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1篇
临床医学   14篇
特种医学   3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正常人脑脂质代谢产物在不同年龄及不同解剖部位的变化特点。方法 对38名健康志愿者进行1H-MRS扫描,ROI包括双侧海马、左侧丘脑及左侧半卵圆中心脑白质。对不同年龄组(儿童组:≤16岁;青年组:17~29岁;中老年组:≥30岁)及不同解剖部位(海马、丘脑和半卵圆中心脑白质)进行分析,原始波谱数据经LCModel软件处理,并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38名健康志愿者共107个体素中,脑波谱0.9 ppm处脂质代谢产物峰的出现率达91.59%(98/107)。不同年龄组及不同解剖部位间脂质代谢产物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儿童组中,海马的脂质代谢产物含量高于丘脑(P=0.034);青年组中,海马及半卵圆中心脑白质的脂质代谢产物含量高于丘脑(P<0.001),且海马的脂质代谢产物含量高于半卵圆中心脑白质(P=0.01);中老年组中,海马的脂质代谢产物含量高于半卵圆中心脑白质和丘脑(P<0.001)。在半卵圆中心脑白质,青年组的脂质代谢物含量高于中老年组(P=0.004);而在海马和丘脑,不同年龄组间脂质代谢物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0.294)。在青年组及中老年组中,半卵圆中心脑白质的脂质代谢物含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63,P=0.004)。结论 正常人脑波谱0.9 ppm处的脂质代谢产物峰可能为某种或某几种正常磷脂代谢的产物。  相似文献   
22.
目的 采用刚性配准和形变配准方法获得大体积非小细胞肺癌(NSCLC) IMRT中靶区和危及器官(OAR)的累加剂量,并与初次计划的剂量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 30例采用IMRT的大体积NSCLC患者,每位患者分别在放疗前和放疗20分次时进行4DCT模拟定位,基于初次4DCT的平均密度投影CT1-avg制定放疗计划为Plan1,基于二次4DCT的平均密度投影CT2-avg修改放疗计划为Plan2,分别采用刚性配准和形变配准方法将两次计划进行剂量累加得到Plan刚性和Plan形变。比较初次定位和二次定位之间大体肿瘤体积(GTV,以吸气末时相图像CT50%上的勾画为准)和OAR (OAR,以平均密度投影图像CTavg上的勾画为准)的体积变化,以及Plan2、Plan刚性、Plan形变的剂量体积指标相比Plan1的差异。结果 二次定位和初次定位相比,GTV、心脏体积分别缩小44.2%、5.5%,患侧肺、健侧肺、全肺体积分别增大5.2%、6.2%、5.8%(P<0.05);对于内GTV (IGTV,10个4DCT时相的GTV融合而来)和计划靶体积(PTV)的D95%、D98%、V100%,Plan2与Plan1相近(P>0.05),Plan刚性、Plan形变较Plan1均略有下降(P<0.05);对于脊髓、心脏、患侧肺、双肺剂量,Plan2、Plan刚性、Plan形变较Plan1均降低(P<0.05),其中心 脏V30Gy和 Dmean分别降低27.3%、16.5%、15.3%和15.2%、6.6%、5.6%,双 肺V20Gy和 Dmean分别降低15.6%、4.5%、3.7%和15.7%、6.2%、5.1%;Plan形变的IGTV和PTV的D95%、D98%,心 脏V40Gy,患侧肺和全肺 的V20Gy、Dmean高于Plan刚性(P<0.05)。形变配准后OAR相似指数明显高于刚性配准(P<0.05)。结论 Plan2中OAR剂量体积指标相比Plan1差别很大,因此它们在预测OAR放射性损伤方面均有较大偏差,而形变配准得到的剂量体积指标可以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3.
调查分析了SCI收录期刊数对收录论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SCI收录某国论文数与其入选期刊数没有必然的比例关系,某国入选期刊的多少对收录其论文数影响不大。分析认为,期刊数对论文数影响不大是因为SCI期刊都是开放式的,SCI收录某国期刊的多少与该国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所用语言文字、期刊的国际化、规范化程度有关,而收录某国论文的多少则主要与其整体科研水平、科研规模、科研投入有关。  相似文献   
24.
