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8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7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373篇
预防医学   139篇
药学   503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81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21.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results of patients with initially di-agnosed metastat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Methods From January 1995 to December 1998, 46 NPC patients with distant metastases were treated in Fujian provincial cancer hospital. Among these pa-tients, 43 were single site metastasis and 3 were multiple sites metastases;The site of metastasis were 19 pa-tients in the liver, 11 in the bone, 7 in the lung, 1 in the brain, 6 in mediastinal nodes and 6 in axillary lymph nodes. All patients received standard radiotherapy to the primary site and cervical node region with a median dose of 72 Gy. Forty-one patients (89%) received 1-5 cycles chemotherapy (cisplatin and 5-flu-orouracil), and 23 (50%) received palliative irradiation to the metastatic site. Results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was 20 months. The 1-, 2-, 3-year and 5-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s were 66%, 47%, 30% and 19%, respectively. Irradiation to the metastatic sites and KPS were the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s. Pa-tients with palliative irradiation to the metastatic site had longer survival than those without (39 months vs. 13 months, X2=8.63, P=0.012). Patients with good performance status (KPS≥80) had better outcomes thanthose with poor performance status (26 months vs. 12 months, X2= 3.95, P=0.035) . Conclusions Active therapy may prolong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initially diagnosed metastatic NPC, especially for those who have good performance status. Under systematic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to the primary site and supportive care, the palliative irradiation to the metastatic site may also yield a good result.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及脐血CD34+细胞诱导树突细胞(DC)的方法及其特性.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法获得单核细胞;经GM-CSF及IL-4诱导获得DC.磁性活化细胞分选系统(MACS)分选脐血CD34+细胞,以GM-CSF、IL-4、TNF-α、SCF、FL、TPO等细胞因子诱导获得DC.用电镜、普通显微镜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DC表型;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llo-MLR)观察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因子GM-CSF、IL-4、TNF-α,脐血CD34+细胞在GM-CSF、IL-4、TNF-α、SCF、FL、TPO等因子作用下,可生成DC,并表达相应的DC分化抗原CD14、CD80、CD83、CD86、HLA-DR.脐血CD34+细胞具有较强的扩增能力,经2周诱导,体系细胞数可增加173.8士26.7倍,两种来源的DC均能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与脐血CD34+细胞,在体外均可诱导成DC,并具有相应的DC分化抗原和功能.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胃癌中p16^INK4a基因失活的主要分子机制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62例胃癌和癌旁组织及10例慢性胃炎黏膜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p16^INK4a蛋白的表达。结果62例胃癌和癌旁组织p16^INK4a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率分别为51.6%(32/62)和19.4%(12/62),10例正常对照胃黏膜未发现高甲基化,胃癌组织p16^INK4a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对照(P〈0.05)。58.1%(36/62)的胃癌组织p16^INK4a蛋白表达阴性,其中72.2%(26/36)的病例具有p16^INK4a基因启动子的高甲基化,p16^INK4a基因启动子的高甲基化与其蛋白失表达密切相关(P〈0.05)。结论胃癌中p16^INK4a基因启动子的高甲基化是p16^INK4a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并可能是胃癌发生中的早期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24.
25.
摆位是放疗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尤其是头颈部放疗 ,因为在治疗时病人头部会出现不自主的前后、左右、上下移动 [1 ] 。若要克服这个缺点以保证操作体位的重复性 ,则病人体位固定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一直沿用传统的海绵枕固定法和木头枕固定法 ,但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自1996年 7月使用塑料医用夹板 (L TS型 ,上海市民政工业技术研究所 )制作头颈部面模固定装置以来 ,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笔者分析 1997年 3~ 5月使用 L TS面模的 6 0例病人 ,将其特点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 180…  相似文献   
26.
8469例福州市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资料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福州市区 1998~ 2 0 0 0年 8469例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和特点 ,对福州市区 1998~ 2 0 0 0年 8469例恶性肿瘤新病例报告卡根据 ICD-9进行编码 ,按病种汇总进行了统计  相似文献   
27.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杉醇浓度及其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谱法测定紫杉醇浓度的方法。 方法  以 C1 8为固定相 ,甲醇 -(5∶ 3∶ 2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3 0 nm。 结果  紫杉醇在 10~ 10 0μg· ml- 1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 4h内对紫杉醇 -5 %葡萄糖溶液的浓度进行检测 ,结论  紫杉醇在紫杉醇 -5 %葡萄糖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8.
抗癌新药--卡莫氟(HCFU)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曾幼波  陈琴 《海峡药学》2003,15(2):90-92
本文主要综述第三代氟脲嘧啶类抗代谢抗肿瘤新药卡莫氟(HCFU)的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结论。  相似文献   
29.
应用位移技术改善多叶准直器射野的矩齿状边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D-270MLCTM位移技术对不规则射野边缘的改善程度.[方法]设计一个由3条不同斜度的靶区轮廓边缘形成的三角形射野并选择一实际鼻咽癌病人的面颈联合野-分别由西门子MLC 1cm宽度叶片、HD-270技术的3种虚拟叶片宽度5mm、3mm、2mm和低熔点铅整体挡铅形成多个射野,用柯达感光胶片在加速器下拍片并读出相对等剂量曲线分布图,用有效半影和等剂量曲线波动度来评价剂量分布和射野适形度.[结果]与单纯MLC射野的矩齿状剂量分布相比,3种虚拟叶片宽度的HD-270射野的等剂量线分布明显光滑,剂量波动和有效半影显著降低,深度dmax处有效半影的平均值由单纯MLC射野的10.5mm降低到叶片虚拟宽度2mm的HD-270射野的6.3mm.[结论]HD-270技术能有效降低剂量波动和有效半影,实现等中心叶片宽度<1cm的虚拟mini-MLC.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扁桃体鳞癌治疗方式。方法 本院自1987年到1996年共收治扁桃体鳞癌9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扁桃体鳞癌预后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治疗方法等诸多因素相关。本院采用根治手术 术后放疗的综合疗法治疗中晚期扁桃体鳞癌22例,5年生存率达68.18%。结论 治疗除早期病例可考虑行单纯手术或单纯放疗外,中晚期病例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