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187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54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联合厄贝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 (2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50例行PCI术成功的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常规药物治疗和静脉注射rhBNP72 h;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厄贝沙坦150 mg·d-1。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心肌酶学改变、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观察2组患者Hcy、IMA、Lp-PLA2改变。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9.33%)显著高于对照组(65.33%)(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体内CK和CK-MB峰值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功能参数改善明显(P<0.05);血清HCY、IMA、Lp-PLA2含量下降更为明显(P<0.05);心源性死亡、心肌二次梗死、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人数较少,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总数明显较低(P<0.05)。结论 rhBNP联合厄贝沙坦对PCI术后的AMI患者心肌具有保护作用,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可明显降低患者体内HCY、IMA、Lp-PLA2水平。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经房间隔(AS)穿刺途径行介入封堵术治疗卵圆孔未闭(PFO)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后。 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心外科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经卵圆孔途径行介入封堵 失败后改经AS穿刺途径完成PFO封堵的21例患者为AS穿刺组,取同期经卵圆孔途径行介入封堵术的30例PFO患 者为对照组。观察PFO封堵术的有效封堵率、并发症、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及预后情况。结果 经导管PFO封堵术 的成功率为100%。AS穿刺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78.0 min±13.4 min vs. 49.2 min±11.9 min)。2组患者术 中及术后3 d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18个月,AS穿刺组存在1例严重残余分流,有效 封堵率为95.2%,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主要研究终点事件(卒中、周围血栓栓塞、死亡)和次要研 究终点事件(新发房颤、心肌梗死、PFO相关的再次住院、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 随访期间内2组间无缺血事件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房间隔穿刺和卵圆孔常规途径行PFO封堵术的 临床疗效、并发症和无缺血事件的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可作为常规途径失败后较为安全的一种技术补充。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与总结寰枢椎半脱位的X线片三维诊断和针刀松解、手法整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寰枢椎半脱位的患者38例,投照相关X线片,并由此作出三维诊断,对确诊者进行针刀松解和手法整脊治疗,定期回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经过1~3次治疗后,随访3个月,痊愈32例,显效6例,治愈率84.2%,有效率100%。结论:通过X线片对寰枢椎半脱位作出三维诊断并依此选择针刀和相应的手法整脊治疗,是寰枢椎半脱位诊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4.
张兰  贾站荣 《眼科新进展》2007,27(6):458-459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开窍方结合施图伦滴眼液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40眼AMD患者用补肾活血开窍方,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同时局部点施图伦滴眼液,每日3次,每次1滴。观察治疗前后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与阻力指数。结果治疗后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增加,而阻力指数下降;随访6个月,7眼视力提高3行以上.12眼视力提高1至2行,16眼视力无变化,5眼视力下降.总有效率87.5%.结论补肾活血开窍方结合施图伦滴眼液治疗AMD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雾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对照组105例,治疗12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疗程观察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7.1%,对照组痊愈率81.0%。结论:针药并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针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神经保护剂联合应用是否较单一神经保护剂对局灶性脑缺血有更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并分为1,6-二磷酸果糖(FDP)组、MK-801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应用western印记技术观察缺血后6和24h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缺血后6h和24h,联合治疗组bcl-2表达明显增加,与单一用药各组相比有显性差异。结论:神经保护剂联合应用对大鼠脑组织缺血的保护作用较单一用药各组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消抗灵Ⅱ号对雌性小鼠解脲支原体(Uu)感染及感染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Taylor-Robinson等介绍的激素处理法造模,以阿奇霉素为西药对照组(西药组),观察模型小鼠Uu生长变化及各组TNF-α值比较。结果:Uu经生殖道感染后,可引起TNF-α值升高。治疗后中药组的Uu转阴率(95%)高于西药组(60%),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血清中TNF-α的影响,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西药组分别与模型组和空白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中药组与西药组对TNF-α均有疗效,但中药组优于西药组。结论:消抗灵Ⅱ号能消除解脲支原体,并可降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TNF-α高水平。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CPT-11)联合卡培他滨(CAP)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6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均给予CPT-11180mg/m2,溶于250ml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30~90min,第1天;CAP1250mg/m2,2次/d,口服,第1~14天,21d为1个周期。入组的每例患者至少接受4个周期的治疗。治疗期间进行不良反应评估。每2个周期后按照RECIST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疗效。结果6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6例,稳定20例,进展17例,总有效率为43.9%;临床获益率为74.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个月(4~2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0.9个月(8~29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急性胆碱能综合征、延迟性腹泻、手足综合征和血液学毒性,多为Ⅰ~Ⅱ度。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且用药方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子宫破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32例子宫破裂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手术结果相比较。结果:132例超声诊断为子宫破裂的患者中,被手术证实者108例.经临床治疗证实者20例。结论:超声检查对子宫破裂有着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是诊断子宫破裂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硬膜外间隙注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全组60例,在C_(6~7)或C_7~T_1间隙穿刺达硬膜外间隙后,缓慢注入复合药液,内含甲基泼尼松龙或得宝松、弥可保、维生素B_(12),与2%利多卡因加生理盐水共15~20 ml,半个月1次,2~3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后随访1年至2年半,疗效在2个月时为:优36例,占60.0%;良20例,占33.3%;可3例,占5.O%;差1例,占1.7%。结论硬膜外间隙注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远期效果好,且治疗过程患者痛苦小,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