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螺旋CT门静脉成像增强方法的优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优化螺旋CT门静脉成像 (SCTP)的增强方法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8例正常人分 3组 ,注射速度分别为 4ml/s、3ml/s及 2ml/s。经门静脉主干动态扫描 ,描绘门静脉主干、肝实质及二者密度差 (P -L差 )的时间 -密度曲线。选择 3 0例患者行SCTP ,分析不同疾患的SCTP表现 ,评价图像质量。结果 ① 4ml/s组与 3ml/s组门静脉主干及P -L差峰值大于 2ml/s组(Ρ <0 .0 5 ) ,P -L差峰值分别为 110 .6HU、10 1.7HU、73 .3HU。② 4ml/s组、3ml/s组及 2ml/s组门静脉主干、肝实质及P -L差的达峰值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Ρ <0 .0 0 1) ,其P -L差的达峰值时间分别为 3 9s、48s及 61s。③SCTP对门脉系统疾患显示满意 ,对肝内病灶定位准确。结论 剂量 1.5ml/kg ,注射速度 4ml/s或 3ml/s ,相应延时 3 0s及 3 6s时 ,SCTP是一种无创而可靠的门脉系统显示方法  相似文献   
22.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1  
目的回顾性分析无法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治疗疗效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无法手术切除恶性梗阻性黄疸住院病人233例。常规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后,放置外引流管或内外引流管及金属内支架留置,用以解除胆管梗阻。临床观察治疗前后总胆红素、BUN等生化指标改变,并观察生存时间、引流有效时间。结果全部病人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手术成功。治疗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由3492±1556mmol/L降至1789±1412mmol/L(t=1790,P=0000)。术前合并感染62例,术后控制23例,术后新发胆道感染27例,胸部感染2例,术后存在感染68例。30d内死亡30例,死亡组与非死亡组比较,术前术后胆红素差异显著,年龄差异显著,并与蛋白相关,与术后ALT、Cr相关、与HBDH、BUN相关,术后51例出现再梗阻,7例引流管脱落。全组生存中位时间73个月,通畅中位时间140个月。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胆汁引流,可有效缓解黄疸,改善由于梗阻性黄疸引起的各种症状。对于老年人或身体状况较差的病人应慎重,术后应及时控制感染,条件许可情况下,尽量放置支架。  相似文献   
23.
中耳听骨链CT仿真内镜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了解中耳正常结构在CT仿真内镜下的影像学特征。明确传导性耳聋的听小骨及听骨链的形态学改变。方法 HispeedCT/I进行颞骨薄层螺旋扫描 ,层厚 1mm ,螺距 1,电压 14 0kV ,电流 170~ 2 2 0mA ;DFOV 9.6cm ,骨算法CTVE听小骨成像。结果 CTVE能清晰显示正常听骨链及细小结构 ,锤砧关节显示率 10 0 % (162 /162 ) ,“L”型镫砧关节显示率 80 % (13 0 /162 ) ,镫骨前后脚为 73 % (12 1/162 ) ,能够良好地显示中耳炎及胆脂瘤的听小骨破坏 ;能够准确地显示听小骨畸形。结论 CTVE在中耳的应用 ,快速、无创、立体直观地再现了听骨链及中耳腔情况 ,能够为传导性耳聋患者明确病因提供直观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中心静脉狭窄是血液透析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常引起上肢持续肿胀等典型临床症状,其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或留置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血管造影是中心静脉狭窄诊断的金标准,可直接显示狭窄静脉的具体部位、程度.中心静脉狭窄的介入治疗主要包括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和血管支架植入术,且安全、有效,已逐渐成为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25.
习羽  朱晖  刘敏  郭小娟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211-1212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的HRCT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24例ABPA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结果 24例患者中,女性15例,男性9例,中位年龄40岁。主要临床表现:咳嗽24例,咳痰19例,喘憋17例,咯血7例,均行胸部HRCT检查,中心性支气管扩张19例,斑片状渗出影或实变影3例,支气管粘液栓6例,其中5例见高密度钙化。结论 ABPA具有相对特征性的临床及HRCT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26.
