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Castleman病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对Castleman病CT表现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证实为Castleman病的CT表现。结果:纵隔4例、肠系膜1例和腹膜后5例。临床类型为局灶型7例和多中心型3例。病理分型为透明血管型7例和浆细胞型3例。透明血管型CT平扫表现为密度均匀,但中间可有条状或裂隙样低密度,而增强扫描表现为除条状或裂隙样低密度外,明显均匀增强,并与腹主动脉同步增强,周围可有点条状增强血管;浆细胞型CT平扫表现为密度均匀,而增强扫描表现为轻中度均匀增强。结论:CT表现与临床类型、病理分型关系密切,透明血管型的CT表现比较有特征,浆细胞型缺乏特征性,诊断需要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DWI及MR动态对比增强对不同病理类型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57例(普通型27例,富细胞型12例,退变型1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盆腔DCE-MRI检查,应用Reference Region和Extended Tofts模型分别计算子宫肌瘤的定量灌注参数及ADC值,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价其诊断不同病理类型子宫肌瘤的效能。结果在三组子宫肌瘤间,ReferenceRegion模型的K~(trans)、K_(ep)、V_p及Extended Tofts模型K~(trans)、K_(ep)、V_e、V_p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这些参数在鉴别富细胞型子宫肌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5、0.752、0.706、0.956、0.871、0.656、0.754;ADC值鉴别退变型肌瘤的曲线下面积为0.648。结论 K~(trans)、K_(ep)、V_e、V_p、ADC值在鉴别不同病理类型子宫肌瘤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肌瘤分型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3.
非手术疗法治疗不同TNM分期肝癌的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非手术疗法治疗不同TNM分期肝癌的疗效。方法716例肝癌患者按非手术疗法[经皮无水酒精瘤内注射(PEI)、射频消融术(RFA)、电化学治疗(ECT)、微波治疗(PMCT)、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分5组进行治疗,对比观察TNM不同分期患者非手术疗法的1、2、3、5年生存率。结果5类非手术疗法的1、2、3、5年生存率组间比较显示:TNMⅠ~Ⅱ期病例1年生存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5年生存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ACE组低于其他组。TNMⅢ期病例1、2、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Ⅳ期病例1、2年生存率差异尤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I、RFA、ECT、PMCT、TACE等非手术疗法是肝癌治疗的有效手段,在临床治疗巾要根据肿瘤分期、病灶大小、肝功能情况合理的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比较CT和MRI在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诊断正确率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18例直肠癌患者入选本研究,术前分别经CT检查和MRI检查,均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准确率。结果病理检查证实118例患者中,T_1期42例,T_2期49例,T_3期21例,T_4期6例。螺旋CT诊断正确T_1分期28例,T_2分期31例,T_3分期15例,T_4分期4例。MRI诊断正确T_1分期39例,T_2分期47例,T_3分期19例,T_4分期5例。MRI检查直肠癌T_1、T_2、T_3分期正确率均显著高于CT(P<0.05);两种检查方式直肠癌T_4分期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活检直肠癌N_0分期51例,N_1分期36例,N_2分期31例;螺旋CT诊断直肠癌准确N_0分期34例,N_1分期25例,N_2分期20例;MRI检查正确N0分期48例,N_1分期33例,N_2分期29例;MRI检查直肠癌N_0、N_1、N_2分期均高于螺旋CT(P<0.05)。结论 CT和MRI均可应用于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诊断,MRI正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总结CT检查诊断肾脏淋巴瘤的影像学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肾脏淋巴瘤的CT影像表现.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53(9~68)岁.临床表现腹部不适9例、腹泻3例、腹痛2例,伴血尿2例、发热2例.采用Somatom Plus4型螺旋CT机和Presto多层螺旋CT机,平扫加增强扫描12例,动脉期加实质期扫描2例.总结分析肾脏淋巴瘤CT检查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 结果 14例患者CT检查的直接征象:单发结节型1例,病灶密度均匀,增强后较明显均质强化,边缘清楚;多发结节型6例,增强后结节边缘清楚,呈轻度均质强化或强化不明显,肾外形无明显外凸;弥漫浸润型7例,肾脏肿大,病灶轻度强化,境界不清楚.间接征象:腹主动脉、肾门旁多发淋巴结肿大13例,其中淋巴结肿大成串或成堆4例,淋巴结广泛肿大融合,包绕血管,显示"腹主动脉淹没"征3例.13例淋巴结肿人密度均匀,轻度强化,其中边缘清楚、光整9例.伴骶椎、骶管淋巴瘤1例、肾周筋膜浸润2例.右肾手术切除1例,穿刺活检证实13例,病理报告均为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 结论肾脏淋巴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除直接征象外,典型间接征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胆管错构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内胆管错构瘤(Bile duct hamartomas in liver,LBDH)临床不多见,患者无症状.了解此病的影像学特点有助于与肝内其它弥漫性病变的鉴别,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47.
为更好地利用治疗机为病人服务,本文简要介绍了对放疗科在质量保证方面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8.
影像诊断颅骨表皮样囊肿四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骨表皮样囊肿(SEC)的CT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颅骨表皮样囊肿患者的CT及MRI表现。结果SEC的影像特征表现为:(1)CT显示颅骨火山口或扇贝样骨质缺损,周围骨质增生硬化,病灶内可出现脂性密度;(2)MRT1WI示肿瘤呈等、低信号,T2WI呈显著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轻、中度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病灶呈等、低信号氢质子MR波谱(^1H—MRS)肿瘤区出现乳酸(Lac)、氨基酸(AA)等波;(3)CT、MR增强扫描,病灶实质无强化。结论SEC的CT及MR/表现具有特征性,影像检查有助于其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9.
股骨颈疝窝是一种发生于股骨颈的少见的良性病变,发病率约4%-5%[1~3].随着影像学检查,特别是多排螺旋CT的广泛应用,发现率也较以往升高.国内文献报道不多,笔者搜集了31例股骨颈疝窝完整的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探讨其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