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1.
邹文远  李胜  张自力  石思李   《放射学实践》2012,27(1):109-109
病例资料患者,女,81岁。左颈部肿块10余年,破裂渗血3个月,大量出血1h入院。患者10年前发现左颈部肿块,起初如核桃大小,10年来逐渐增大,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肿块破裂渗血,量小、鲜红,1h前左颈部肿块突发大出血,约1500ml,呈喷射状。  相似文献   
12.
寇文超  邹文远  刘玥   《放射学实践》2012,27(11):1279-1279
病例资料 患者,男,64岁。因右膝关节疼痛3年余,疼痛加重伴活动受限10天入院。  相似文献   
13.
14.
15.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PAP)是一种少见的弥漫性肺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以肺泡及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内富含类似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脂蛋白样物质沉淀为特点,基本无炎症表现,极少出现纤维化[1]。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对本病的认识不足,造成误诊率高,文献报道[2]该病误诊率达67%~100%。近年来,随着纤维支气管镜的广泛应用,加上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提高,临床确诊病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中毒性急性肾损伤(AKI)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4只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大鼠8只。模型组和治疗组连续3 d皮下注射庆大霉素(300 mg · kg -1· d-1)建立大鼠中毒性AKI模型,第4天治疗组开始腹腔连续注射乌司他丁(30000 U · kg -1· d-1)7 d。3组大鼠在第11天检测血清肌酐(Cr)和胱抑素C(Cys C)水平,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并行肾小管损伤半定量评分,检测肾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α)和IL-1β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小管囊腔扩张,管型形成,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损伤半定量评分、血清Cr和Cys C ,尿Kim-1和NGAL ,肾组织MDA、TNF-α和IL-1β水平升高,SOD和GSH-Px活性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肾脏病理改变减轻,肾小管损伤半定量评分、血清Cr和Cys C ,尿液Kim-1和NGAL ,肾组织MDA、TNF-α和IL-1β水平降低,SOD和GSH-Px活性升高。结论乌司他丁通过抑制肾组织氧化应激,下调促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大鼠中毒性AKI。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重组技术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例肺隔离症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后数据重组方法为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SMIP),观察血管情况及肿块与供血动脉的关系。结果 13例肺隔离症患者12例为叶内型,1例为叶外型,左肺下叶后基底段10例,右肺下叶后基底段3例。囊性肿块6例,囊实质性肿块4例,实质性肿块2例,局部肺气肿、肺血管增多紊乱1例。13例患者共发现14支供血动脉,均发自胸主动脉(10支)、腹主动脉上段(2支)、腹腔干(1支)及肺动脉(1支),静脉引流均为肺静脉。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可清楚显示肺隔离症肿块形态、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后重组技术可清楚显示肺隔离症肿块形态、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关系,为肺隔离症术前评估提供重要的资料,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右肺奇静脉裂并奇叶形成奇静脉走行变异位于右肺上叶组织内,形成1条较深的皱襞分隔右肺上叶,其内侧部分即为奇叶.本文总结5 例右肺奇静脉裂并奇叶形成患者的MRI特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叶丽  李胜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2):381-381
患者,女,46岁。"发现右侧胸壁肿块4年余,加重3个月"入院。患者于四年余前体检时发现右侧前胸壁肿块,约花生米大小,无发热、红肿、压痛,未行特殊治疗,近三个月迅速增大,伴有右上肢酸胀痛,活动欠佳。既往史无特殊。入院查体:T 36.3℃P 73次/分R 20次/分Bp 124/73 mmHg,右侧胸壁可触及大小约18 cm×15 cm质硬包块,边缘欠清,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