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89篇
  免费   1194篇
  国内免费   482篇
耳鼻咽喉   182篇
儿科学   161篇
妇产科学   152篇
基础医学   1463篇
口腔科学   89篇
临床医学   2054篇
内科学   1837篇
皮肤病学   355篇
神经病学   335篇
特种医学   4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1608篇
综合类   4586篇
预防医学   2081篇
眼科学   186篇
药学   1163篇
  3篇
中国医学   361篇
肿瘤学   11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434篇
  2013年   683篇
  2012年   898篇
  2011年   1402篇
  2010年   1420篇
  2009年   1418篇
  2008年   1429篇
  2007年   1516篇
  2006年   1442篇
  2005年   1335篇
  2004年   1166篇
  2003年   1053篇
  2002年   890篇
  2001年   357篇
  2000年   617篇
  1999年   333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脾动脉起始部真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脾动脉起始部真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996年1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7例病人,经彩色超声、CT和血管造影检查证实脾动脉起始部真性动脉瘤;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动脉瘤切除,5例行脾动脉血管重建,2例同时行脾脏切除。结果:手术后10—14d治愈出院。随访1—9年,1例人工血管转流术后2年死于急性心肌梗塞,余6例均健康生活。无复发。结论:脾动脉起始部真性动脉瘤切除、脾动脉重建是—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早期胃癌不同扩大手术的实际意义,以选择合理的胃切除和淋巴结清除范围。方法以临床病理资料完整、施行规范D2及扩大手术的217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施行不同扩大手术的原因、淋巴结清除的必要性及第Ⅱ站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术6例,No.5、6淋巴结均未见转移;联合脾、脾动脉切除2例,No.10、11p、11d淋巴结均未见转移;胃下部癌联合横结肠系膜切除3例,No.15淋巴结未见转移。以上病例术中多数误认为进展期胃癌而扩大了胃切除或淋巴结清除范围,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较多。胃下部癌清除的第Ⅱ站淋巴结中No.11p、12a、14v均未见转移;黏膜下癌(sm癌)中,No.7、8a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黏膜内癌(m癌)(P〈0.05);淋巴管癌栓阳性者No.7淋巴结转移较阴性者明显增多(P〈0.001),No.1、13淋巴结转移仅出现在淋巴结转移高危病例(sm、癌灶大于3.0cm、凹陷型,淋巴管癌栓阳性)。结论早期胃癌不需施行淋巴结扩大清除术和联合脏器切除。早期胃上部癌不需施行全胃切除术。早期胃下部癌中No.11p、12a、14v淋巴结不需清除.但对胃下部癌淋巴结转移高危病例,应行标准D2淋巴结清除术。  相似文献   
33.
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附13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6年来收治的胰岛素瘤1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77例,女60例。137例均具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症。B超,CT,MRI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35.1%,67.9%,58.1%。126例手术治疗患者中,102例(80.9%)行胰岛素瘤摘除术,4例(3.2%)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12.7%)行胰体尾切除术,另外4例(3.2%)行开腹探查术。切除的122例肿瘤中,良性占96.7%,恶性3.3%;单发肿瘤98.4%,多发1.6%。86.9%肿瘤直径≤2.0cm。13.1%肿瘤位于胰头;位于胰体和胰尾者分别为46.7%和40.2%。结论Whipple三联症,结合IRI,IGR,C-肽,以及胰岛素原的检测水平,可作为胰岛素瘤的定性诊断依据。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仍很困难,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提高检出率。治疗首选肿瘤摘除术,如果术中探查未能找到肿瘤,不宜盲目行胰体尾切除术,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低血糖症,同时进一步完善影像学检查方法,明确定位后,再考虑二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4.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最严重的临床类型,而动脉粥样硬化(As)的感染机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AMI患者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探讨AMI与肺炎衣原体(Cp)感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35.
