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8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观察真核共表达质粒载体pIRES2-FL-IL-3转染对脐血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目的蛋白IL-3和FL(Flt3 ligand)的表达变化。方法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对照组)、pIRES2-IL-3组(IL-3组)、pIRES2-FL组(FL组)和pIRES2-FL-IL-3组(共表达组)。通过台盼蓝染色及MTT法检测pIRES2-FL-IL-3转染(共表达组)对脐血干细胞细胞存活率及增殖的影响,RT-PCR技术、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脐血干细胞FL和IL-3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结果共表达组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变化(P〉0.05),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显著高于对照组,共表达组IL-3及FL mRNA水平和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高于IL-3组和FL组。真核共表达质粒载体pIRES2-FL-IL-3转染脐血干细胞后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脐血干细胞增殖显著增强,目的蛋白能得到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hPDGF-A/hBD2腺病毒双基因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ehymal stem cells,BMSCs)后,对BMSCs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应用GFP标记的腺病毒表达载体系统Adv-hPDGF-A-IRES-hBD2.以脂质体法转染293细胞,再以病毒上清液感染BMSCs,对转染目的 基因后的BMSCs进行形态学观察,绘制生长曲线,测定其细胞周期以及向成脂、成骨、成肌诱导分化和鉴定.结果 hPDGF-A/bBD2双基因成功转入BMSCs后,未发现其对细胞活性有明显作用,基因修饰后的BMSCs仍具有成体干细胞所具备的增殖能力,以及向成脂、成骨、成肌等方向分化的潜能.结论 BMSCs是重组腺病毒转染的良好靶细胞,hPDGF-A/hBD2基因修饰的BMSCs仍可作为满意的细胞治疗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23.
长期摄入低剂量贫铀对大鼠血象与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长期摄入低剂量贫铀对大鼠的血象、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给予初断乳大鼠含贫铀饲料,摄入贫铀的剂量分别为0、0.4、4、40mg·kg-1·d-1,随后的14个月内,临床生化自动检测仪测定外周血、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F0代:小剂量组在14个月、中剂量组在10个月、高剂量组在7个月;F1代:中、高剂量组在10个月时出现白细胞显著降低,并由这些时相点开始出现各项血液学指标持续下降。随摄入贫铀剂量的增加,摄入时间的延长,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出现下降的时间越早,降幅越大;同一剂量组同一时相点,F1代比F0代降得更低。实验组肝功能与正常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肾功能指标仅有某个时相点血清肌酐上升,其余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长期摄入低剂量贫铀,只有在较长期或剂量较大时,可使外周血白细胞下降,继而红细胞、血小板计数下降;肾功能影响轻微,肝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制备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huma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 hPDGF-A) 和人β防御素2(human beta defensins, hBD2)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中的表达.方法 将hPDGF-A和hBD2通过内部核糖体插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 IRES) 连接后,以同源重组的形式插入腺病毒表达载体,由人胚肾293 细胞包装,获得有感染能力的重组腺病毒颗粒.重组病毒感染BMSCs后,用RT-PCR检测重组腺病毒的表达.结果 ①成功构建穿梭质粒pAdTrack-hPDGF-A-IRES2-hBD2.②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hPDGF-A-IRES2-hBD2.③293细胞包装获得有感染能力的重组腺病毒.④转染的BMSCs高表达hPDGF-A和hBD2.结论 构建了hPDGF-A/hBD2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证实其转染BMSC后的表达.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体内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雌性C57BL/6J小鼠全身一次性接受10Gy 60Coγ射线照射后立即接受同品系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移植后1周、1、3个月取骨髓嵌合小鼠肝脏,石蜡切片行GFP抗体免疫组化,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阳性细胞在肝内分布.石蜡切片行GFP抗体和白蛋白(albumin,Alb)抗体以及GFP抗体和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 18,CK18)抗体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以此检测GFP阳性细胞在受体小鼠肝内的分化情况.结果 移植后1周、1、3个月骨髓嵌合小鼠肝内皆可见GFP阳性细胞,且有随时间减少的趋势,并都可见GFP和Alb双阳性细胞.结论 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骨髓嵌合小鼠体内分化为表达Alb和CK18的肝细胞,为肝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建立小鼠严重颅脑创伤模型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动员循环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的可行性,并观察G-CSF动员的修复效应.方法 以G-CSF作为动员剂,培养骨髓和外周血来源的MSCs,计数动员前后的CFU-F.制作小鼠严重颅脑创伤模型,致伤后采用G-CSF对MSCs进行动员,在2、24、48、96、120、144、192、264、336 h 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并观察小鼠死亡率和病理组织切片.