访时均存活,没有发现局部复发.结论:骶骨肿瘤累及S1时可行骶骨全切以提高肿瘤切除的彻底性,改善预后;采用骨盆环假体重建稳定性术后可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的可操作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005年9月~2011年3月对16例儿童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男9例,女7例;年龄5~13岁,平均9.1岁。均有枕颈部疼痛、颈部僵硬;3例有高位颈脊髓病表现,ASIA分级:D级2例,C级1例。术前均行颈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CT和MRI检查,均诊断为寰枢椎脱位,其中寰椎横韧带断裂1例,寰枢椎骨折脱位1例,先天性齿状突畸形12例,寰枢椎固定旋转半脱位2例;颈脊髓受压5例。寰椎后弓(椎弓根)高度2.5~3.8mm,平均3.0mm;寰齿前间隙6~14mm,平均9mm。术前常规行牵引1~2周复位,完全复位7例,部分复位5例,不能复位4例。术中采用"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法",在直视下行C1、C2置钉,复位固定,植骨融合。随访患者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定期行颈椎X线片及CT复查,了解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16例均行双侧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过程顺利,64枚螺钉均成功置入,复位固定满意,无术中、术后神经和血管并发症。术中出血150~650ml,平均300ml;手术时间100~190min,平均130min。12例随访12~72个月,平均28.5个月,术后3~6个月寰枢椎均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颈枕症状明显改善,3例术前有脊髓功能损害者均好转,2例术前ASIA分级D级者恢复到E级,1例术前ASIA分级C级者恢复到D级;未发现螺钉松动、断钉和寰枢椎再移位现象,未发现曲轴现象。结论:采用"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法"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操作性强,置钉安全性高;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陈旧性无放射学异常的颈脊髓损伤(SCIWORA)术后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陈旧性SCIWORA患者手术前后的JOA评分状况。结果本组获随访6~49个月,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JOA评分由术前的平均8.5分增加至术后平均13.1分,改善率54.1%。结论陈旧性SCIWORA一旦确诊,应当积极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