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8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和Notch1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和30例癌旁非肿瘤性组织PTEN和Notch1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率为58.3%,明显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的6.7%(P<0.01),且在分化程度、Dukes临床分期、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Notch1的阳性率为45.0%,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的6.7%(P<0.05),且在分化程度、Dukes临床分期、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PTEN与Notch1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PTEN与Notch1的表达失调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对PTEN和Notch1表达水平的联合检测可为早期发现和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袁君  王晓娟  王春  黄庆  周淑萍  徐礼五 《安徽医药》2022,26(8):1505-1509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 TGP)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血糖和葡萄糖转运体的调控作用。方法将 3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 TGP组和甲氨蝶呤( MTX)组。采用在大鼠右后足跖和尾根部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和鸡 Ⅱ型胶原诱导胶原性关节炎。大鼠致炎后第 14天( D14)TGP组大鼠按照每天 50 mg/kg,MTX组按照每 3天 0.5 mg/kg,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溶媒,各组连续灌胃给药 16 d。在大鼠致,炎前和致炎后的不同时间点( D14-D30)观察大鼠足爪肿胀;大鼠致炎前和致炎后的 D14和 D30测量大鼠血糖浓度。末次给药( D30)结束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后处死大鼠,观察踝关节病理,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葡萄糖转运体 -2(GLUT-2)和肌肉组织 GLUT-4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足爪明显肿胀( P<0.01)模型组大鼠踝关节病理评分明显增高( P<0.01);与模型组相比, TGP组关节肿胀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从 D22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而 MTX组从 D18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GP组与 MTX组大鼠踝关节病理评分均低于模型组( P<0.01)。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明显升高( P<0.01),经 TGP给药后,关节炎大鼠血糖水平降为( 9.97±1.1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空腹胰岛素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所占总蛋白比例明显升高(P<0.01)经 TGP给药后,关节炎大鼠胰岛素水平降为(16.7±1.87)μg/L,糖化血红蛋白比例降为( 0.63±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空腹肌糖原与肝糖原水平明显降低( P<  相似文献   
63.
【摘要】 目的  分析淮南地区孕早期妇女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的检测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淮南地区4 832例孕妇TORCH-IgM抗体和TORCH-IgG抗体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  HSV-IgM和HSV-IgG阳性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CMV感染导致的不良妊娠发生率为48.84%(21/43),与其他病毒感染导致的不良妊娠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结局表现中,流产发生率为65.12%(28/43),与其他不良妊娠结局表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淮南地区孕早期妇女存在一定的TORCH阳性率,TORCH感染是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在孕早期或孕前进行TORCH检测对指导本地区优生优育工作及提高新生儿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中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分析公立医院人事改革存在的问题,通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不断转变人事管理观念,学习和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与工具,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癌症的手术配合。方法:术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术中备齐用物,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放射性防护,积极配合医生手术。结果:减少放射性污染,保护医护安全及病人安全。结论: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及放射性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促甲状腺激素(TSH)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术后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择期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术后30 d均采用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残留组织,随后给予TSH治疗。根据应用TSH剂量的不同,分为常规剂量组和抑制剂量组,各25例。常规剂量组病人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片2.0 μg/kg;抑制剂量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片2.5 μg/kg。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TSH等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清中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以及L2-4椎体、Ward三角、股骨大转子和股骨干4个部位的骨密度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病人FT3、FT4、TS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2个月后FT3、FT4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TS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且抑制剂量组FT3、FT4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P<0.01),TSH水平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1)。2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及L2-4椎体、Ward三角、股骨大转子、股骨干的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的左旋甲状腺素能够确保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术后的正常生理需求,抑制剂量则会使甲状腺功能保持在亚临床甲亢状态,不同剂量的左旋甲状腺素对骨代谢和BMD的影响较小,临床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进行剂量选择。  相似文献   
67.
李焕刚 《实用全科医学》2006,4(5):556-556,559
目的总结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探讨其有效的诊治方法,以提高早期确诊率,从而提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和预后情况。结果本组根治性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17/18),77.8%(14/18),38.9%(7/18),姑息性切除和短路手术术后1年生存率37.5%(3/8),生存无超过3年者。结论根治性切除与姑息性切除相比,术后1、3、5年生存率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高危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39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漏分为吻合口漏组(n=25例)和无吻合口漏组(n=365例)。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具有统计意义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术前白蛋白≤35 g/L、手术时间>3 h、吻合口距肛缘距离≤7 cm、肠梗阻、血管侵犯为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高危因素。 结论为避免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患者术前白蛋白、手术时间、吻合口距肛缘距离、肠梗阻、血管是否侵犯,是临床重点关注的指标。  相似文献   
69.
探讨血根碱与顺铂联用对膀胱癌EJ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血根碱处理膀胱癌EJ细胞并计算IC50;应用Annexin V FITC/PI法检测空白对照组、血根碱组、顺铂组及联合用药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流式仪检测细胞周期阻滞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联合用药组对Bcl-2表达的影响;构建裸鼠皮下成瘤模型,进一步验证联合用药组对膀胱癌EJ细胞凋亡以及对荷瘤小鼠减毒作用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小鼠重要脏器的HE染色评估血根碱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血根碱能明显抑制EJ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联合用药组EJ细胞凋亡显著(P < 0.05),且更多的EJ细胞被阻滞在G2/M期,联合用药组显著下调Bcl-2的表达(P < 0.001)。裸鼠皮下成瘤模型中,同空白对照组相比,联合用药组中小鼠肿瘤生长明显变缓,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 < 0.05)。联合用药对荷瘤小鼠有减轻顺铂副作用的效果,血根碱的生物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实验结果表明,血根碱与顺铂联合用药可通过引起细胞G2/M阻滞,下调Bcl-2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进而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肽酶M20结构域1(peptidase M20 domain containing 1,PM20D1)在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s,DLBCL)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缺氧相关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GDC、TCGA、GTEx公共数据库分析PM20D1表达对DLBCL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对不同分组患者的富集分析及PM20D1与CD274相关性分析验证PM20D1是否为DLBCL的缺氧相关基因;采用ChEA、ENCODE和hTFtarget数据库分析上游调控PM20D1表达的转录因子(TF)和miRNA,以及差异表达PM20D1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采用WB法检测PM20D1在正常淋巴细胞和DLBCL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通过设计PM20D1的siRNA序列敲减目的基因,并采用qPCR和WB法检测验证SUDHL2和SUDHL10细胞中PM20D1的敲减效率,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敲减PM20D1对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PM20D1在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