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子-1(SRC-1)基因敲除小鼠严重烧伤早期肝脏核因子-κB(NF-κB)表达及核转位的变化.方法 以SRC-1基因敲除小鼠为实验组,以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以小鼠15%~20%TBSAⅢ度烧伤为实验模型,观察两组在严重烧伤前及烧伤后1、6、12h肝脏总蛋白NF-κB表达及伤后核转位的变化,同时提取致伤前、致伤后1、6h血清标本,观察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变化.结果 与野生型小鼠相比,SRC-1基因敲除小鼠严重烧伤后肝脏总蛋白NF-κB出水平有所增加,而野生型小鼠有所下降.从核转位的情况来看,SRC-1基因敲除小鼠致伤后NF-κB的入核能力明显强于野生型小鼠,6h差别最大.两组致伤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均升高,但SRC-1基因敲除小鼠升高更为显著.结论 SRC-1蛋白对严重烧伤具应激性保护作用,缺失SRC-1蛋白使NF-κB功能增强更显著,致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更大量产生,使整体伤情征象更重. -1β、IL-6的变化.结果 与野生型小鼠相比,SRC-1基因敲除小鼠严重烧伤后肝脏总蛋白NF-κB出水平有所增加,而野生型 鼠有所下降.从核转位的情况来看,SRC-1基因敲除小鼠致伤后NF-κB的入核能力明显强于野生型小鼠,6h差别最大.两组致伤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均升高,但SRC-1基因敲除小鼠升高更为显著.结论 SRC-1蛋白对严重烧伤具应激性保护作用,缺失SRC-1蛋白使NF-κB功能增强更显著,致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更大量产生,使整体伤情征象更重. -1β、IL-6的变化.结果 与野生型小鼠相比,SRC-1基因敲除小鼠严重烧伤后肝脏总蛋白NF-κB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烧伤对SRC-3基因敲除小鼠转录因子NF-κB表达及核转位的影响.方法以SRC-3基因敲除小鼠为实验组,以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以小鼠15%~20%TBSAⅢ度烧伤为实验模型,观察两组在严重烧伤前、烧伤后1、6、12 h肝脏总蛋白NF-κB、IκB-α表达及核蛋白NF-κB转位情况.结果野生型小鼠致伤后肝脏总蛋白中NF-κB各时相点除伤后6 h有所下降外(P<0.05),其余相差不显著,而SRC-3基因敲除小鼠致伤后肝脏总蛋白中NF-κB有增加的趋势;野生型小鼠致伤后肝脏NF-κB核转位明显增加(P<0.01),6 h达到峰值,而SRC-3基因敲除小鼠致伤后肝脏NF-κB核转位亦有所增加,但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P<0.01);野生型小鼠致伤后肝脏总蛋白中IκB-α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而SRC-3基因敲除小鼠致伤后肝脏总蛋白中IκB-α表达伤后1 h明显下降(P<0.01),之后均高于正常(P<0.01).结论严重创伤后SRC-3基因敲除小鼠NF-κB的表达及核转位与野生型小鼠有明显的差异,SRC-3的缺失可能部分抑制了NF-κB对创伤应激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电离辐射对小肠上皮细胞PrxⅠ和PrxⅥ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对BALB/c小肠上皮细胞PrxⅠ和PrxⅥ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60Co辐射源全身照射BALB/c小鼠的方法建立电离辐射损伤的动物模型,总剂量为9.0Gy;在照射前,照射后3、24h和72h分离BALB/c小鼠的小肠上皮细胞;采用Tripure试剂盒提取小肠上皮细胞总RNA,而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PrxⅠ和PrxⅥ基因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成功的分离了小鼠小肠上皮细胞;采用Tripure试剂盒提取的小肠上皮细胞总RNA经OD260/OD280比值测定和甲醛变性凝胶电泳证实所提取的RNA无降解并有足够的程度;正常小肠上皮细胞内有PrxⅠ和PrxⅥ基因的表达,在电离辐射后两者均有一短暂降低,随后逐渐升高,至照射后3d仍高于正常对照。结论:电离辐射后PrxⅠ和PrxⅥ基因表达在应激期内出现一短暂性降低,在辐射后期PrxⅠ和PrxⅥ基因表达升高,提示PrxⅠ和PrxⅥ基因可能参与辐射引起的小肠上皮细胞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子-1(SRC-1)基因敲除小鼠严重烧伤早期肝脏核因子-kB(NF-kB)表达及核转位的变化。方法以SRC1基因敲除小鼠为实验组,以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以小鼠15%~20%TBSAⅢ度烧伤为实验模型,观察两组在严重烧伤前及烧伤后1、6、12h肝脏总蛋白NF-kB表达及伤后核转位的变化,同时提取致伤前、致伤后1、6h血清标本,观察炎性细胞因子TNF-a、IL-1β、IL-6的变化。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SRC-1基因敲除小鼠严重烧伤后肝脏总蛋白NF-kB水平有所增加,而野生型小鼠有所下降。从核转位的情况来看,SRC-1基因敲除小鼠致伤后NF-kB的入核能力明显强于野生型小鼠,6h差别最大。两组致伤后炎性细胞因子TNF-a、IL-1β、IL-6均升高,但SRC1基因敲除小鼠升高更为显著。