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变化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对胶质母细胞瘤全切手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病人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外科全切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的胶质母细胞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在放射治疗前和放射治疗中(累计放射剂量为30 Gy)各进行1次灌注成像检查,计算rCBV值.免疫组化检测VEGF表达.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PFS和OS.结果 不同年龄、VEGF表达和rCBV变化的病人,其在PF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仅有VEGF表达不同的病人在O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表达和rCBV变化可以作为判定胶质母细胞瘤PFS的预测物.同时,VEGF表达可以作为判定胶质母细胞瘤OS的预测物.  相似文献   
72.
创伤性脑损伤原发病灶周围存在继发性脑损伤区域,而这些继发损伤具有可恢复的潜能,称为创伤性半暗带。脑创伤病程进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半暗带有关。明确创伤性半暗带的形成及病理生理机制,了解其影像学变现,以早期判定创伤性半暗带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挽救可恢复脑组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脑创伤周围半暗带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3.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加强对PSD的识别,提高对PSD机制和诊断手段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对PSD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现就PSD磁共振影像学,包括磁共振波谱成像、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4.
胼胝体病变的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胼胝体病变的影像学特点进行综述,旨在梳理各种胼胝体病变的影像学特征,以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5.
功能磁共振(fMRI)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成像手段,近年来已用于多种临床实践中,特别是在指导神经外科手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fMRI基本原理和技术及其在有效性评估、指导神经外科手术和术后患者随访方面的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6.
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主要的致死性和致残性疾病之一。缺血性卒中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神经组织结构的精密和神经元对缺血缺氧不耐受,极易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如何在发病后最短的时间内对缺血眭卒中进行定性和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对确定急性缺血性卒中缺血半暗带的潜在价值。 方法 选择发病9 h内完成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9例。应用自制软件进行灌注加权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和弥散加权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异常区域的体积测量。缺血半暗带以PWI/DWI错配表示。同时采用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以DWI图像计算得到的ADC图作为输入数据,来判断缺血半暗带的存在(以下简称为ADC方法),然后比较这两种方法在判断缺血半暗带方面的差异。 结果 入选的49例患者中,存在PWI/DWI错配者为43例,符合ADC方法判断缺血半暗带标准者有41例。这两种方法在判断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的结果中有41例相符,对判断缺血半暗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方法判断缺血半暗带的敏感度为88.4%、特异度为50.0%。 结论 由于不需做PWI检查,ADC方法对确定缺血半暗带具有潜在的临床实用价值,有可能成为一种简便易行的确定缺血半暗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目的 通过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疏松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并结合脑白质血液供应,探讨影像学分层的临床价值。 方法 连续选取北京天坛医院住院的合并脑白质疏松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1例,按其脑白质疏松部位不同分为3组(皮层下组、室旁组和混合组),按其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分为3级,分析各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的特点及各组、各级脑白质疏松MRI特点。 结果 皮层下组患者年龄较室旁组及混合组小,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深部、室旁白质疏松及深部合并室旁白质疏松共占88.50%,而皮层下白质疏松占11.50%。深部/室旁白质疏松以2级常见,皮层下白质疏松以1级最常见。 结论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疏松随年龄增加而加重,而且其脑白质疏松多发生在深部和或室旁白质。  相似文献   
79.
目的总结低级别胶质瘤的生长、扩散规律,为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8例低级别胶质瘤的术前影像学表现。根据病灶部位变化与否,将病例分为两组:扩散组和未扩散组,比较两者的检查周期是否有明显差别。结果星形细胞瘤6例,少枝星形细胞瘤2例,少枝胶质细胞瘤10例。平均检查周期为53.1个月(5 ̄118个月)。9例病变在原始部位缓慢生长,9例自原发部位向其他部位扩散。扩散组的检查周期大于未扩散组(t=-3.622,P<0.05)。结论低级别胶质瘤倾向于自初始部位向其他部位扩散。低级别胶质瘤可择期手术,在此期间定期随访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0.
患者女,45岁.因间歇性头痛1年,加重2周于2009年4月9日到我院就诊.既往体健.体检:双侧视力正常,神清语利.双侧面纹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正常,感觉无异常.病理征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