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磁共振成像(MR I)在乳腺癌的检出、诊断和分期方面已成为一个有发展前景的检查手段,显示浸润性乳腺癌的敏感性已达到100%[1],并能够检出乳腺X线片、超声和临床上的隐性癌以及多灶或弥漫性疾病[2~4]。但是,乳腺MR I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如成像和诊断标准尚未确定、应当何时应用、仅用于辅助诊断还是用于乳腺癌普查?本文的目的是阐述涉及乳腺MR I的技术因素、回顾解释这些研究的方法、讨论潜在的临床应用、优势和作为一个影像工具的局限性,以帮助乳腺癌的检出、诊断和分期。1乳腺成像技术1.1硬件目前文献中报道的多数乳腺成像是在高场强(…  相似文献   
27.
肺通气/灌注显像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诊断中的价值及国人肺动脉血栓栓塞后肺血流灌注受损情况和受累肺段、肺叶的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前瞻性描述性研究方法,将明确诊断为PTE的519例患者分为大面积、次大面积PTE组(249例)和非大面积(不含次大面积)PTE组(270例)。对519例急性PTE患者均进行了肺V/Q显像,其中有773例次与CT肺动脉造影(CTPA)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在治疗前行肺V/Q显像和CTPA的PTE患者中,PTE的总检出率分别为93.3%和89.3%(P〉0.05);急性大面积和次大面积PTE组的检出率分别为86.9%和100%(P〈0.001);急性非大面积PTE组的检出率分别为98.2%和77.5%(P〈0.001)。肺V/Q显像示病变分布的特点为:右肺多于左肺,下叶多于上叶,背段多于前段。肺V/Q显像与CTPA的符合率比较:肺高于肺叶,肺叶高于肺段,溶栓组高于抗凝组。结论 肺V/Q显像在急性PTE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独特的价值,与CTPA联合应用,可起到决定性的诊断作用。PTE患者肺内血栓的分布特点符合“浓度守衡定律”。  相似文献   
28.
三种临床评分方法对急性肺栓塞预测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以CT肺血管造影(CTPA)为金标准,评价临床普遍应用的三种国外急性肺栓塞评分方法 的预测效能,探讨适用于我国人群的评分方法.方法 连续纳入570例(男321例,女249例,年龄18~75岁,平均55岁)行CTPA检查的临床疑似急性肺栓塞的住院或门诊患者.分别采用Wells、Geneva和改良Geneva评分法评价每例患者,并预测其急件肺栓塞发生的可能性.先由2名中年资影像学医师分别独立盲法评价CTPA,评价结果 不一致时由1名高年资医师决定.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评价二种评分方法 的预测价值.结果 570例中169例患者确诊为急性肺栓塞.三种临床评分方法 两两一致性榆验结果 显示K值为0.269~0.374,P<0.05;其中Geneva评分和改良Geneva评分的一致度较好.三种评分方法 两两存在正相关关系,Geneva评分和改良Geneva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较密切.Wells评分、Geneva评分和改良Geneva评分对评估APE的评估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8%、53.3%和61.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80.6%和80.0%.三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Wells评分0.823,Geneva评分0.677,改良Geneva评分0.661,三者比较,除了Geneva评分和改良Genev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352,P>0.05)外,其余两两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535,4.285,均P<0.01).结论 三种临床评分方法 均可以对急性肺栓塞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但是Wells评分的预测价值最高,比较适合于我国人群.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节育器在3T磁共振系统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此探讨体内有节育器的妇女在磁共振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将7个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节育器,埋入3%的琼脂糖凝胶中,测试节育器在3T磁共振检查系统中,其是否会发生偏移、扭曲、温度变化、伪彤等不良后果。结果带铜及记忆合金节育器无移位、无扭曲、轻度伪影、温度变化不明显。不锈钢型节育器偏移角度很大、伪影很大、温度变化不明垃。结论带铜及记忆合金节育器做磁共振检查是安全的,即使做盆腔部位扫描也是可行的。不锈钢型节育器做盆腔时伪影很大,对诊断有一定影响,携带此型节育器不宜行盆腔扫描。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