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目的 采用颈动脉高分辨MRI评估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左右侧颈动脉分叉几何形态的差异。方法 对92例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集颈动脉管壁高分辨MRI,观察双侧颈动脉管壁厚度及斑块分型,计算并比较左右侧颈动脉分叉几何参数的差异。结果 左侧颈动脉管壁厚度[1.24(1.09,1.46)mm]与右侧[1.29(1.10,1.5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2,P=0.26);左右侧斑块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左侧颈内动脉(ICA)平面角(Z=-2.69)、近端面积比(Z=-3.43)、颈总动脉(CCA)扩张面积比(Z=-2.87)、ICA5~CCA3弯曲度(Z=-3.17)及二维CCA弯曲度(Z=-2.14)均大于右侧(P均<0.05);左右侧颈动脉分叉角(Z=-1.23)、ICA角(Z=-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左右侧颈动脉分叉几何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可能导致左右侧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DWI 影像对比青年和中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i schemi c stroke,I S)患者病变 分布特征的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伴有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的IS患者颅脑DWI上IS病变的影像学数据。 基于DWI上梗死灶分布特征,将病变分为单发、单区域多发和多区域多发IS病变,同时评估累及前后循 环的情况。患者分为青年组(18~50岁)和中老年组(51~80岁)。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数目及位置分 布特征差异。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组与IS病变分布特征的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146例患者,其中青年组69例(47.3%),平均年龄40.5±8.4岁,男性54例(78.3%);中 老年组77例(52.7%),平均年龄62.4±7.1岁,男性42例(54.5%)。两组在病灶数目及分布特征上有 差异(P =0.033),青年患者主要表现为多区域多发病变(50.7%),中老年患者主要表现为单区域多发 病变(37.7%)。单因素l ogi sti c回归分析显示,青年组相比于中老年组更易发生多区域多发I S病变(OR 2.72,95%CI 1.17~6.29,P =0.020),校正临床混杂因素(高血压史、降压药及他汀的使用情况)和 颅内动脉狭窄率后,两组多区域多发IS病变发生率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OR 2.73,95%CI 1.04~7.12, P =0.041)。在前、后循环病变分布特征上,两组未见明显差异,青年和中老年组均以单纯前循环病变 为主(69.6% vs 75.3%),且单纯前循环病变以皮层下分布为主(56.2% vs 55.2%);在单纯后循环病 变,两组均最常见脑干受累(81.2% vs 89.5%)。 结论 对于伴有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的IS患者,青年患者较中老年患者更容易发 生多区域多发性梗死。两组人群均最常见单纯前循环供血域受累,且以皮层下分布为主;在单纯后循 环病变,以脑干受累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多对比度MRI血管壁成像技术,比较颅内动脉、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 方法 回顾经3D多对比度头颈联合MRI血管壁成像检查确定存在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的患者资料。观察斑块分布情况;测量斑块负荷,包括斑块最大管壁厚度、长度、管腔狭窄程度; 分析斑块内成分,包括脂质坏死核、出血、钙化,对比分析颅内动脉和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 学特征。 结果 在入组的45例患者中,共检出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03个,其中颅外动脉斑块156 个(76.8%),颅内动脉斑块47个(23.2%)。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大管壁厚度([ 3.2±1.0)mm vs (1.9±0.4)mm,P <0.001]、斑块长度[10.7(7.5~13.7)mm vs 4.3(2.6~6.3)mm,P <0.001]大于颅内动 脉,而颅内动脉管腔狭窄程度[28.0%(20.0%~38.5%)vs 18.8%(10.8%~30.5%),P <0.001]重于颅外 动脉。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脂质坏死核的发生率高于颅内动脉(66.0% vs 21.3%,P <0.001),而 斑块内出血的发生率颅内动脉高于颅外颈动脉(27.7% vs 13.5%,P =0.027)。 结论 在合并有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中,颅外动脉的斑块最大管壁厚度、斑块内脂质 坏死核的发生率高于颅内动脉,而管腔狭窄程度、斑块内出血的发生率低于颅内动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 esonance i maging,MRI)特征与相应供 血区急性脑缺血病灶形态的关系。 方法 横断面研究,入组临床急性颈内动脉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患者,排除心源性卒中,在发病一周 内行颈动脉磁共振管壁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MR-VWI)检查和常规MRI [包括 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检查,评估症状侧颈动脉斑块负荷和成分特征以及颅内外动脉管腔狭窄度,根据DWI上梗死灶 形态对急性脑缺血病灶形态和体积进行分析。 结果 共入选14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68例(48.6%)为2型糖尿病患者,多因素回归分析显 示2型糖尿病是症状侧颈动脉斑块富脂质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3.35,95%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3~8.43];在兼具富脂质核斑块的患者中,2型糖尿病组颈内动脉 区域急性脑缺血病灶体积([ 15.45±8.97)ml vs(9.09±8.64)ml,P=0.011]和大穿支动脉梗死发生率 [34.0% vs 13.2%,P =0.024)]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 结论 颈动脉供血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2型糖尿病与症状侧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RI特征, 尤其是富脂质核密切相关,且更易发生大穿支动脉的梗死,提示MR-VWI细致化分析结合糖尿病因素 有助于临床对缺血性卒中风险的分层和个体化诊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研究4D Flow MRI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对颅内动脉瘤的血液流速测量结果,比较分析两种技术方法之间的差异。