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7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86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976篇
基础医学   14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16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647篇
预防医学   900篇
药学   184篇
  3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14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4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卵巢癌冻融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体外杀伤卵巢癌细胞的细胞毒性效应。方法利用免疫磁珠分离法(MACS)分离纯化脐血CD34 细胞并在体外诱导分化为DC,用反复冻融法从卵巢癌细胞系SKOV3中提取的可溶性相关抗原负载DC。流式细胞学检测负载抗原后DC表面各种分化相关抗原的表达,ELISA法检测DC上清中IL12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测定DC体外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MTT法检测抗原负载DC激活的抗原特异性CTL对卵巢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与未经抗原负载的DC相比,经卵巢癌抗原负载的DC不仅能更高地表达各种DC分化相关抗原CD1α(73.35%±2.94%vs34.1%±2.35%)、CD83(73.9%±8.46%vs54.68%±3.26%)、CD80(91.95%±2.48%vs52.53%±3.18%)、HLADR(70.05%±2.35%vs48.7%±2.07%)以及CD54(88.9%±5.52%vs71.45%±2.29%),同时具有更强的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和IL12分泌的能力(P均<0.05)。此外,卵巢癌细胞SKOV3冻融抗原负载DC激活的CTL在体外对SKOV3的杀伤率为77.35%,显著高于未经抗原负载的DC(P=0.0001)。结论经卵巢癌细胞冻融抗原负载DC激活的CTL在体外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杀伤卵巢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18例恶性苗勒混合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苗勒混合瘤(MMMT)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对18例女性生殖系统MMMT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9例进行了术后随访。结果:各部位MMMT的形态特征相似,均含有上皮及间叶两种组织成分,相互间有穿插和移行变化,组织成分形态多样,免疫组化有助于判断。恶性度与异型性、核分裂数及出血坏死程度有关。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化疗有效。结论:MMMT的诊断主要依据组织形态学,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血浆DNA改变特点及其与肿瘤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DNA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35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2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20例健康对照血浆DNA含量,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卵巢癌肿瘤组织Survivin、FHIT和nm23-H1的表达状况。结果: 健康组、良性组及恶性组血浆DNA水平分别为16.5 μg/L、87.6 μg/L和630.2 μg/L,恶性组与健康组、良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上皮性卵巢癌组血浆DNA水平与有无伴发腹水及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其血浆DNA平均水平在术后明显下降。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组织nm23-H1和Survivi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8.57%和60.00%,FHIT蛋白的缺失率为17.14%,血浆DNA水平明显差异仅可见于nm23-H1蛋白不同表达组别间。结论: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循环DN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水平变化则可能与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分析儿童期逆境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趋势,为预防儿童期逆境,促进儿童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集201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的儿童期逆境研究相关文献,统计发文量、发表期刊情况,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机构、地区合作网络以及期刊被引频次分析图和关键词共现图,分析儿童期逆境的研究现状和热点。结果 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8 080篇,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发文机构以伦敦国王学院和哈佛大学为主,分别为332篇和226篇。美国和英国在儿童期逆境领域处于领先地位。8 080篇文献发表在77种期刊上,其中Child Abuse NeglectAm J Psychiat是儿童期逆境领域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来源,被引频次分别为3 792次和3 206次。虐待、家庭功能障碍、抑郁和心理健康是儿童期逆境的研究热点,精神障碍、疾病、躯体虐待和亲密伴侣暴力是儿童期逆境近年来的研究前沿。结论 儿童期逆境领域具有较大的研究前景,虐待、家庭功能障碍、抑郁和心理健康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主题,精神障碍、疾病、躯体虐待和亲密伴侣暴力是儿童期逆境的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45.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ecombinant human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rhFSH)用于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试验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平行对照、非劣效研究方法,于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间选取6家生殖医学中心纳入卵巢储备正常的不孕女性进行ART的COH治疗。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国产rhFSH,n=134)和对照组(进口rhFSH,n=133),研究过程中因各种因素排除受试者共8例,试验组7例,对照组1例,最终依照研究方案完成试验的受试者试验组127例,对照组132例。比较两组受试者COH周期中获得的卵母细胞总数、rhFSH用药情况、卵母细胞受精率、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新生儿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COH周期中获得的卵母细胞总数分别为(13.0±5.8)枚和(12.9±5.7)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2例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受试者中,试验组(39例)获得MII卵母细胞数[(9.9±3.9)枚]显著高于对照组(43例)[(7.5±3.0)枚,P=0.003];卵母细胞受精率试验组[63.82%(1048/1642)]显著高于对照组[56.19%(958/1705),P<0.001]。rhFSH用药时间和总量、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早产率、活产率、新生儿异常发生率、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等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期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为进口rhFSH已知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卵巢储备正常的不孕女性中使用相同卵巢刺激治疗方案,国产rhFSH有效性及安全性与进口rhFSH相当。  相似文献   
46.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 Problem- basedLearning,简称 PBL) ,是一种以临床问题作为学生的动力和引导 ,启发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 ,其具体含义是指以病例为引导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式。 PBL教学在国外医学教学中应用较广泛 ,而在国内 ,特别是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报道较少。为开拓学生思路 ,增强危重病的处理能力 ,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们尝试着将 PBL教学法应用于五年制护理系急危重护理学教学中 ,现将其教学方法和效果介绍如下。1 .教学方法与教学对象1 .1 设置病例。采用 PBL教学前 ,学生已经学习过相关…  相似文献   
47.
石一复 《中国医刊》2001,36(1):16-17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是一组来源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的疾病,主要包括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侵葡)和绒毛膜癌(绒癌)以及胎盘部位的滋养细胞肿瘤,其间有一定联系,葡萄胎可能延续发展为侵葡和绒癌。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在正常月经周期妇女体内变化以及和性激素的关系.方法分别用ELSA法和RIA法,测定34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月经期(周期第3 d)、增生晚期(周期第13 d)、黄体期(周期第23 d)血清IGF-I和IGFBP-1,以及雌二醇(E2)和孕酮(P)浓度.结果IGF-I浓度在增生晚期(114.9±23.1)μg/L及黄体期(126.6±27.1)μg/L,显著高于月经期(104.1±15.4)μg/L,P均<0.05,而增生晚期和黄体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GFBP-1浓度在增生晚期(4.5±1.8)μg/L显著高于黄体期(2.3±0.9)μg/L及月经期(2.5士1.1)μg/L,P均<0.01,而黄体期和月经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增生晚期血清IGF-I浓度与E2有显著相关性(r=0.59,P<0.01).结论血清IGF-1和IGFBP-1浓度在正常生育年龄妇女随着性激素改变而发生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49.
张煦芳 《医学信息》2005,18(2):82-84
本文首先介绍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的概况与网络建设需求,然后提出了大中型医院信息网建设的设计原则。依据这些设计原则,提出了医院多通道冗余信息网建设的技术实现方案。经过长时间的运行,证明多通道冗余信息网是稳定可靠的。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介绍了本市一家省级医院计算机综合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医院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计算机网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在对医院的诸多信息子系统的应用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设计原则和解决的方案,并提出了网络的具体设计和网络实现方法,应用于医院的综合网络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