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4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13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190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1787篇
内科学   254篇
皮肤病学   194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81篇
外科学   416篇
综合类   2123篇
预防医学   384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594篇
中国医学   201篇
肿瘤学   26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405篇
  2009年   503篇
  2008年   533篇
  2007年   539篇
  2006年   687篇
  2005年   754篇
  2004年   588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癌症病人化疗全程实施个体化宣教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少玲  陶敏等 《现代护理》2002,8(9):699-700
目的 探讨癌症病人化疗全程健康宣教的方法及措施,使化疗过程顺利,将化疗副反应控制在最低限度。方法 随机将168例癌症病人分为宣教组和对照组。宣教组(84例):采用个体化、针对性、系统化宣教法;治疗组(84例):采用常规宣教法。结果 宣教组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副反应均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经个体化、针对性、系统化宣教后,化疗药毒副反应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总结桥小脑角区巨大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科 73例桥小脑角区巨大肿瘤的发病率、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定位定性诊断、手术治疗及随访心理治疗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 73例桥小脑角巨大肿瘤 (均≥ 4cm)中 ,神经鞘瘤 50例 (68.4% )、脑膜瘤 1 9例 (2 6 .1 % )、胆脂瘤 4例 (5 .6 % )。 73例均有颅神经损害、小脑损害的症状与体征及颅内高压征。 73例中手术全切除 60例 (82 .2 % )、次全切除 1 3例 (1 7.8% )。 56例颅神经损伤中需心理治疗者 40例 (54 .8% ) ,2例死于肺部感染。平均随访 3 - 5年 ,无复发 ,疗效满意。结论 将桥小脑角区巨大肿瘤的临床特点结合影像学检查 ,可作早期定位、定性诊断 ,并有助于手术设计。早诊断、早治疗以及娴熟的显微操作技术是减少并发症 ,提高疗效的关键。手术结合伽玛刀以及随访心理治疗可改善预后 ,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3.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经内镜诊断并检测证实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埃索美拉唑组(52例):埃索美托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托霉素500mg,每日2次,共7d;奥美拉唑组(52例):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共7d。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观察腹痛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结果埃索美拉唑组第1天和第2天腹痛缓解率分别为34.6%和59、6%,高于奥美托唑组的17.3%和38.5%(P〈0.05)。埃索美托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2.3%和88.5%,Hp根除率分别为88.5%和82.7%,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安全有效.腹痛缓解速度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Ⅰ水平变化及内在机制。方法:对35例AOPP患者发病后4、12、24小时及第3、5天取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肌红蛋白及肌钙蛋白Ⅰ。结果:轻中度中毒组病后4、12、24小时血清肌红蛋白及病后24小时、病后3天肌钙蛋白Ⅰ测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重度中毒组及呼吸肌麻痹组病后4小时~病后3天肌红蛋白及病后12小时~病后5天肌钙蛋白Ⅰ测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轻中度中毒组(P<0.01);呼吸肌麻痹组病后12小时~病后5天肌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重度中毒组(P<0.05-0.01)。结论:AOPP越重,肌红蛋白及肌钙蛋白Ⅰ升高越显著,反映心肌及骨骼肌损伤越严重。  相似文献   
45.
中医认为情志过极影响机体的气机运行,气血功能紊乱,可致人突然卒中或加重疾病,为减少病死率和病残率,预防疾病复发,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生存质量,本组对59例住院卒中病人,予以情志干预,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59例卒中病人,男40例,女19例,年龄41~82岁。经CT确诊,脑梗死29例,脑出血13例,脑血栓形成17例。瘫痪47例,其中左侧偏瘫29例,右侧偏瘫13例,全瘫1例,神志不清4例。0级肌力1例,Ⅰ级肌力18例,Ⅱ级肌力21例,Ⅲ级肌力7例。住院天数:18d~177d,平…  相似文献   
46.
目的 通过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蛋白激酶C(PKC)活性和白细胞介素(IL)-15表达和分泌的影响,探讨内皮细胞在As2O3抑制白血病或肿瘤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s2O3作用于培养的HUVEC细胞,测定其生长情况、胞膜和胞浆PKC活性以及对IL-15基因表达和分泌的影响。结果0.25 μmol/L~50 μmol/L的.As2O3均抑制HUVEC细胞的增殖(P<0.01),随着药物浓度或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逐渐死亡。在As2O3作用细胞4 h测定胞浆和胞膜的PKC活性,两者在不同浓度作用下活性水平均得到提升(P<0.01),但胞膜的活性上升幅度更大。在As2O3的测定浓度范围内,PKC的活性水平与As2O3的浓度呈正相关。1、5、16 μmol/L的As2O3导致IL-15基因表达和分泌水平的增加(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关系。结论As2O3可能是通过激活内皮细胞的PKC活性,促进IL-15或其他细胞因子的分泌,来抑制白血病或肿瘤发展的。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二重辨证施治对强迫症含强迫思想和强迫行为者的疗效 ,及其在开放式心理病房的适应情况。 方法:将 5 2例强迫症含强迫思想和强迫行为者按随机的原则在开放式心理病房分为研究组 (2 7例 )和对照组 (2 5例 )。研究组用二重辨证施治 ,对照组用认知疗法结合氯丙咪嗪、氟西汀等。研究时间共 5个月 ,头 2个月为积极治疗期 ,后 3个月为自由治疗期。采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 (Y -BOCS) ,x2 检验 ,t检验。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 ,积极治疗期末痊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 =19.94,P <0 .0 0 5 ) ,自由治疗期末痊愈差异有更大的统计学意义 (x2 =2 6.64 ,P <0 .0 0 5 )。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 (Y -BOCS)总分 ,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0 .75 6,P >0 .2 ) ;积极治疗期末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 .3 2 4,P <0 .0 0 1) :自由治疗期末 ,两组差异有更大的统计学意义 (t=12 .66,P <0 .0 0 1)。 结论 :二重辨证施治对强迫症含强迫思想和强迫行为者有普遍卓越的痊愈功效和痊愈巩固功效 ,应积极推广。开放式心理病房可作为强迫症含强迫思想和强迫行为者二重辨证施治的医疗平台  相似文献   
48.
生命卡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应对老年人外出活动时发生意外的有效措施。方法:将30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发卡组与对照组,发卡组除按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在疾病确诊后发给一张生命卡;对照组按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出院后电话回访两组患者发生意外的人次、得到及时救治的人次。结果:持卡组患者发生意外后及时救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生命卡对及时救治老年患者外出活动时发生的意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氟康唑对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 5 3例 )口服氟康唑 15 0mg ,qd× 5d ,用药期间停用其它的口服药及外用真菌药 ;对照组 ( 4 5例 )用霉克霜外搽患处 ,bid ,连用 2W ,用药期间停用口服药。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 90 .5 7% ,总有效率为 98.11% ;对照组痊愈率为 2 .2 2 % ,总有效率为 66.67% ,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结论 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0.
抗氧化剂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佳星  梁标 《右江医学》2003,31(6):598-600
18 17年 ,瑞典化学家Berzelius发现了硒 (Se)元素。开始 ,人们认为硒是一种有害元素 ,对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毒性方面。直到 195 7年Schwarz才首次证明硒为生物体中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 1972年 ,Roetruck[1] 证实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性成份。 1984年在第三届国际硒讨论会上“硒元素做为人体的必需营养元素”得到了各国学者的公认。此后 ,国内外学者对硒的作用作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本文旨在对硒在抗氧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硒的抗氧化作用   1.硒是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成分(1)GSH PxGSH Px广泛分布于各种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