结果 从小鼠外周血培养出MSCs,G-CSF动员后骨髓和外周血MSCs的CFU-F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致伤后小鼠神经行为学和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创伤治疗组在144~192 h期间评分显著高于创伤组(P<0.05).致伤后小鼠死亡率增高,病理切片可见创伤处有出血和空泡.结论 成功培养及用G-CSF动员了外周血MSCs,在成功建立小鼠严重颅脑创伤模型的基础上,显示G-CSF动员可以降低严重颅脑创伤小鼠死亡,参与了创伤修复.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索单种药用辅料不同浓度条件下对人α防御素5(HD5)抗菌活性的影响,为后期新药制剂配方的研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抗菌实验平板计数法,分析不同浓度HD5的抗菌活性,然后选择不同浓度甘油、蔗糖、NaCl、吐温80、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尼泊金甲酯钠作为候选辅料,以含有各浓度不同辅料添加HD5多肽作为实验组,以各浓度辅料的未添加HD5作为对照组,其中将未添加HD5和辅料的对照组称为空白对照组。计数平板菌落数,以抑菌率作为响应值,从而选择适宜的辅料种类和浓度范围。结果与单纯HD5多肽相比,分别单独加入浓度大于0.29%的NaCl和10%以上的(HP-β-CD),HD5的抑菌率明显下降(P<0.05),而单独加入设定浓度的甘油、蔗糖、吐温80、HP-β-CD和尼泊金甲酯钠均不会显著影响HD5的抑菌率,但是由于较高浓度的甘油、吐温80和尼泊金甲酯钠本身具有显著抑菌活性,所以在较高浓度时无法判断它们是否影响了HD5的抗菌活性,因此在选取浓度时要注意区分抑菌活性的主次关系。分别单独加入浓度低于10%的甘油、12%的蔗糖、0.5%的吐温80、5%的HP-β-CD和0.5%的尼泊金甲酯钠均不会显著影响HD5的抗菌活性。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甘油、蔗糖、吐温80、HP-β-CD和尼泊金甲酯钠不会影响HD5的抗菌活性,可作为HD5的备选辅料。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鳖甲煎改良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T6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高剂量[28.4 g/(kg·d)]、中剂量[14.2g/(kg·d)]与低剂量[7.1 g/(kg·d)]的鳖甲煎改良方及与鳖甲煎改良方高剂量相同剂量的鳖甲煎丸灌胃大鼠以制备含药血清.将等体积不同剂量的鳖甲煎改良方含药血清分别处理HSC-T6细胞,以等体积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处理的细胞为阳性对照组,生理盐水处理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大鼠血清处理的细胞为正常对照组.CCK-8检测不同处理组HSC-T6细胞的增殖情况,并绘制其增殖曲线;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经不同处理的HSC-T6细胞的周期,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其凋亡;在mRNA及蛋白水平分别检测经不同处理的HSC-T6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鳖甲煎改良方含药血清对HSC-T6细胞增殖具抑制作用,高剂量与中剂量组的增殖速度慢于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 <0.05,P<0.01),且该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FCM检测证实,鳖甲煎改良方含药血清可将HSC-T6细胞阻滞于S期,能诱导HSC-T6细胞的凋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凋亡诱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RNA与蛋白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能在基因与蛋白水平显著下调HSC-T6细胞PCNA的表达.结论 鳖甲煎改良方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诱导HSC-T6细胞的凋亡,并能下调其PCNA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子-1(SRC-1)基因敲除小鼠严重烧伤早期肝脏核因子-kB(NF-kB)表达及核转位的变化。方法以SRC1基因敲除小鼠为实验组,以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以小鼠15%~20%TBSAⅢ度烧伤为实验模型,观察两组在严重烧伤前及烧伤后1、6、12h肝脏总蛋白NF-kB表达及伤后核转位的变化,同时提取致伤前、致伤后1、6h血清标本,观察炎性细胞因子TNF-a、IL-1β、IL-6的变化。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SRC-1基因敲除小鼠严重烧伤后肝脏总蛋白NF-kB水平有所增加,而野生型小鼠有所下降。从核转位的情况来看,SRC-1基因敲除小鼠致伤后NF-kB的入核能力明显强于野生型小鼠,6h差别最大。两组致伤后炎性细胞因子TNF-a、IL-1β、IL-6均升高,但SRC1基因敲除小鼠升高更为显著。结论SRC1蛋白对严重烧伤具应激性保护作用,缺失SRC1蛋白使NF—kB功能增强更显著,致炎性细胞因子TNF-a、IL-1β、IL-6更大量产生,使整体伤情征象更重。  相似文献   
30.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PDGF-A的构建及真皮干细胞的转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克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Achain,PDGFA)基因,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载体pEGFPN1为骨架,携带PDGFA基因进入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ermisd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DMSCs),为采用转入PDGFA基因的DMSCs修复创面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二步分离法,以人肝癌细胞系(SMC7721)的总RNA为模板,扩增PDGFA基因的全长cDNA编码序列,克隆入载体pMD18T,随后又将PDGFA基因亚克隆入pEGFPN1载体中,构建PDGF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PDGFA,并采用Fugene6介导转染技术将PDGFA基因导入DMSCs。结果克隆到PDGFA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经测序验证,其序列与GenBank所报告的该基因的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地将PDGFA基因克隆到pEGFPN1载体中,并实现了PDGFA基因在DMSCs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