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取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做4D Flow MRI扫描和CFD仿真,将两种方法得到的速度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根据流速计算并显示4个病例的三维血液流动迹线(Pathline);提取动脉瘤颈部平均血流速度并计算两者之间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 error,NRMSE)和线性相关系数(R~2);最后比较动脉瘤最大截面处的速度分布图。结果 4D Flow MRI和CFD对比结果显示,血液在载瘤动脉和瘤体内部的流动状态相似。瘤颈部平均流速符合良好。4例动脉瘤颈部平均流速的NRMSE均值为0.08992(0.10208、0.10270、0.04242、0.11248),R2均值为0.95958(0.9735、0.9316、0.9920、0.9412)。同时,在动脉瘤最大横截面内,4D Flow MRI和CFD速度分布的整体差异较大,但仍显示出一致的高流速区域分布。结论 4D Flow MRI的测量结果和CFD的计算结果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局部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设计体外实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MRI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MRI)技术,分析慢性高原病(CMS)患者全脑灰质体积的变化。材料与方法对14例临床确诊的CMS患者和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海拔高度相匹配的11例正常志愿者行全脑扫描,获取3D-T1结构图像。利用VBM方法对CMS组和正常组的全脑灰质图像进行基于体素的统计学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MS患者右侧舌回、后扣带回、双侧海马旁回及左侧颞下回灰质体积增加;左侧前扣带回灰质体积减少。结论利用VBM方法对MR结构图像分析能够客观显示CMS患者特定脑区体积的变化,从影像学角度揭示高原缺氧对脑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荧光反射成像技术,重建出小鼠下肢外周组织的灌注参数的分布图像。方法BALB/c裸鼠尾静脉注射10μg的吲哚菁绿(ICG)溶液,给药后立即用荧光反射成像系统连续拍摄ICG荧光强度图像,总计时长200 s。随后拍取小鼠轮廓的白光图,以获得感兴趣区域(ROI)。用双指数模型对ROI区域的动态荧光数据建模分析,重建出小鼠下肢外周组织的灌注参数图像。结果利用双指数模型获得的荧光强度-时间曲线与测量的灌注曲线接近,并重建出反映小鼠下肢外周组织血液灌注情况的参数分布图。结论提出一种量化分析小鼠下肢外周组织血液灌注状态的方法,重建的灌注参数图像分辨率较高。该方法采用非入侵式活体成像,对实验对象损伤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性别与通过HR-MRI诊断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之间的关系。 方法 在清华大学社区人群中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现场调查问卷获得人口统计学、既往史、行为 生活方式、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信息,根据HR-MRI对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进行判读,分为 斑块内出血组和无斑块内出血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性别与斑块内出血之间的关系。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46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对象,男性105例(42.7%),平均年龄 (64.8±11.5)岁,其中12例(4.88%)有斑块内出血。与无斑块内出血组相比,斑块内出血组男性较多 (83.3% vs 40.6%,P =0.004),高血压病史(91.7% vs 43.2%,P =0.001)和糖尿病病史(50.0% vs 12.4%,P <0.001)的比例较高;空腹血糖[(6.30±1.63)mmol/L vs(5.00±0.99)mmol/L,P <0.001] 的水平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是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7.68,95%CI 1.10~53.81,P =0.040)。 结论 男性可能是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研究显示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定性和定量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负荷 和成分特征,并具有高度可重复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监测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效果 的临床试验中。本文将从高分辨率磁共振的成像方法、可重复性以及观察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 化斑块疗效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该技术在评估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方面的应用 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1研究背景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引发的血栓栓塞,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关于中国卒中患者颈动脉严重狭窄(狭窄50%)的发生率报道不一(13%~41.7%),而更多学者认为颅内动脉病变是中国人群发生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准确识别颈动脉易损斑块并研究其人群分布特征对卒中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过去绝大多数研究均采用血管成像技术来测量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以此来评估斑块的易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