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3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GA)及其衍生物17-丙烯胺-17-去甲氧格尔德霉素(17-AAG)和17-二甲基胺乙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DMAG)是已经发现的热休克蛋白90(HSP90)特异性抑制剂[1].它们可以与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抑制肿瘤生长,增加其凋亡[2-3].HSP90特异性抑制剂17-AAG对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17-AAG对宫颈癌细胞有辐射增敏作用,而对正常成纤维细胞无辐射敏感性影响[4-5].但其辐射增敏的作用机制是否通过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和影响细胞周期而发挥作用,本研究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2.
桑茹  万建美  张友九 《江苏医药》2013,39(3):249-252
目的 研究水溶性低分子量壳聚糖(WSC)对辐射照射后正常肝细胞株BRL损伤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BRL细胞分为4 Gy照射组(A组)、4 Gy照射+WSC 1.56、12.50、25.00、50.00 μg/ml组(分别为B1、B2、B3、B4组)和对照组(C组).照射后24、48 h,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和Flou-3AM法分别检测BRL细胞凋亡和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克隆形成实验分析BRL细胞生存率的变化,以多靶单击数学模型拟合方程计算WSC对细胞的保护系数(PF)并评价其辐射防护效果.结果 与C组相比,A组细胞凋亡率、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增加(P<0.05),而WSC能明显逆转上述指标的变化(P<0.05).细胞凋亡率和胞内钙离子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1.03x-7.47,R2=0.9994).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WSC处理后的各组PF值均大于1.结论 WSC能抑制电离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可能与WSC抑制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转染LyGDI基因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及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构建于pEGFP载体上的LyGDI及空载体pEGFP-C1转入A549细胞,用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株,RT-PCR法了解LyGDI基因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研究细胞生长情况;体外划痕试验观察对细胞侵袭及转移能力的影响;甲基偶氮唑蓝法、克隆形成实验分别研究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结果转染细胞中有相应融合基因表达;与转染前比较,基因转染后,阳性细胞尤其是表达LyGDI的A549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显著降低(P〈0.01),对常用化疗药物顺铂和放射线敏感度显著提高(P〈0.05或〈0.01)。结论建立了稳定转染细胞株;LyGDI转入抑制了A549细胞的生长能力,且增加了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4.
105.
近年来,研究发现有些中草药具有肿瘤放射增敏效应及对正常组织的辐射损伤保护效应。1993年,Abraham等[1]通过小鼠骨髓微核实验首次报道姜黄素具有辐射损伤保护作用,而直到2004年,Chendil等[2]的体外研究发现姜黄素在低浓度条件下,可以提高前列腺癌PC-3细胞的放射敏感性。随后,不少实验研究证实和延伸了姜黄素可能作为辐射保护剂和肿瘤放射增敏剂的研究。为此,本文就有关姜黄素的肿瘤放射增敏及对正常组织和器官的辐射损伤保护作用和相关机制予以简要的总结,以期为姜黄素在临床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和进一步临床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三苯氧胺(TAM)对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增殖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TAM和脑胶质瘤细胞作用,分别用细胞划痕法、3H-TdR掺入法、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转移能力、细胞DNA合成情况、细胞周期改变和细胞凋亡率及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TAM在体外能明显抑制SHG-44细胞转移,抑制细胞DNA合成,且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显示细胞经TAM处理后,表现为G0/G1期和G2/M期细胞所占比例增加,而S期细胞所占比例减少。用0、2、10μmol/LTAM处理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5±0.28)%、(7.66±0.52)%和(19.00±0.77)%,SHG-44细胞不表达雌激素受体。结论TAM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脑胶质瘤细胞SHG-44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血根碱(sanguinarine,SAN)在动物体内的抗肿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人胃癌GTL-16细胞接种于BALB/c雄性裸鼠皮下,建立荷瘤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每组14只,分别用0.9%氯化钠溶液(作为对照组)、2.5和5.0 mg/kg SAN隔天灌胃7次。实验期间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测量肿瘤大小;28 d后处死小鼠,测量肿瘤体积并称质量;采用HE染色法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蛋白质印迹法测定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SAN治疗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明显慢于对照组。用药结束时,SAN组的小鼠肿瘤体积和质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5.0 mg/kg SAN组的肿瘤体积和质量最小;3组之间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SAN用药显著减少了肿瘤细胞堆积和对表皮的浸润;SAN治疗组肿瘤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SAN可明显抑制胃癌GTL-16细胞移植瘤小鼠体内的肿瘤生长,推测这可能与下调肿瘤组织中EGFR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比较健康志愿者摄入海产品后尿液及唾液中总砷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 4名健康志愿者禁食海产品一周,一次性摄入海苔20g,收集食用海苔后3 d内尿液及唾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检测尿液及唾液中总砷含量,尿砷含量以肌酐校正.结果 健康志愿者在摄入海苔后,尿总砷含量逐渐上升,在第18小时达到...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联合X射线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迁移、侵袭、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MG132浓度处理后不同时间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A549细胞的存活能力;划痕实验测定A549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测定其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G132明显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并呈现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MG132联合X射线对A549细胞克隆存活能力有显著抑制作用(F=554.78、954.64,P<0.01),且加MG132组克隆存活率均低于照射组(t=4.44、12.41、3.52、6.72,P<0.05)。MG132在无毒性剂量下联合X射线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t=12.79,P<0.01),并明显增加G1期细胞阻滞(t=4.29,P<0.05);MG132联合X射线明显降低A549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和G1期相关蛋白Cyclin D1的表达水平,同时增加细胞中P53的表达。结论 MG132可以显著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且在无毒性剂量下联合X射线可以明显降低其转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加肿瘤细胞的G1期阻滞。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研究VEGF mRNA及蛋白在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中的动态改变。方法 健康SD大鼠11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照组(麻醉后不照射,42只)和照射组[20 Gy电子线(6 MeV)单次全脑照射SD大鼠建立放射性脑损伤模型,72只],分别于照射后1、3、7、14、28、42、56 d被处死,取全部脑组织。通过HE染色光镜观察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VEGF 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全脑VEGF总蛋白含量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检测脑血管内皮细胞、胶质及神经细胞VEGF蛋白积分光密度值变化。结果 照射组脑组织在观察期主要历经了脑血管内膜细胞受损、血管源性水肿、血栓发生、血栓消融、血管再通及新生等病理变化过程。照射组VEGF mRNA在照后1~56 d出现下降,其中1、3、7、28和42 d降低与假照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75~46.118,P<0.05)。VEGF总蛋白在照后1和7 d表达增高,3、14、28、42、56 d表达相对降低。照后1 d起脑组织即出现VEGF染色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胶质及神经细胞。照后1、14、42、56 d胶质及神经细胞VEGF蛋白光密度值出现显著升高,与假照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94~-4.697,P<0.05),血管内皮细胞在照后1、14、42 d VEGF蛋白光密度值升高(t=-5.554~-4.159,P<0.05)。结论 在放射性脑损伤模型中,大鼠脑组织中VEGF mRNA表达受到相对抑制;VEGF总蛋白仅在损伤急性期升高;脑血管内皮细胞、胶质及神经细胞表达的VEGF蛋白在观察期内持续上调,并参与了急性期内诱导水肿、形成血栓以及在早发延迟期内血管修复与再生、血栓消融等相关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