结论SRC1蛋白对严重烧伤具应激性保护作用,缺失SRC1蛋白使NF—kB功能增强更显著,致炎性细胞因子TNF-a、IL-1β、IL-6更大量产生,使整体伤情征象更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一个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scl erosis,ALS)家系的突变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SOD1)基因进行研究,了解其与野生型SOD1在不同部位神经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采用软件进行模建,对突变SOD1蛋白质的二、三级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方法:采用Northern杂交对突变SOD1 mRNA进行分析;克隆出突变SOD1cD-NA和野生型SOD1cDNA,采用含有人多种神经组织mRNA的预制Northern杂交膜,了解突变SOD1与野生型SOD1在不同部位神经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采用软件对突变蛋白质的二、三级结构进行模建分析。结果:Northernblot分析证实2号外显子mRNA缩短。野生型和突变的SOD1基因具有相似的组织表达差异性,在大脑皮层表达最高,在脊髓表达最弱。突变后的SOD1蛋白质二级、三级结构与野生型SOD1基本相似。结论:突变后SOD1酶活性的功能下降可能是引起该家系发病的原因,SOD1基因在不同神经组织表达的差异性,可能是该家系ALS患者临床表现以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杜智勇  粟永萍  杨天德  陶军  唐棠  李军  王峰超 《重庆医学》2007,36(16):1592-1593,1595
目的 繁殖和鉴定SRC-1基因敲除小鼠.方法 将所引进的雄性野生型小鼠和雌性SRC-1基因敲除小鼠进行交配繁殖,繁殖成功后其子代均为杂合子,杂合子和杂合子再交配就可以得到野生型、杂合型及纯合子3种基因型,提取每只小鼠尾部基因组DNA,用PCR法进行鉴定,一旦获得雌性和雄性纯合子,其子代就均为纯合子.结果 SRC-1小鼠的饲养和繁殖均获得成功,亦成功获得了较多的SRC-1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结论 正确的饲养繁殖以及筛选方法,可以获得较多的SRC-1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严重烧伤早期SRC-3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及核转位的变化.方法 以SRC-3基因敲除小鼠为实验组,以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以小鼠15%~20%TBSAⅢ度烧伤为实验模型,观察两组在严重烧伤前、烧伤后1、6、12 h肝脏GR表达及核转位的变化,同时提取致伤前、致伤后1 h以及6 h血清标本,观察炎性细胞因子TNF-α及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变化.结果 野生型小鼠致伤后肝脏总蛋白中GR 1 h即显著下降,6 h仍明显低于正常,12 h有所恢复.而SRC-3基因敲除小鼠致伤后肝脏总蛋白中GR无明显变化,野生型小鼠和SRC-3基因敲除小鼠致伤后肝脏GR核转位均增加,但SRC-3基因敲除小鼠GR核转位增加更为显著;两组致伤后炎性细胞因子TNF-α均升高,但野生型小鼠升高更为显著,而实验组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升幅大于对照组.结论 严重烧伤对野生型小鼠和SRC-3基因敲除小鼠肝脏GR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SRC-3的缺失可能减轻了严重创伤早期对GR功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颈交感神经阻滞(cervical sympathetic block ,CSB)对严重烧伤大鼠肝脏功能与结构的保护作用,并对其可能保护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将动物按随机数目表随机分为对照组、严重烧伤组和CSB治疗组,制作重度烧伤模型(TBSA 20% Ⅲ度),CSB治疗组伤后以0.1%罗哌卡因行颈交感神经双侧阻滞.通过检测肝功能、肝组织抗氧化能力、Bcl-2表达以及肝组织病理改变判断CSB对肝脏的保护作用.通过检测监测血压变化及检测肝脏、下丘脑血流灌注量来推断其可能机制.结果 CSB组大鼠伤后血浆白蛋白下降及谷丙转氨酶上升不明显,1、3、5、7 d时相点血浆白蛋白含量分别为(48.98±6.89)、(38.61±4.35)、(24.05±3.62)和(22.57±4.10) mmol/L,血浆ALT浓度分别为(48.15±7 37)、(58.21±5.43)、(62.07±8.16)、(56.87±5.88)IU/L,较烧伤组为好(P<0.01);CSB组肝组织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3.16±0.17)、(2.88±0.15)、(2.71±0.16)、(2.61±0.58) U/mg,较烧伤组明显增强(P<0.01);CSB组大鼠伤后血压较为稳定,伤后1、3、5、7 d时相点分别为(90.58±5.69)、(82.69±3.81)、(70.61±9.51)、(82.05±2.36 )mmHg,与烧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CSB组动物伤后脏器血流灌注较好,伤后即刻、1、3、5 d时相点肝血流量分别为(0.302±0 041)、(0.284±0.024)、(0.16±0.023)、(0.256±0.03) ml/(min·g),下丘脑血流量分别为(1.013±0.113)、(0.721±0 110)、(0.944±0.438)、(0.765±0.316) ml/(min·g),均较烧伤组有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Bcl-2的表达明显增高;CSB组大鼠伤后肝组织病理改变较轻,主要表现为肝细胞浊肿,嗜酸性变,肝细胞脂肪变性.结论 颈交感神经阻滞对重度烧伤大鼠肝脏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HPA轴和交感-肾上腺轴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