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初治鼻咽癌VMAT与IMRT的比较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初治鼻咽癌(NPC)子野式调强放疗(ss-IMRT)和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的计划质量、治疗效率和执行精度,为临床治疗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 26例NPC患者以相同处方剂量和目标条件分别设计9个野ss-IMRT和VMA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剂量分布和剂量适形指数(CI)与均匀性指数(HI),不同危及器官(OAR)的平均剂量、最高剂量或感兴趣剂量体积等,治疗计划执行时间以及治疗计划剂量验证准确性。结果 两种治疗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要求,VMAT计划的靶区剂量覆盖率略差于ss-IMRT。ss-IMRT和VMAT的CI、HI分别为0.57、0.08和0.48、0.12(t=-4.52、-8.33,P=0.000、0.000)。除脑干外,VMAT计划各OAR的平均剂量和最高剂量均高于ss-IMRT计划(t=-9.57~-3.71,P=0.000~0.001),其中脊髓 D1cc和腮腺 D50%的分别平均增高了11.9%和6.5%。ss-IMRT和VMAT治疗时间分别为 803.7 s和389.3 s (t=24.12,P=0.000),VMAT减少了51.6%。ss-IMRT和VMAT的3 mm/3%的γ通过率分别为99.4%和98.0%(t=5.19,P=0.000)。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局限期中危前列腺癌IMRT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PSA变化水平和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8年间经本院IMRT局限期中危前列腺癌66例资料。60例放疗前接受内分泌治疗,6例照射野包括盆腔淋巴引流区,47例采用IGRT技术。前列腺精囊腺中位剂量78 Gy,盆腔淋巴引流区中位剂量48 Gy。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中位年龄77岁,中位随访时间71.3个月。5年样本量47例。3、5年OS率分别为98%、90%,CSS率分别为100%、93%,BRFS率分别为97%、86%。PSA降至最低点的平均时间为5.83个月。IMRT后PSA最低点中位数为0.06 ng/ml。1、2级早期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6%,1、2级早期直肠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3%,1、2级晚期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1级晚期直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结论 局限期中危前列腺癌IMRT疗效好,早期、晚期不良反应小,IMRT后PSA监测利于判断肿瘤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食管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从而确定靶区外放距离;分析不同的靶区外放距离对肺和脊髓正常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12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根据每周1次CBCT所得的60组测量数据确定患者左右、头脚以及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根据实际测量的摆位误差结果以及靶区运动大小得出靶区外放距离,针对临床靶区CTV外放5 mm得到的计划靶区PTV以及根据实际测量摆位误差外放得到的计划靶区PTV分别制定调强治疗计划,在保证计划靶区PTV覆盖率相同(V95≥95%)的情况下对两种计划的危及器官受量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评价参数包括双肺的V5V20V30、平均剂量Dmean以及脊髓受量D1 cm3结果 食管癌调强放疗在左右、头脚以及前后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是(2.02±1.74)、(2.02±1.93)、(2.03±1.89)mm。上段食管癌由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距离为左右4.7 mm、头脚8.5 mm、前后5.6 mm;中段食管癌为左右5.0 mm、头脚11.0 mm、前后6.2 mm。两种计划比较,双肺的V-5、V20V30、平均剂量Dmean和脊髓受量D1cm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3、-5.55、-4.66、-6.87、-4.67,P<0.05)。结论 根据CBCT测量结果确定摆位误差以及文献报道结果得出食管癌靶区外放边界,对于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试基于患者解剖图像和矩阵探测器在线测量进行重建(RDBMOM)的调强放疗(IMRT)三维剂量验证系统的准确性,评估其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 分别在体模设计规则野和非规则野测试计划,同时以指形电离室和二维电离室阵列测量各测试例的点剂量和平面剂量分布,评估RDBMOM系统剂量重建精度。选择 2例鼻咽癌IMRT计划做RDBMOM验证,分析验证结果的临床应用意义。结果 与指形电离室点测量结果比较,RDBMOM系统对各测试例的重建剂量偏差均<1%(3 cm×3 cm小野除外),IMRT测试例的重建剂量偏差最大为2.12%。与电离室阵列测量比较,RDBMOM重建的测量平面内离轴剂量分布曲线符合良好,两者比较的γ通过率(3%/3 mm)为 94.56%~100%。