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40篇
  免费   3691篇
  国内免费   710篇
耳鼻咽喉   142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240篇
口腔科学   166篇
临床医学   2075篇
内科学   738篇
皮肤病学   157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158篇
外科学   1122篇
综合类   8065篇
预防医学   932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1602篇
  15篇
中国医学   9038篇
肿瘤学   355篇
  2024年   673篇
  2023年   1735篇
  2022年   1260篇
  2021年   1154篇
  2020年   1140篇
  2019年   1210篇
  2018年   1489篇
  2017年   780篇
  2016年   917篇
  2015年   1137篇
  2014年   1937篇
  2013年   1609篇
  2012年   1871篇
  2011年   1884篇
  2010年   1679篇
  2009年   1444篇
  2008年   1352篇
  2007年   1089篇
  2006年   5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玄胡索散抑制乳腺癌小鼠脾脏髓源抑制细胞(MDSC)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4~5周龄BALB/c雌性小鼠48只,其中6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他42只采用小鼠左侧第二对乳腺皮下脂肪垫接种4T1细胞构建乳腺癌荷瘤小鼠模型,分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照组、G-CSF敲减组、模型对照组、玄胡索散小剂量组、玄胡索散中剂量组、玄胡索散大剂量组和环磷酰胺组,每组6只。其中G-CSF对照组和G-CSF敲减组分别采用shRNA慢病毒转染联合嘌呤霉素构建相应4T1稳转细胞模型。各组造模48 h后,玄胡索散小剂量组、玄胡索散中剂量组、玄胡索散大剂量组分别按2、4、8 g·kg-1·d-1玄胡索散灌胃,每天一次;环磷酰胺组按30 mg/kg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隔天一次;其他组给予等体积0.5%羟甲基纤维素纳。各组连续给药25 d。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测定脾脏MDSC亚群比例,免疫荧光法检测脾脏CD11b、Ly6G共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外周血G-CSF浓度。在体外,建立荷瘤小鼠脾脏与4T1稳转株共培养体系,玄胡索散(30μ...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观察“调神健脾”配穴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肠肽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嘉兴市中医医院就诊的66例IB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n=33)与药物组(n=33)。药物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针刺组选取百会、印堂及太冲等穴位针刺治疗,疗程均为4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肠肽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时IBS-D临床症状积分与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quality of life,IBS-QOL)评分,评估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脑-肠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在临床症状与IBS-QOL部分维度改善程度方面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神健脾”配穴针刺治疗IBS-D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腹痛,提高生活质量,调适负面情绪和焦虑等情绪障碍,可能与针刺通过降低脑-肠肽水平、调节体内脑-肠互动紊乱失衡状态、下调内脏高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93.
心房颤动在临床较为常见,目前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作为临床的一线治疗。但是即使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仍有可能复发,心房颤动的持续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何更好地降低心房颤动消融后的复发率及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螺内酯联合胺碘酮被认为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控制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的方案,本文对胺碘酮和螺内酯及两者联用对预防心房颤动射频融术后复发的临床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入院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与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首次确诊AIS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AP诊断标准分为SAP组(n=40)和非SAP组(n=56)。比较两组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SAP风险评分(SAP risk assessment,A2DS2)、TOAST分型、血脂和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清白细胞计数、尿酸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MMP-9水平。结果 SAP组入院NIHSS和A2DS2评分高于非SAP组,吞咽障碍增多,血清尿酸、hs-CRP、PCT和MMP-9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NIHSS评分、血清hs-CRP、PCT和MMP-9水平升高是S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检验显示,血清MMP-9与NIHSS评分、hs-CRP和PCT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显示,入院NIHSS评分、血清hs-CRP、PCT和MMP-9水平预测SA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2[95%(confidence interval,CI):0.659~0.804)]、0.798(95%CI:0.742~0.856)、0.831(95%CI:0.756~0.902)和0.878(95%CI:0.833~0.945),预测价值较高。结论 MMP-9不仅具有组织蛋白溶解活性,同时具有炎症介质特性。AIS患者入院血清MMP-9水平升高可能与SAP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SAP早期诊断的重要新型生化标志物。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对盐酸伊立替康(irinotecan hydrochloride,CPT-11)相关的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70只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半夏泻心汤低剂量组、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半夏泻心汤高剂量组、5-氨基水杨酸组,以及半夏泻心汤+5-氨基水杨酸组,每组10只。所有大鼠腹腔注射CPT-11溶液造模,根据组别和剂量分别对各组灌胃半夏泻心汤和5-氨基水杨酸。10d后麻醉处死大鼠取材,测量大鼠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采用16S rDNA测序分析大鼠肠道粪便中的菌群种类,采用香浓–威纳(Shannon-wiener)指数计算各组大鼠粪便样品中菌群的多样性。采用索雷森(Sorenson)指数比较各组大鼠肠道菌群16S rDNA-PCR-DGGE图谱的相似性。结果 相比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增重缓慢,胃残留率升高,肠推进率降低,菌群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指数降低,肠杆菌数量增多,拟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胃残留率降低,肠推进率提高,肠杆菌数量减少,拟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比较,半夏泻心汤与5-氨基水杨酸联合治疗后,大鼠的肠推进率提高,拟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乳酸杆菌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0天,半夏泻心汤各剂量组、5-氨基水杨酸组、半夏泻心汤+5-氨基水杨酸组的菌群多样性指数、菌群相似性指数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且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的菌群多样性指数、菌群相似性指数显著高于半夏泻心汤低、高剂量组(P<0.05);半夏泻心汤+5-氨基水杨酸组的菌群多样性指数、菌群相似性指数均显著高于5-氨基水杨酸组(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能够显著改善大鼠由CPT-11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缓解大鼠体质量下降的症状,使得模型大鼠胃残留率降低、肠推进率增加。  相似文献   
96.
赵琳  李琰华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10):120-123
肥胖症的流行给全球公共卫生健康带来持续性压力,亟需行之有效的方法对肥胖症进行治疗。间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IF)主要包括间歇性能量限制及时间限制性禁食等饮食方式,可减轻人体体质量和改善代谢。研究表明,IF通过间歇性地诱导脂肪酸转化为酮体,产生有利的代谢结果,致使体质量下降,有助于改善人体血脂和血压状况。本文对IF在肥胖症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肥胖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7.
施源  卢海平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10):128-131
上、下颌骨宽度不调为常见的错??畸形,临床上多表现为后牙反??。与其他维度的发育相比,颅颌面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横向发育结束较早,尽早给予正确的诊断和必要的临床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国内外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包括交互牵引法、快速上颌扩弓及手术辅助上颌快速扩弓矫治等。本文对后牙反??临床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及优缺点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正畸医生提供诊疗参考。  相似文献   
98.
胡青  黄挺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14):126-129
腹水是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具有量大、反复、顽固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目前临床常用的腹腔穿刺引流、利尿等治疗手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良反应不容忽视。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疗效确切,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对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的病因病机、中医证型、中药治疗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应用动态式反馈联合阶段性目标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的40名护士,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试验组采用动态式反馈联合阶段性目标教学法,教学6个月后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应急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应用动态式反馈联合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可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与应急能力,同时有助于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0.
<正>上交叉综合征(upper crossed syndrome,UCS)是指因上半身长期处于不良姿势,造成相关肌群功能失衡,进而引起颈肩背部疼痛不适、胸闷、睡眠障碍等一系列不良症状的一种亚健康状态[1]。UCS常见的体态是圆肩、驼背、头前倾[2]。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纠正局部的肌肉失衡来治疗UCS,常用的方法有运动疗法、肌肉能量技术、针灸和推拿等[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