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黏液腺癌(PPMA)的影像和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3月-2014年3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7例PPMA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7例患者均行CT平扫,其中4例行CT多期增强扫描,1例行MR平扫及MR多期增强扫描。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并与临床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4例单发结节型,1例多发结节型,2例实变型,共9个病灶。外围及胸膜下分布8个,另1个占据整个肺左下叶。最大径0.5~17.3cm,平均(4.9±5.0)cm。7例病变均未见出血、钙化,分叶、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各4例,空气支气管征、支气管截断征、晕征、胸膜凹陷征各3例,细小短毛刺、棘状突起、碎石路征、卫星播散病灶、血管造影征、肺叶膨隆各2例;3例呈囊实性,实性成分均以边缘分布为主或内部散在斑片样分布;1例MR白肺征,实性成分弥散加权成像(DWI)明显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明显降低。6例术后病理均为浸润型肺黏液腺癌,分期为Ⅰa期1例,Ⅱa期1例,Ⅲa期4例。1例穿刺活检证实为肺黏液腺癌。结论 PPMA的影像及病理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正确认识其病理学特点,有助于提高对其影像征象的理解和认识。对怀疑肺黏液腺癌的肺实变患者应常规行MR重T2加权像(T2WI)及DWI。  相似文献   
22.
熊爱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641-2643
目的:分析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MRI表现,提高对其MRI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颅内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MRI资料,分析其特点。结果:肿瘤生长在额叶3例,颞叶2例,侧脑室旁4例,小脑半球1例;形态为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肿瘤长径约3.5~6.0cm,平均4.2cm;平扫肿瘤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无坏死,肿瘤周边出血1例,增强扫描所有肿瘤灶均有明显强化;肿瘤周围中度水肿8例,重度水肿2例。结论:原发性颅内淋巴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病史可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23.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由自身免疫介导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临床少见,易误诊为胰腺癌而导致不必要的手术和放化疗.以往AIP的影像学研究多集中在形态学上,应用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研究AIP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DWI在AIP与胰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期提高术前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4.
目的提高对双原发性肺癌的认识。方法结合1例双原发性肺癌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临床诊断、发生机制、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纤支镜及病理检查是诊断双原发性肺癌的方法。区域性癌化是双原发性肺癌发生的病理基础。结论双原发性肺癌易漏诊,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5.
例1 男,22岁,独生子,未婚,性格内向,父母健在,非近亲结婚.患者于5年前因"感冒"后自觉双侧鼻腔不通气伴流涕,涕呈黏黄色,量中等,不带血丝,无打喷嚏、鼻痒、鼻出血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多次以"慢性鼻窦炎"给予对症治疗,自觉症状无好转,且逐渐加重.近日脓涕增多伴头晕头痛,遂来院就诊,以"间歇性双侧鼻阻伴脓涕5年"收住院.自幼即有鼻塞、咳嗽、咳痰病史,偶有咯血,但未给予重视和检查.9岁时因"阑尾炎"行阑尾切除,因阑尾位置异常手术持续时间较长,之后发现其全内脏转位.13岁时行斜疝修补术.入院常规化验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局限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f-AIP)的多层螺旋CT 3期扫描影像学特征,并与正常胰腺和胰腺癌三期扫描增强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对79例患者(f-AIP 19例,胰腺癌30例,正常胰腺30例)的多层螺旋CT 3期(动脉期、门脉期及肝脏期)增强扫描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分别测定f-AIP病灶、胰腺癌病灶、f-AIP和胰腺癌组中未被累及的正常胰腺实质的平均CT值。分别对f-AIP和胰腺癌病灶增强后各期的CT值、f-AIP组和胰腺癌患者未被累及的正常胰腺实质及正常胰腺组的胰腺实质各期CT值进行比较。绘制ROC曲线,探讨最佳延迟强化值(CT值肝脏期-动脉期)对胰腺癌和f-AIP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平扫期f-AIP与胰腺癌病灶CT值无统计学差异(P=0.306),增强后f-AIP病灶各期平均CT值均大于胰腺癌组(P<0.05);动脉期及门脉期f-AIP和胰腺癌病灶CT值均小于正常胰腺实质(P<0.05);肝脏期f-AIP病灶CT值与正常胰腺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而胰腺癌病灶CT值小于正常胰腺。在平扫期和增强各期各组胰腺实质CT值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245,0.204,0.112,0.112);延迟强化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4,延迟强化界值为28HU时对f-AIP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和100%。结论:f-AIP的动脉期、门脉期及肝脏期3期扫描增强特征不同于胰腺癌和正常胰腺,当延迟强化值≥28HU时,诊断为f-AIP的特异度为100%。  相似文献   
27.
患者男,70岁,因"咳嗽、咳痰半月,痰中带血3d"就诊.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3.14×109/L,RBC 3.50×1012/L,HGB 106 g/L,PLT 60×109/L;肿瘤标志物测定、肺吸虫抗体试验阴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右肺中叶开口黏膜充血,并有纵行裂改变,管口被完全阻塞,表面覆盖很多白色分泌物;活检示纤维组织玻璃样变.  相似文献   
28.
29.
2009年3月起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目前正处于大流行时期,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及上呼吸道症状等,严重的可发生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部分病例甚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肺部损害的客观评估及并发症的早期诊断,笔者对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6例甲型H1N1流感并发肺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0.
熊爱华  余日胜 《江西医药》2007,42(11):1064-1067
目的 分析胶质母细胞瘤的MR表现,提高MR对其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胶质母细胞瘤的MRI资料.结果 额叶肿瘤8例,额叶并侵入邻近脑叶17例肿瘤,颞叶肿瘤5例,颞枕叶沿侧脑室后角及三角部生长侵犯侧脑室并于侧脑室内形成瘤灶6例,额叶跨胼胝体生长累及对侧脑叶5例,多发性胶质母细胞瘤4例.形态多不规则,肿瘤长径约1.5~9.5cm,平均约6.2cm;根据MR表现该肿瘤分三型,分别是囊变坏死型、出血型和多发型,增强扫描均有明显强化.结论 胶质母细胞瘤具有特征性MR表现,形态不规则、信号不均匀、囊变坏死、跨中线结构生长、扩散不受限及增强扫描强化明显且不均匀强化,根据这些征象可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