VMAT是一种能提高靶区剂量适形度的新技术,与静态IMRT技术相比,在保证计划质量的同时能减少单次治疗时间。但呼吸运动会导致肺部肿瘤和器官位置变化,影响靶区和OAR的受照剂量。笔者利用ArcCHECK模体和呼吸运动平台模拟呼吸运动分析肺癌VMAT计划剂量影响,为肺癌VMAT计划设计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估分别采用AAA(Analytic Anisotropic Algorithm)算法和PBC(Pencil Beam Convolution)算法所制订的IMRT计划在质量学验证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20例肺部肿瘤患者,对每个病例分别用AAA和PBC两种算法进行剂量计算得到2个IMRT计划,将病人的IMRT计划移植至模体生成QA(quality assurance)计划,使用Mapcheck工具对QA计划分别进行剂量学验证,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采用AAA算法进行肺部肿痛的剂量运算时,其所得到的治疗计划在剂量验证的结果方面要明显优于PBC算法所得到的治疗计划,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中进一步选取7例靶区位置和形态较为复杂的病例,出现以上结果的现象会更加明显。结论:从剂量学验证的角度来看,对于类似于肺部肿瘤这种靶区周围存在明显密度差异的肿瘤,在选取IMRT计划中剂量运算法则时,AAA算法剂量学验证的γ通过率更高,运算更加准确,尤其是如果靶区较为复杂时,这种表现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影像引导放疗中常用的模拟定位螺旋CT(MSCT)、加速器机载锥形束CT(CBCT)和螺旋断层治疗机MV螺旋CT(MVCT)的影像质量。方法:CatPhan600模体测量三种成像设备的CT值均匀性和线性、空间分辨率、低对比度分辨率、3D影像的几何准确性和金属伪影大小。结果:MSCT、CBCT和MVCT的CT值与物质密度均呈线性关系;均匀模体中的CT均匀性分别为1.07%,1.40%,39.81%;空间分辨率分别为8 lp/cm,7 lp/cm,4 lp/cm;MSCT可显示低对比度为1%的3 mm圆孔,CBCT只能略微分辨圆孔,而MVCT则无法显示圆孔,几何准确性均良好;MVCT的金属伪影较小。结论:CBCT和MVCT的成像质量均不如MSCT,但能满足患者治疗体位验证和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利用瓦里安直线加速器动态治疗日志文件检测多叶准直器(MLC)叶片到位精确度.方法 预先设计一组专用动态治疗MLC文件(PMLC),分别记录两台瓦里安直线加速器10次动态运行时的日志文件,将之转换成MLC文件(DMLC)并与PMLC进行比较.分析两个文件中每个叶片的位置值偏差,分别比较两台加速器10次动态运行之间叶片位置的一致性,分析MLC叶片的到位重复性.对两台加速器数据比较行Wilcoxon非参数检验.结果 两台加速器间10次运行的叶片位置偏差平均值相似,分别为0.29~0.29、0.29~0.30 mm(z=-0.77,P=0.442),两者约40%、30%、20%、10%的叶片位置偏差分别在≤0.2、0.3、0.5、0.4mm内,其最大偏差值为0.5 mm.两台加速器10次运行间叶片位置完全一致的百分比分别为86.0%和87.7%,偏差值<0.05 mm的分别为96.6%和97.3%,其最大偏差值为0.09 mm.结论 动态治疗日志文件可以实时反映多叶准自器叶片的实际位置,用来检测叶片到位精度以及重复性简单直观、实时准确;经检测的两台多叶准直器叶片到位精确、重复性好,符合动态治疗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ArcCHECK半导体探头特性及在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剂量验证应用。
方法 用PTWRW3型固体水模体对ArcCHECK探头测量固有敏感性、稳定性、剂量响应、剂量率响应、每脉冲剂量响应、射野大小依赖性、角度依赖性,并与PTW31010型0.125 cm3指形电离室测量值或VMAT计划系统计算值比较。随机选取211例已验证过的VMAT计划,分析计划与测量剂量分布的γ通过率差异,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 除角度依赖性外ArcCHECK探头其余特性均符合临床验证要求,当射束从探头底部入射时探头响应最小(180°时约为-3.9%),射束从两侧入射时响应最大(255°时约为 7.7%)。113例鼻咽癌、48例宫颈癌和50例直肠癌VMAT计划3 mm3%的γ平均通过率分别为93.5%、95.7%和97.5%,两两比较t=-12.69~-4.88,P均<0.01。
结论ArcCHECK半导体探头进行VMAT剂量验证前需精心校正,计划复杂度是影响VMAT计划验证通过率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9.
目的 验证CBCT图像引导系统骨性和灰度配准算法的精度和适用范围,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仿真人头颈和胸腹体模,模拟三维方向摆位偏移并在完成每次摆位时获取CBCT图像。用IGRT系统的骨性和灰度配准方法分别配准计划CT图像与各次摆位CBCT图像,得到体模在x、y、z方向偏移量。分析两种配准方法的精度和重复性,并行配对t检验。结果 头颈体模骨性和灰度配准在x、y、z轴向的误差分别为(-0.65±0.22) mm和(-0.70±0.17) mm (P=0.00)、(1.02±0.27) mm和(0.90±0.20) mm (P=0.00)、(1.46±0.53) mm和(1.47±0.47) mm (P=0.54);胸腹体模的分别为(0.82±0.33) mm和(0.79±0.18) mm (P=0.03)、(2.45±1.17) mm和(1.61±0.84) mm (P=0.00)、(1.44±3.25) mm和(0.19±1.11) mm (P=0.00)。结论 灰度配准精度和稳定性高于骨性配准,头颈部配准精度稍优于胸腹部,临床使用时应分别进行测试并根据治疗精度要求选择合适方法并修正误差。  相似文献   
30.
初治鼻咽癌VMAT与IMRT的比较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初治鼻咽癌(NPC)子野式调强放疗(ss-IMRT)和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的计划质量、治疗效率和执行精度,为临床治疗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 26例NPC患者以相同处方剂量和目标条件分别设计9个野ss-IMRT和VMA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剂量分布和剂量适形指数(CI)与均匀性指数(HI),不同危及器官(OAR)的平均剂量、最高剂量或感兴趣剂量体积等,治疗计划执行时间以及治疗计划剂量验证准确性。结果 两种治疗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要求,VMAT计划的靶区剂量覆盖率略差于ss-IMRT。ss-IMRT和VMAT的CI、HI分别为0.57、0.08和0.48、0.12(t=-4.52、-8.33,P=0.000、0.000)。除脑干外,VMAT计划各OAR的平均剂量和最高剂量均高于ss-IMRT计划(t=-9.57~-3.71,P=0.000~0.001),其中脊髓 D1cc和腮腺 D50%的分别平均增高了11.9%和6.5%。ss-IMRT和VMAT治疗时间分别为 803.7 s和389.3 s (t=24.12,P=0.000),VMAT减少了51.6%。ss-IMRT和VMAT的3 mm/3%的γ通过率分别为99.4%和98.0%(t=5.19,P=0.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