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3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12.
李秀君  王艳捷 《全科护理》2014,(19):1818-1818
分析赤峰市农村牧区卫生服务现状,探讨相应的对策,认为应切实提高农村牧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及信息化建设、突出全科建设、推广实用技能、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增加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 采用人体扫描仪和足底扫描仪评估矫形鞋垫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体位调整的影响。 方法 选取AIS患者15例,均采用矫形鞋垫进行干预。采用人体扫描仪和足底扫描仪分别测量AIS患者穿戴矫形鞋垫前、后的骨盆冠状面倾斜度和双侧足底压力分布百分比,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后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 结果 AIS患者穿戴矫形鞋垫前、后骨盆冠状面倾斜度差值为(2.79±1.09)°,穿戴前、后骨盆冠状面倾斜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I患者穿戴矫形鞋垫前、后双侧足底压力百分比差值为(6.43±3.85)%,穿戴前、后双侧足底压力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矫形鞋垫可通过调整体位来改善AIS患者骨盆冠状面的倾斜度和双侧足底压力分布,进而改善AIS患者两侧不对称受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流行期间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问题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数据服务平台、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主题检索方式,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3月31日,提取相关文献数据进行Scoping综述。结果共检索到文献3951篇,最终纳入35篇,来自12个国家,多数文献来源于儿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及流行病学相关主题期刊,研究方法大多数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包括抑郁/焦虑/压力、睡眠问题、网络行为问题、创伤后应激障碍和自伤/自杀5种。影响因素分别从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的改变和COVID-19的应对方式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论COVID-19流行期间,国内外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形势严峻,未来可以通过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来改善相关心理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亚端粒拷贝数变异,探讨遗传性智力障碍(ID)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68例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正常的ID患儿,通过MLPA P036筛查亚端粒拷贝数变异。结果 68例患儿中检出亚端粒拷贝数异常者7例(10%),均为缺失突变,其中1例患儿涉及2个亚端粒的缺失变异,另1例患儿涉及4个亚端粒的缺失变异。结论亚端粒拷贝数变异是遗传性ID的重要病因;MLPA可作为研究遗传性ID患儿发病机制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官腔镜治疗子宫中隔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1年10月114例官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septa,TCRS)的临床资料,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官腔镜手术42.1%(48/114)B超监测完成,57.9%(66/114)在腹腔镜监测下完成。50.9%(58/114)术后放置官内节育器(IUD)。无子宫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率92.1%(105/114),随访时间6—96个月,(24.8±18.2)月。无宫腔粘连发生。术后妊娠率57.1%(60/105),活产率49.5%(52/105),自然流产率13.3%(8/60)。有自然流产史者术后妊娠率60.0%(24/40),再次流产率12.5%(3/24);有不孕史者术后妊娠率56.3%(27/48),其中自然妊娠率39.6%(19/48),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率16.7%(8/48)。术中放置IUD者术后妊娠率50.0%(26/52),未放IUD者妊娠率64.2%(34/53),差异无显著性(,:2.146,P=0.143)。结论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安全有效,不孕及有自然流产史的患者多可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口老龄化情况的加剧,针对老年人的临床研究日益增多,如何保障临床研究中老年人的健康和权益,降低其风险,是老年医学研究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老年临床研究纳入年龄限制、知情同意履行、多重用药的方案设计以及审查专业性等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保护老年人权益的相应方法及措施,以期提升老年临床研究质量,保障老年受试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54岁。因间断心前区疼痛1年,频繁发作3天于94年1月13日入院。入院后心电图呈1°房室传导阻滞(AVB)及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P-R间期0.24s。此后每日晨4点左右心绞痛发作,均未描下心电图。1月26日下午1时突然心悸、胸闷、出汗,当时描下心电图见图1,Ⅱ、Ⅱa、Ⅱb导联,ST段水平型上移0.3mV,P-R间期逐渐延长,最短0.30s,最长0.42s,之后QRS脱落一次,呈典型文克白周期。立即含硝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