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9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102.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探讨MRI作为超声补充检查诊断胎儿泌尿系统异常的价值。方法 检索1991年1月—2014年11月Pubmed、Elsevier-SDOL(Science Direct OnLine)、中国知网(CNKI)检索平台、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对超声怀疑泌尿系统异常的胎儿行MRI检查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的相关文献。采用QUADAS-2评分标准评价文献质量,采用Metadisc1.4软件分析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并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对存在异质性的阳性似然比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效应量合并。Meta分析显示,MRI诊断胎儿泌尿系统异常的汇总敏感度、汇总特异度、汇总阳性似然比、汇总阴性似然比及各自95%CI 分别为0.96(95%CI 0.93~0.98)、0.75(95%CI 0.57~0.88)、2.98(95%CI 1.05~8.45)、0.07(95%CI 0.04~0.13)。SROC曲线的AUC为0.96。结论 MRI作为超声补充检查诊断胎儿泌尿系统异常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 分析静息状态下中青年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DRI)患者的相关功能脑区的连接特点,在功能影像学的基础上探讨其发生的神经功能及生理学的机制.方法 对28例首发DRI的患者及2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静息态的功能磁共振(fMRI)检查,采用种子相关分析方法,以大脑双侧后扣带回(PCC)为感兴趣区,进行脑功能连接数据分析,碍到具有差异性的功能连接的脑区.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DRI患者左侧中央旁小叶,左侧楔前叶,双侧小脑后叶等脑区与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减低;双侧颞上回,右侧颞中、颞下回,右侧额中回等脑区与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增强.结论 DRI患者默认网络(DMN)与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出现异常;失眠维持及抑郁障碍的发生两者的神经机制存在互通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WB-MRI与99 Tcm-亚甲基二磷酸盐骨扫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比较WB-MRI和骨扫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能力的中英文文献,采用诊断性试验质量评价方法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以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447例患者。WB-MRI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合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1(95%CI 0.86~0.95)和0.95(95%CI 0.92~0.97),SROC曲线下面积为0.9797;骨扫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合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95%CI 0.73~0.85)和0.89(95%CI 0.85~0.93),SROC曲线下面积为0.9183。结论与99 Tcm-亚甲基二磷酸盐骨扫描相比,WB-MRI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6.
患者女,41岁。无诱因咽部疼痛5个月入院,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伴咳黄色痰,量较多。体检: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Ⅲ度,无脓点。电子喉镜示下咽部弥漫性肿胀,左侧梨状窝饱满,表面有假膜形成。  相似文献   
107.
孤立性肺结节CT动态增强扫描的层面优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利用选层重组的方法改善孤立性肺结节(SPN)CT动态增强扫描各延时像测量层面的一致性,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对3种均质液体行CT螺旋扫描并在Z轴方向同层厚任意多平面重组,比较其原始扫描图像及重组图像密度测量值的差异。(2)对72例SPN患者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运用一定的选层重组的方法保证各延时像测量层面的一致性。并对其中46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SPN的CT动态增强特点进行评价,评估其增强前后的CT值、强化峰值、SPN与主动脉的强化值比。结果(1)不同密度的均质液体同层厚的原始扫描图像及重组图像间密度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44,P>0.05);(2)67例SPN选层重组前、后各延时像测量层面一致率分别为20.98%(14/67)和97.01%(65/6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2,P=0.00)。多层螺旋CT对5例SPN的选层重组全部成功。(3)SPN的CT动态增强各延时像测量层面一致性优化以后,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强化峰值[(38.48±14.32)、(42.48±11.55)HU]和结节与主动脉强化值比[(19.64±9.52)、(21.14±7.77)%]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9.52±3.78)HU、(3.41±1.86)%];P值均<0.01。炎性结节的强化峰值、结节与主动脉强化值比[(42.48±11.55)HU、(21.14±7.77)%]与恶性结节[(38.48±14.32)HU、(19.64±9.52)%]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T动态增强选层重组保证各延时像测量层面一致性后,使其对SPN定性的准确率由78%提升至80%。结论螺旋CT扫描Z轴方向同层厚任意重组对均质物质的密度值的测量无明显影响。CT动态增强扫描各延时像测量层面一致性的优化可进一步客观反映SPN的动态增强情况,有利于其形态学的比较及CT值的测量,有望提高其对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8.
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磊  李恒国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10):1177-1179
目的探讨颈部肿大淋巴结影像表现特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66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均进行CT和/或MR I检查,对比分析他们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多发的转移性淋巴结与多发的结核性淋巴结在位置分布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6)。转移性淋巴结环形强化20例,其薄壁环形强化19例,占95%,而淋巴结结核环形强化5例均为厚壁环形强化,两者具有显著差异性(P=0.000)。转移性淋巴结中心坏死占78%,而淋巴瘤仅占3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8)。结论根据颈部肿大淋巴结位置分布和影像表现特点,大部分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评价采用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监测血管阻断剂治疗兔VX2种植性肝癌的效果。方法 成功建立28只兔VX2种植性肝癌模型,以数字法随机等分为2组,分别给予血管阻断剂M410(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给药前(基线时间点baseline)、给药后4 h、1天、4天、7天、14天分别行MR平扫及DCE-MRI,并于每个时间点取肿瘤组织行病理检查(HE及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两组肿瘤体积、对比剂容积转移常量(Ktrans)、各时间点肿瘤Ktrans变化率(ΔKtrans)及病理结果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肿瘤较对照组生长缓慢,给药后第4天、7天、14天,两组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trans值于给药4 h后降低,至4天达最低,随后逐渐恢复,于14天时接近处理前水平。给药后4 h、1天、4天治疗组的Ktrans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余各时间点Ktrans值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ΔKtrans%变化趋势与Ktrans值变化趋势相同。DCE-MRI血管功能参数值改变与肿瘤组织HE及CD 34染色结果相符。结论 DCE-MRI可动态定量评价血管阻断剂治疗兔VX2种植性肝癌后肿瘤组织的变化,是肿瘤血管靶向治疗后监测和评价疗效的理想的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应用Effectene介导钆喷酸葡胺(Gd-DTPA)标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研究磁标记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探讨Gd-DTPA标记干细胞体外磁共振成像(MRI)规律。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分离纯化hUCMSCs,通过传代培养、扩增,鉴定细胞在体外的生物学特性。应用Effectene转染Gd-DTPA标记hUCMSCs,计数法检测Gd-DTPA标记干细胞的增殖能力,体外诱导其向成脂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观察Gd-DTPA影响hUCMSCs的生物学特性。应用1.5T临床应用型MRI系统,观察Gd-DTPA标记hUCMSCs的信号强度随细胞传代的变化规律,并探索MRI的最低细胞量。结果应用组织块贴壁法接种2周后获得原代细胞,细胞呈长梭形,漩涡样生长,传2代后细胞形态更为均匀一致。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细胞高表达CD29、CD44、CD90和CD105,不表达CD31、CD45、CD40和HLA-DR。体外定向诱导能分化为成脂细胞和成骨细胞。Effectene能成功转染Gd-DTPA进入干细胞,检测标记后的干细胞增殖能力未受到影响,并能在体外诱导向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分化。体外MRI扫描Gd-DTPA标记的干细胞在T1WI呈现高信号,体外持续示踪时间约12d。结论应用组织块贴壁法能有效分离纯化hUCMSCs。应用Effectene转染Gd-DTPA标记hUCMSCs进行体外MRI示踪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