2例IMRT计划的RDBMOM验证结果整体γ通过率>99%;计划靶体积γ通过率>98%且 D95误差<0.4%,腮腺和晶体平均剂量的最大误差分别达2.97%和59.58%。结论 测试系统剂量重建精度可满IMRT验证要求,并能给出与患者解剖结构相关的体积剂量误差与误差位置等信息,有利于评估其对临床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内容包括三部分:(1)回顾放疗的历史,随着数字化影像学和计算机的迅猛发展,进入21世纪,放疗从物理学方面已发展到了极致。(2)放疗涉及到的放射物理内容主要是辐射剂量学和临床剂量学,前者相对于后者所占比重很小,而吸收剂量测量仅是前者的一部分,吸收剂量测量的主要目的是对加速器进行校准。(3)在吸收剂量测量和加速器刻度的基础上,进行一维点剂量的处方剂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千伏级CBCT引导前列腺癌IMRT的数据,为选择合理的图像配准方法和适宜的外放边界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针对 16例接受根治性IMRT的前列腺癌患者,共行CBCT在线校正治疗体位214次。采用常规皮肤标记激光对位后采集图像,将所获得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默认自动配准、骨性配准、软组织配准及手动靶区配准。比较4种配准方式之间差异,并计算由CTV外放产生PTV间距。结果 16例患者默认自动配准、骨性配准、软组织配准及手动靶区配准方式在左右、前后、上下方向平移摆位误差分别为(-0.6±2.8)、(-0.6±4.5)、(-0.6±3.8) mm,(-0.7±2.7)、(-0.9±4.5)、(-0.8±4.1) mm,(-0.8±2.6)、(-0.3±4.4)、(-1.1±4.0) mm,(-0.6±2.9)、(-0.7±5.1)、(-0.9±3.9) mm。经分析4种配准方式之间相近。PTV在左右、前后、上下方向外放间距分别为4.7、5.2、6.5 mm。结论 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应用在线默认自动配准+手动微调CBCT引导放疗技术治疗前列腺癌患者更为合适。PTV安全外放边界在左右、前后、上下方向分别为4.7、5.2、6.5 mm。  相似文献   
7.
膀胱直肠管理对前列腺癌靶区及OAR剂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应用IGRT技术观察膀胱、直肠在治疗中变化, 分析其对治疗影响。方法 入选18例接受根治性IMRT的前列腺癌患者, 共行CBCT在线校正治疗体位247次。在模拟CT和CBCT图像上勾画CTV、膀胱及直肠, 观察膀胱、直肠体积和位置变化。将x、y、z轴方向平移摆位误差引入TPS中重新计算得到PTV、膀胱体积(BV)、直肠体积(RV)等剂量体积参数, 分析各参数对治疗的影响。对再计划与原计划结果行配对t检验, 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膀胱、直肠位移和膀胱、直肠体积对靶区受量影响。结果 治疗过程中膀胱和直肠充盈度有较大变化, 其中原计划与再计划PTVD95%为7777.37 cGy∶7628.56 cGy (P=0.027), PTVDmin为87.91 cGy∶83.35 cGy (P=0.000), RVP为5.89%∶8.31%(P=0.000)。PTVD95%与膀胱、直肠移动具有相关性(r=0.296、0.177)。直肠体积与PTVD95%有一定相关性(r=0.115)。对PTVDmin而言, 除上述各指标之外, 与膀胱体积有一定相关性(r=-0.128)。结论 在前列腺癌IMRT中, 使膀胱、直肠尤其是后者尽量复原定位时状态对保证靶区受量及减少直肠受照有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8.
电子射野影像装置机械运动的位置误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机械运动的相对位置偏差,为基于EPID进行调强放疗剂量验证提供位置误差的修正依据。
方法 对3种不同类型EPID (瓦里安aS1000、aS500和医科达iViewGT)采用5 cm×5 cm射野进行照射。通过自编软件系统对EPID采集的射野图像进行分析,并确定射野中心点在EPID上投影。对臂架0°~360°射野中心点在EPID上投影位置进行分析,并与臂架0°时位置比较以确定相对位置偏移。
结果 在瓦里安aS1000、aS500、医科达iViewGT的EPID最大相对偏移左右方向上分别为(-0.23±0.17)、(2.94±0.17)、(0.35±0.09) mm,上下方向上分别为(-4.16±0.20)、(-4.15±0.25)、(-1.66±0.11) mm。对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采用四次方经验函数可较好地进行拟合。
结论 不同类型EPID在不同角度下相对位置误差不同,且在上下方向上明显较左右方向大,应用EPID进行调强验证时必需考虑对在不同臂架角度下相对位置误差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全盆腔照射后靶区与正常组织(膀胱和直肠)的体积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全盆腔照射的16例前列腺癌患者,根据其初次定位时的CT图像和全盆腔照射50 Gy以后重新扫描所得到的CT图像,勾画临床靶区(CTV)体积,膀胱和直肠的体积以及计划靶区(PTV)上下各增加5 cm范围内的外轮廓体积,作为评价患者体重变化的指标。分别比较其CTV、膀胱、直肠和外轮廓的体积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再选择其中5位患者,比较一周之内的膀胱体积变化情况,作出变化曲线。结果与初次定位相比,二次定位时CTV平均体积、直肠平均体积变化显著(P<0.05),膀胱平均体积、外轮廓平均体积变化不显著(P>0.05),但个体膀胱体积变化很大,最大为首次定位时的2.5倍。结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必要进行合理次数的图像引导,以及二次或者两次以上的模拟定位和计划修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