静脉与硬膜外注射氯胺酮行超前镇痛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宇  王俊科 《医学争鸣》2003,24(12):1146-1146
1 临床资料 行择期肺叶切除的患者 36 (男 2 4 ,女 12 )例 ,年龄 4 8~ 6 5岁 ,身高 15 8~ 175cm ,体质量 4 7~ 87kg ,ASAI Ⅱ级 ,分为 3组 ,每组 12例 .入手术室后在T6~ 7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注入 2 0 g·L-1利多卡因 5mL ,出现相对阻滞平面后分组 ,组Ⅰiv 9g·L-1氯化钠 2mL ;组Ⅱiv氯胺酮 0 .5mg·kg-1;组Ⅲ硬膜外注射氯胺酮 0 .5mg·kg-1.之后iv咪达唑伦 2mg ,异丙酚 0 .5~ 0 .7mg·kg-1,芬太尼 3~ 5 μg·kg-1、琥珀胆碱 1.5~ 2 .0mg·kg-1快速诱导插管 ,插管成功后硬膜外腔注入 2 0g·L-1利多卡因 5mL ,之后每隔 5 0~ 6 …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RNA干扰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的效果。方法:设计、构建针对survivin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分别以质粒A、B组,阴性序列组和空白对照E组用脂质体法转染PC-3细胞,应用RT-PCR及Western印迹、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的效果。结果:各组细胞survivin蛋白的表达强度分别为(18.94±0.63)%、(16.35±0.23)%、(46.41±0.76)%、(46.20±1.47)%。各组细胞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强度分别为(27.94±1.43)%、(24.51±1.37)%、(49.46±0.71)%、(48.49±1.32)%。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80±1.33)%、(16.48±1.00)%、(3.03±0.62)%、(2.96±0.41)%。统计学表明构建的两种阳性表达载体均有效抑制了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RNAi可有效抑制PC-3细胞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17β雌二醇(E2)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中的作用。方法检测不同浓度E2作用不同时间后PC3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TUNEL染色检测凋亡。Western blot检测ERK1/2,JNK和p38活性。RT-PCR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α、ERβ、P21WAF1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E2抑制PC3细胞增殖,并且可以激活ERK1/2、JNK和p38。处理因素作用48h后,对照组、E2、E2 PD98059、E2 SP600125、E2 SB203580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0.9±0.1)%;(23.0±1.4)%;(30.0±1.2)%;(10.6±0.8)%和(14.6±0.7)%,(P<0.05)。E2使细胞阻滞在G1期,PD98059、SP600125、SB203580分别预处理1h后细胞分别进一步阻滞在G1期;轻度阻滞在G1期和进入S期。RT-PCR发现PC3细胞表达ERα和ERβ,E2、E2 PD98059、E2 SP600125、E2 SB203580组中cyclinD1、P21WAF1基因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0.42±0.03)、(3.13±0.02)倍;(0.21±0.03)、(3.08±0.05)倍;(0.43±0.01)、(1.31±0.04)倍;(2.81±0.02)、(3.14±0.02)倍(P<0.05)。结论E2激活JNK增加P21WAF1基因表达,并激活p38抑制cyclinD1表达,使细胞阻滞在G1期,JNK和p38通路还介导E2引起PC3细胞凋亡。同时E2又可激活ERK1/2,轻度拮抗上述作用。  相似文献   
38.
伴肝转移的Ⅳ期胃癌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伴肝转移的Ⅳ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04年间102例伴肝转移的Ⅳ期胃癌病例的手术方式,评价不同术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肝转移H1的胃癌病例行姑息切除后半年、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9%、44%和6%,与改道手术、开腹探查术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肝转移H2的胃癌病例姑息切除术后半年、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6%、13%和6%,与改道手术、开腹探查术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肝转移H3的胃癌病例行姑息切除半年、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5%、13%和0,与改道手术、开腹探查术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有或无腹膜转移的病例,其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132)。结论肝转移H1的胃癌患者,无论伴与不伴腹膜转移,均应尽量行姑息性切除手术。肝转移H2、H3的Ⅳ期胃癌患者行切除性手术无益于预后。  相似文献   
39.
本研究将白细胞介素4 (IL 4 )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模型,观察其对膜辅助蛋白(MCP)、衰变加速因子(DAF)和膜反应性溶解物抑制物(CD5 9)表达的影响及疗效,为SAP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材料与方法1.SAP模型的建立及实验动物分组:健康Wistar大鼠6 1只,体重2 0 0~2 5 0 g ,雌雄不拘,采用胆胰管内逆行注射法制作SAP模型。随机分为A组(2 1只) ,制作SAP模型后不给予任何治疗;B组(2 0只) ,制作SAP模型前0 5h给予IL 4 (英国peprotech公司产品,货号为4 0 0 0 4 )腹腔内注射,剂量为8μg/只[1] ;C组(2 0只)制作SAP模型后0 5h给…  相似文献   
4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动脉粥样物质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形成导致的动脉管腔的狭窄、闭塞性病变。下肢ASO是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最易受累的部位包括小腿胫腓动脉、股腘动脉及主髂动脉,其中股腘动脉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以间歇性跛行、静息痛、难治性溃疡等下肢缺血、坏死等症状为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