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癫痫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的抑制作用。 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青霉素组、米诺环素治疗组和米诺环素预处理组,每组各10只。大鼠腹腔注射青霉素G 740万~760万单位/kg以建立大鼠癫痫模型。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造模后第1、3天海马小胶质细胞免疫反应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肿瘤生长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1)癫痫发作可激活小胶质细胞。与青霉素组比较,大鼠癫痫发作后第1、3天米诺环素治疗组、米诺环素预处理组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增生受抑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米诺环素预处理组抑制性更突出。(2)大鼠癫痫发作后第1、3天青霉索组、米诺环素治疗组、米诺环素预处理组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青霉素组比较,米诺环素治疗组、米诺环素预处理组TNF-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米诺环素预处理组更明显。 结论米诺环素可有效抑制癫痫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增生和炎症因子TNF-α的释放。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CD16+CD56+ NK细胞的水平,及其在MG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6例MG患者与20名正常对照外周血CD16+CD56+NK细胞的百分率.结果:MG组外周血CD16+CD56+NK细胞百分率(13.81±5.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3±1.95)%,P <0.05.结论:NK细胞在MG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既可通过分泌IFN2γ等细胞因子途径促进MG的发病,也可通过细胞毒作用发挥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索PEG-PEI/ROCK-Ⅱ-siRNA复合物的物理性能及转染C17.2神经干细胞的效率。方法设计合成PEG-PEI共聚物基因载体,与ROCK-Ⅱ-siRNA进行复合;用凝胶阻滞电泳实验、粒径与电位的测定观察PEG-PEI/ROCK-Ⅱ-siRNA复合物的复合效果;采用透射电镜观察PEG-PEI/ROCK-Ⅱ-siRNA复合物的形态学;通过流式细胞仪技术定量检测复合物对C17.2神经干细胞的转染效果。结果 PEG-PEI/ROCK-Ⅱ-siRNA复合物在N/P=10时完全复合。随着N/P比的增大,复合物的粒径变小而电位增大。在N/P=50时,透射电镜观察到复合物为球形,很好的分散性,平均粒径约为100 nm。PEG-PEI/ROCK-Ⅱ-siRNA复合物在N/P=50时转染C17.2神经干细胞的转染效率最高,为(70.24±5.21)%。结论 PEG-PEI基因载体可以很好的与ROCK-Ⅱ-siRNA复合。PEG-PEI/ROCK-Ⅱ-siRNA复合物对于C17.2神经干细胞具有良好的转染效率。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PEG-PEI)作为非病毒纳米载体介导小干扰RNA(siRNA)体外转染C17.2 NSCs的效果。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合成的PEG-PEI与靶向Nogo受体复合体基因的siRNA形成复合物,通过粒径与电位的测定、凝胶阻滞电泳实验等方法观察PEG-PEI/siRNA纳米复合物的表征及复合效果。以脂质体复合体系Lipofectamine 2000/siRNA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N/P比(PEG-PEI中氮原子和siRNA中磷原子的摩尔比)的PEG-PEI/siRNA复合物对NSCs的转染效率。 结果 PEG-PEI和siRNA形成粒径为纳米级别的复合物,随着N/P比增大,复合物的粒径逐渐减小,而表面电位逐渐增大。凝胶阻滞电泳实验表明siRNA与PEG-PEI可以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而稳定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转染率后发现,N/P=15时,PEG-PEI/siRNA复合物转染率最高,可达(78.72±8.18)%。 结论 PEG-PEI是一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非病毒型siRNA转运载体,对神经干细胞基因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用循证医学指导临床医学八年制教学是一种新兴医学教育模式,循证医学的引入对神经病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循证医学教学过程是可行的方法,最终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成为一名终身的自我教育者。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负载hTERTC27基因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治疗胶质瘤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重组腺病毒(recombinant adenovirus,Adv)将hTERTC27基因转染到DCs,Western blot杂交鉴定hTERTC27蛋白的表达.实验分为3组:hTERTC27转染的DCs,单纯强化绿荧光蛋白(EGFP)转染的DCs和单纯的DCs.CCK8法检测各组DCs对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及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对胶质瘤细胞U87的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T细胞上清中白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结果 hTERTC27转染的DCs组对T细胞的增殖作用以及T细胞上清IL-2、IFN-γ的浓度均高于其余两组,当效靶比为40∶1时,这组T细胞对U87的杀伤率(50.4% ± 2.95%),也明显高于EGFP转染DCs组(38.0% ± 1.81%)以及单纯DCs组(33.7% ± 2.03%)(P = 0.001).结论 hTERTC27基因转染的DCs能诱导CTL反应,对端粒酶阳性的U87具有显著的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57.
昨晚深夜,我刚想睡,门铃响了。打开门,只见隔壁的李大妈一脸慌张:“唐教授,真不好意思,这么晚了还打扰你。我家老头子不知道怎的,突然一只眼睛看不清东西,左边身子乏力、麻木,说话含含糊糊的。你帮我看看,好吗?”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20~22周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左卡尼汀组。模型组参考相关文献进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备;左卡尼汀组在模型制备前30 min给予100 mg/kg左卡尼汀进行干预;假手术组游离出相关血管,但不进行夹闭操作。观察三组动物在恢复再灌注24 h后,血清和脑部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变化,并测定大鼠脑部三磷酸腺苷(ATP)酶、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环磷酸鸟苷(c GMP)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SOD、IL-6、MDA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 05);而TNF-α的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 05);左卡尼汀组与模型组相比,SOD和IL-6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 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 05)。模型组脑组织中MDA和TNF-α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 05);左卡尼汀组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脑组织中MDA和TNF-α的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显著降低了SOD和IL-6的水平,而左卡尼汀处理后显著提高了SOD和IL-6的水平(P0. 05)。模型组中NO、NOS和c GMP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 05),左卡尼汀组与模型组相比可以显著降低NO、NOS和c GMP的含量(P0. 05)。ATP酶结果表明,模型组脑组织中ATP酶的活力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而左卡尼汀组脑组织中ATP酶的活力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结论左卡尼汀能够显著改善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导致的神经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和脑部MDA水平,降低脑部组织中NO、NOS和c GMP水平,提高SOD和ATP酶的活力相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中国广东地区不同病因轻型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发病3 d内的轻型卒中(minor stroke,MS)患者,根据CISS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心源性卒中(cardiogenic stroke,CS)、穿支动脉病(penetrating artery disease,PAD)、其他病因(other etiology,OE)及病因未明(undetermined etiology,UE)五个亚组,分析它们之间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共纳入轻型卒中患者303例,在常见危险因素中,轻型卒中患者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所占比例相对最多,分别为72.3%、58.3%及39.9%;而不同病因中,LAA及PAD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1.9%、50.8%),且两组患者对比血甘油三酯(TG)(1.765±1.18)mg/L vs.(2.19±1.84)mg/L,P=0.03]、载脂蛋白B(Apo B)[(0.95±0.29)mg/L vs.(1.11±0.46)mg/L,P=0.009]、C反应蛋白(CRP)[(6.63±11.30)mg/L vs.(3.42±5.02)mg/L,P=0.042]及Apo B/Apo A1[(0.754±0.25)mg/L vs.(0.875±0.49)mg/L,P=0.019]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是轻型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广东地区轻型卒中发病机制最常见为PAD,其次为LAA;对轻型卒中患者进行TG、Apo B、Apo B/Apo A1、CRP等检测,也许能协助进行CISS分型。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