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61.
在综合因素作用下,近年来精神卫生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长宁区基于"社区融纳"理念探索建立新型社区精神康复服务模式。从"社区融纳"康复理念和内涵、长宁区服务模式概况和运行现状以及效果与体会等方面对这一服务模式进行了初步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2.
老年人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这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由于维生素D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调节神经营养因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和清除β淀粉样蛋白肽以及避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功能,能同时针对几种导致神经退行性病变因素发挥作用,特别是老年人纠正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阻止神经元的损失和与AD相关的认知能力下降,因此补充维生素D可能成为AD多靶向药物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基因型及其耐药突变发生情况。方法 纳入240例接受核苷(酸)类似物单药或联合或序贯治疗的CHB患者,采用PCR扩增HBV逆转录(RT)区和序列测定鉴定耐药基因突变,采用HBV S基因测序法鉴定基因型。结果 在35例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的CHB患者中,发生耐药突变14例(40.0%),突变位点为rtL80I/V、rtVl73L、rtLl80M、rtM204V/I和rtV207I,23例单用阿德福韦治疗者发生耐药突变11例(47.8%),突变位点为rtAl81T/V、rtS213T/N、rtV214A、rtQ215S/H/P、rtl233V、rtN236T、rtP237H和rtN/H238A/K/D/S,70例单用恩替卡韦治疗者发生耐药突变10例(14.3%),突变位点为rtM204I,12例单用替比夫定治疗者发生耐药突变5例(41.7%),突变位点为rtI169T、rtL180M、rtT184G/S/A/I/L/F、rtS202I/G、rtM204V和rtM250V/I/L,100例接受联合或序贯治疗者发生耐药突变51例(51.0%),突变位点为rtA194T,恩替卡韦治疗患者耐药突变发生率最低(P<0.05);240例CHB患者中,HBV基因B型21例(8.8%)、C型216例(90.0)和D型3例(1.2%);在发生耐药突变的91例患者中,B型6例(6.6%)、C型83例(91.2%)和D型2例(2.2%,x2=1.22,P>0.05);在发生耐药突变的6例B型感染者中有2例(33.3%)和83例C型感染者中有15例(18.1%)发生了多重耐药突变。结论 检测CHB患者感染HBV基因型并及时获得耐药突变基因分布,将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拟似肺结核初次发病(初发)和初发肺结核患者,不同性质的痰标本的结核分枝杆菌涂片阳性分布(涂阳)对结果的影响,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1262例拟似肺结核初发患者,其中927例最终排除了肺结核。335例确诊为初发肺结核的患者。比较了3751份痰液标本的性状、结核分枝杆菌数量分级,确诊患者的涂片和培养阳性率。结果初发结核患者中,涂片阳性占75.2%,培养阳性占83.9%。分别为涂片培养双阳性60.30%,单涂片阳性15.52%,单培养阳性24.18%,培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涂片(P〈0.05)。不同痰标本的涂片阳性率分别是:血样痰42.70%;干乳样痰40.10%;较黏液痰32.60%;气管镜痰液27.50%;水样痰1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数量分级分布为:干乳样痰、血样菌痰、黏液样痰4级多见;水样痰、气管镜1级多见。结论初发病人痰培养与痰涂片二者都应重视,可增加涂片次数。不同性状的痰分级可以观察到排菌量的不同,重视干乳样、黏液样痰检查,水样痰检查不能忽视,不能过分依赖血样痰作诊断。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仅服用西药;治疗组120例在服用原有西药的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与针灸等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Wang C  Xue Y  Lin K  Lu J  Chang J  Sun J 《Acta biomaterialia》2012,8(1):350-360
β-Tricalcium phosphate (β-TCP) is osteoconductive, while β-calcium silicate (β-CS) is bioactive with osteostimulative properties. Porous β-CaSiO3/β-Ca3(PO4)2 composite bioceramic scaffolds with various β-TCP:β-CS ratios were designed to combine both osteoconductivity and osteostimula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bone regeneration. The composite scaffolds were implanted in critical sized femur defects (6 × 12 mm) for 4, 12 and 26 weeks with pure β-TCP and β-CS scaffolds as the controls. The in vivo biodegradation and bone regeneration of the specimen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sequential histological evaluations, immunohistochemical examination and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technolog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caffolds with 50 and 80 wt.