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评价Cube FLAIR T2WI增强扫描序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经EGFR-TKIs治疗后出现脑膜转移(LM)的早期识别价值。方法 搜集经病理明确诊断肺癌且经过靶向药治疗后出现LM患者23例,均进行增强T1WI、矢状面Cube T1WI与矢状面Cube FLAIR T2WI增强扫描。所获得扫描图像由2名MRI诊断医师分别盲法阅片分析,评价内容包括脑膜是否强化、LM部位(包括幕上脑浅表区、幕下小脑脑干区及全脑区)、图像质量评价。结果 23例均成功进行增强T1WI、矢状面Cube T1WI与矢状面Cube FLAIR T2WI增强扫描,获得的图像可用于质量评估。增强T1WI与增强Cube T1WI相比有2例位于浅表区的病变未检测出(χ2=27.74,P=0.02),增强T1WI与增强Cube FLAIR T2W...  相似文献   
52.
透明质酸钠在阻塞性输卵管介入再通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钠防治输卵管粘连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358例输卵管阻塞患者分对照组(245例)和研究组(113例)。对照组经导管、导丝将阻塞输卵管开通后,注入松解液: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做消炎灌注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注入医用透明质酸钠预防复发粘连。随访术后3个月的通水通畅率,观察两组病例在术后复发再阻塞的情况,患者半年内受孕率。结果研究组113例经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10条输卵管因手术缺如,阻塞216条,介入复通210条,再通率为97.2%(210/216);术后随访3个月通水达到无阻力108例,占95.6%(108/113)、发生再粘连5例,占4.4%(5/113)。对照组245例中输卵管堵塞441条,单侧切除后输卵管缺如49条,复通428条,复通率为97.1%(428/441);术后随访3个月,通水达无阻力214例,占87.3%(214/245)、发生再粘连31例,占12.7%(31/245)。两组术后再粘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内研究组有39例、对照组有56例患者妊娠,妊娠率分别为34.5%(39/113)和22.8%(56/2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卵管再通术后使用透明质酸钠能有效防止输卵管再粘连阻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53.
小儿难复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与不同加压方式空气灌肠对小儿难复性肠套叠的整复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80例经空气灌肠整复的肠套叠患儿,先中低压复位,失败者再行高压整复,高压气压范围为14.0~18.0 kPa,加压方式为遂级式(每次加压递增1 kPa)或跳跃式加压(每次加压递增4~8 kPa).结果中低压整复的780例中,遂级式和跳跃式加压复位成功率分别为51.52%、71.11%,两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首轮复位失败的290例中,281例转用高压整复,遂级式和跳跃式加压复位成功率分别为53.19%、96.15%,两者间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种压力及两种加压方式空气灌肠的肠穿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难复性或复杂型小儿肠套叠,若无肠坏死Χ线表现,可采用高压空气灌肠整复,其中跳跃式加压方式整复效果较遂级式更好.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成像(CTU)后行静脉肾孟造影(IVP)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效果,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术中结石定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B超检查结果示输尿管结石准备行ESWL者54例,均先于DR摄片室拍摄腹部X线平片(KUB),然后在CT室行CTU并三维重建,CTU检查结束后立即至造影室行IVP检查。记录诊断结石、梗阻积液及输尿管显影情况。结果 CTU诊断阳性结石50例,结石诊断率为92. 60%,梗阻积液诊断率为88. 89%,输尿管显影率为75. 93%; CTU后KUB+IVP检查诊断阳性结石38例,阴性结石8例,合计结石诊断率为85. 19%,CTU后KUB+IVP输尿管显影率高于CTU(P 0. 05)。CTU诊断中,部分患者输尿管显影延迟导致三维重建失败,而在延时IVP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见梗阻以上输尿管扩张显影。结论 CTU较IVP能更精确诊断输尿管结石,但对于输尿管显影延迟者,透视下IVP作为补充可依据个体情况安排时间复查,协助ESWL术中结石定位。  相似文献   
55.
目的:增强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多种影像学表现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CT、HR及ECT影像学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X线阳性者有10例;胸腰椎CT12例可见骨质破坏;MR15例均为阳性;15例全身ECT骨扫描均为阳性。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MRI表现与CD44v6表达间的关系。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术前MRI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CD44v6表达与瘤体大小、深分叶征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毛刺征、胸膜凹陷征、信号强度无关。结论CD44v6与肺癌转移有关,检测CD44v6表达水平可了解肺癌的某些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57.
介入治疗小肠急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介入治疗小肠急笥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23例经26次造影论断为小肠急性出血病人行导管内灌注和(或)栓塞(TAE)治疗,其中16例于靶动脉末级动脉弓或直动脉水平用明胶海绵(GF)颗粒栓塞,5例于弓动脉吻合上方主干水平用钢圈栓塞。结果 20例23次造影发现出血征象,病变发现率87%(20/23),定性率73.9%(17/23)。3例GF颗粒栓塞后再出血,其中2例分别用GF颗粒及钢圈再栓塞止血成功,单纯灌注后1例再出血,1例无效,1例空肠血管畸形灌注加钢圈栓塞发生肠坏死。故止血总有效率、成功率、复发率、肠坏死率分别为95.7%(22/23)、87%(20/23)、17%(4/23)、4%(1/23)。结论 于空回肠出血靶动脉末级动脉弓或直动脉水平栓塞是有效安全的,在有3级动脉分支或以上的条件下于弓动脉吻合上方主干用钢圈栓塞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8.
胸腺类癌的CT表现及相关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胸腺类癌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胸腺类癌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分析其CT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5例胸腺类癌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均未见合并类癌综合症;肿瘤体积均比较大(肿瘤最大层面平均大小为11.7cm×7.6cm),密度不均匀,肿瘤内部可见低密度坏死或囊变区,均未见高密度钙化灶,增强扫描肿瘤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内部可见小线状强化血管影,肿瘤包膜不完整,4例可见临近大血管(上腔静脉2例、头臂静脉4例)受侵犯,5例患者均见锁骨上和/或纵隔内淋巴结转移,均未见肺野及其他远处血行转移的征象。结论胸腺类癌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术前正确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9.
HLA-B27检查结合骶髂关节影像征象评价强直性脊柱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估HLA-B27检查及骶髂关节影像学改变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AS X线平片、CT表现、MR征象及HLA-B27检查的结果.结果 平片显示单侧骶髂关节改变14例(12.9%),双侧77例(71.3%),有髋关节改变59例(54.6%).CT对临床早期或进展期检查发现率93.7%(45/48).MRI对临床早期检查发现率88.2%(15/17).81例做HLA-B27检查,抗原阳性69例,阳性率85.2%.结论 骶髂关节正位片可以作为AS筛查,CT、MR扫描能提高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影像学征象和HLA-B27检查,可对AS作出早期和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经卵巢静脉栓塞结合补肾活血方治疗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PCS)的临床疗效。方法PCS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27例予补肾活血中药,卵巢静脉栓塞组23例予卵巢静脉栓塞,综合治疗组25例予补肾活血方+卵巢静脉栓塞。3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比较3组卵巢静脉内径、盆腔静脉丛范围及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卵巢静脉栓塞组、综合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55.6%、82.6%、88.0%,卵巢静脉栓塞组、综合治疗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治疗组与卵巢静脉栓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静脉栓塞组和综合治疗组的卵巢静脉内径和盆腔静脉丛范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股静脉卵巢静脉栓塞结合补肾活血方治疗PCS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