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4篇
  免费   497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61篇
基础医学   109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769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51篇
外科学   317篇
综合类   807篇
预防医学   24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09篇
  3篇
中国医学   85篇
肿瘤学   1896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颅颌面联合手术治疗前颅底区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前颅底肿瘤手术及术后颅底组织缺损修复方法。方法 对1992~1999年间我院收治的35例患者的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并发症、生存率、修复材料和方法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29%(5/35例),35例中良性肿瘤共11例,1例死于术后脑水肿伴全身,余了0例随访7年皆健在。24例恶性肿瘤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按生命表法计算)分别为58.07%和36.29%。结论 采  相似文献   
52.
谢昕 《四川医学》2000,21(2):130-131
目的 探讨CT判断食管癌外侵程度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86例胸段食管癌在术前均作CT检查确定癌外侵程度,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以确定CT判断食管癌外侵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CT判断食管癌外侵的准确性为88.4%~98.8%,以确定胸主动脉、气管支气管及心包受侵准确性最高;食管壁厚度>2cm时癌外侵率达94.7%。结论 术前CT检查在判断胸段食管癌外侵程度及  相似文献   
53.
目的 验证国产盐酸格拉司琼注射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与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69例接受以顺铂为主化疗和40例接受以蒽环类抗肿瘤药为主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比较国产格拉司琼和国产上市恩丹西酮预防化疗所致恶心与呕吐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格拉司琼和恩丹西酮对预防强致吐和中度致叶化疗药物所致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与呕吐的疗效基本相同;不良反应变基本相似,以便秘、疲倦  相似文献   
54.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6 2岁。入院两年半前因声门下型鳞癌(T3 N0 M0 )在外院行全喉切除术。术后病理示 :鳞癌 (二级 ) ,侵及软骨及骨旁软组织。 1年半前又因肿瘤侵及甲状腺 ,包绕食管 ,第二次手术 ,未将肿瘤切净 ,行术后放疗 6 8GY。半年前 ,发现气管造瘘口上方偏右有肿物。活检示 :鳞状细胞癌浸润。 5月前又行喉复发癌切除、食管修补术及气管壁皮瓣修复术。术后 3天出现食管瘘。 4月前又在该院行胃造瘘及颈段食管切断缝扎术 ,术后仍有咽瘘。之后又行了两次咽瘘修补、食管瘘管缝扎术 ,均失败。 1月前 ,气管造口上方皮肤凹陷 ,形成瘘口 ,…  相似文献   
55.
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和纤维化的增强CT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Yan H  Wang D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3):203-205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出现块影时,CT检查对鉴别肿瘤局部复发和放射性纤维化的价值。方法收集159例经CT检查的鼻咽癌,其中放疗后局部复发(RT)37例,放射性纤维化(RF)54例,以68例未经放疗的鼻咽癌(PT)作对比。使用ELScintsprint2000型CT机,测量放疗后出现的块影平扫和强化的CT值,用统计学的方差分析法处理增强前后的CT值差异。结果RT组平扫CT值为50.40±8.10Hu,增强为73.74±7.37Hu;RF组平扫为48.62±10.15Hu,增强为56.74±8.69Hu;对照组(PT)病变区平扫为48.32±9.20Hu,增强为72.38±7.75Hu。测量表明RT组有明显强化,RT组与RF组强化后CT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出现块影时,CT增强扫描可作为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血糖升高对血液流变参数的影响。方法:每天灌喂大鼠20%葡萄糖溶液4ml7天后测其血糖含量和血液流变参数。结果:血糖升高将使血浆粘度显著上升(P〈0.005),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纤维蛋白原明显上升(P〈0.05),红细胞压积下降明显(P〈0.05),最终使全血粘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血糖升高将影响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和血浆粘度,使全血粘度上升。  相似文献   
57.
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目前主要的手术方法有:经尿道电切术、膀胱部份切除术,但术后2年内复发率达13%~70%,故术后均应进行膀胱内化疗药物或免疫抑制剂灌注治疗。化疗药物膀胱灌注对预防浅表性移行上皮癌的复发和消除残存肿瘤有效率分别为14%及48%。我院1996年~1998年用化疗药物膀胱内灌注治疗30例,肿瘤复发率为53%,主要护理体会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28例,女2例,年龄27~85岁,平均64岁。30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Ⅰ~Ⅱ级,其中经尿道电切膀胱肿瘤16例,…  相似文献   
58.
本文报告我院从1997年7月至1998年4月采用注射用灵杆菌素治疗因化、放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5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50例病人均是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20~67岁,...  相似文献   
59.
岳玉敏  蔡志宇 《医学综述》1999,5(5):194-196
<正>目前认为,恶性肿瘤是环境致癌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往预防癌症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帮助个人减少致癌高危的生活方式;②减少公众生活环境中的致癌因素。近年来,随着癌症发生年龄的  相似文献   
60.
为揭示胆囊结石病与遗传因素的关系,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和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FLPs)对104例胆囊结石患者和68例健康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胆囊结石组B1等位基因频率52.3%,B1B1基因型频率28.8%,大于对照组B1等位基因频率34.6%(P<0.05),B1B1基因型频率11.76%(P<0.05),胆囊结石组B2等位基因频率47.7%,B2B2基因型频率24.2%小于对照组B2等位基因频率65.4%(P<0.05),B2B2基因型频率42.6%(P<0.05)。胆囊结石组H1等位基因频率20%,H1H1基因型频率5%,H2H2基因型频率65%,H2等位基因频率80%与对照组H1等位基因频率17.9%,H1H1基因型频率2%,H2H2基因型频率65.9%,H2等位基因频率82.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B1等位基因是胆囊结石患者主导基因。B2等位基因是对照组的主导基因。H1及H2等位基因频率在胆囊结石患者及对照组中分布相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