% β-CS dramatically enhanced the amount of newly formed bone and reduced the degradation rate. In contrast, porous β-CS displayed poor new bone formation due to its rapid degradation, while porous β-TCP showed moderate bone regeneration start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implants, due to a lack of osteostimulation. More importantly, the scaffolds with 50 and 80 wt.% β-CS not only had excellent osteoconductivity, but also stimulated rapid bone formation, and they could degrade progressively at a rate matching the regeneration of new bone. In summary, our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degradation rate and bioactivity of β-CS/β-TCP composite bioceramic scaffolds could be adjusted by controlling the ratio of β-CS to β-TCP, suggesting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β-CS/β-TCP composite bioceramic scaffolds with 50 and 80 wt.% β-CS component in hard tissue regeneration and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川陈皮素对Caco-2、HeLa、HepG2、A375、SW1990 5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HeLa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0~200μmol/L浓度的川陈皮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及Hoche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形态学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变化.结果 川陈皮素可显著抑制5种肿瘤细胞的生长,且对HeLa细胞的抑制效果最好.川陈皮素可促进HeLa细胞的凋亡,并可以增加其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活性.结论 川陈皮素能抑制5种肿瘤细胞尤其是HeLa细胞的生长.川陈皮素可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提高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活性可能是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该检测领域的整体水平,加强实验室结核病病原体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提高实验室检测结核病病原体的水平,确保结核病细菌学检测的质量,促进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方法能力验证样本由10张含不同抗酸杆菌数量的未染色痰涂片组成,参加能力验证实验室收到样本后于2周内完成检测并回报结果。检测方法是用抗酸染色法将痰涂片染色后,用显微镜检测其中的抗酸杆菌。结果全国13个省市的44家实验室参加了本次能力验证项目,其中43家实验室回报了结果。在回报的430张样本中,412张样本的回报结果正确,占95.81%;4张样本的结果为低假阳性,占0.93%;14张样本的结果为量化误差,占3.26%;没有高假阳性和低假阳性的结果出现。结论本次能力验证样本质量和检测结果评估方法满足本次活动的需要;本次能力验证活动客观反映了参加实验室在此项目上的检测能力;开展类似的项目有助于了解该项目的整体水平和督促实验室加强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实验室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69.
氟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及对血清hs-CRP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降脂作用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高脂血症患者30例,服用氟伐他汀40 mg.d-1,服药4周后若血清总胆固醇(TC)〉5.18 mmol.L-1,则剂量加倍,疗程12周。服药前及服药后4、8、12周测血清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结果治疗4周氟伐他汀降低TC、TG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46.6%,升高HDL-C的总有效率为53.3%。治疗4、8、12周与治疗前比较TC、TG、LDL-C、hs-CRP均明显下降(P〈0.05),HDL-C明显增高(P〈0.05)。治疗4、8、12周相互间比较TC、TG、LDL-C、HDL-C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4、8、12周相互间比较hs-CRP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明显下降(P〈0.05)。结论氟伐他汀能够降低血清TC、TG、LDL-C、hs-CRP,升高HDL-C水平,并具有独立于调脂功能的降低炎性因子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监测上海口岸汉坦病毒在鼠形动物宿主中的携带情况和相关的体外寄生虫种类。方法2008-2009年每季度对上海市周边的崇明、金山、乍浦等口岸鼠形动物宿主调查1次。通过鼠笼、鼠夹诱捕鼠类,检测其血液和肺组织标本的汉坦病毒。采用ELISA检测血清HFRS.IgG抗体,IgM捕捉ELISA法(MacELISA)检测HFRS—IgM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组织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抗原,并通过RT.PCR检测汉坦病毒基因并分型。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232只,其中啮齿目4属4种,食虫目2属2种,还有鸟类3种,体外寄生虫有革螨4属4种,蚤2属2种,吸虱1属1种;用各种检测方法未从血清和肺组织样本中检出汉坦病毒。结论上海口岸鼠形动物样本中未分离到汉坦病毒,所捕获的动物其体外寄生昆虫和螨的数量偏少,大麝鼢为上海口岸优势小动物之一,发现黑线姬鼠体表有耶厉螨淮河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