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3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625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73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593篇
内科学   372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167篇
外科学   611篇
综合类   1053篇
预防医学   18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52篇
  1篇
中国医学   119篇
肿瘤学   1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近年来研究发现,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有与抗炎作用无关的抗肿瘤功能:长期服用阿斯匹林或其他NSAID可降低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关于NSAID具体的抗肿瘤机制众说纷纭,一般认为NSAID作为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于抑制肿瘤的生长有重要的作用。最新的研究发现,其抑制肿瘤的活性可能与其调节RECK基因的表达有关,本文就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2.
背景与目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冰冻切片诊断的误诊率较其他脏器相对较高,文献报导误诊率在1.6-13.2%,误诊率较高的肿瘤包括脑膜间叶性肿瘤,血管母细胞瘤,淋巴瘤及少枝胶质细胞瘤。本文总结和探讨神经系统病变术中诊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神经系统病变术中诊断的质量。方法:我们回顾性地研究了4年中所进行的135例神经外科术中送检冰冻标本的诊断,并对照相应石蜡标本的诊断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冰冻切片诊断错误9例,误诊率为6.67%。误诊病例包括:星形细胞瘤1/73例(误诊率1.4%),室管膜瘤3/4例(误诊率75%),小脑髓母细胞瘤1,5例(误诊率20%),嗅神经母细胞瘤1,2例(误诊率50%),中枢神经细胞瘤1,2例(误诊率50%),脉络丛肿瘤1,2例(误诊率50%),非肿瘤性病变1,9例(误诊率11.1%)。结论:发生在脑室外的室管膜瘤易发生误诊;小脑髓母细胞瘤、嗅神经母细胞瘤等出现滤泡样结构或表现出结节样的结构时可能与转移性低分化癌混淆;脑组织中血管畸形伴血肿形成,由于常并发出现显著的胶质细胞反应而导致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73.
皮肤羧酸酯酶代谢的立体选择性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人皮肤羧酸酯酶代谢的立体选择性,为利用前体药物方法促进透皮吸收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以酮洛芬乙酯为模型药物,利用皮肤匀浆代谢方法考察皮肤羧酸酯酶代谢的立体选择性。以人肝脏L02细胞株中羧酸酯酶的表达为对照,采用RT-PCR方法从mRNA水平研究皮肤组织及其细胞中羧酸酯酶的表达。结果 酮洛芬乙酯在人皮肤匀浆中的代谢产物以R-酮洛芬为主。人羧酸酯酶-2(hCE-2)在皮肤组织及其细胞中都有很强的表达,而人羧酸酯酶-1(hCE-1)在皮肤组织及其细胞中的表达量很小或不表达。结论皮肤表达的hCE-2是透皮吸收常用酯类前体药物的主要水解酶,其对手性酯类前体药物的水解具有立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74.
腕踝针治疗中晚期肝癌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胡侠  凌昌全  周庆辉 《中国针灸》2004,24(3):149-151
目的:观察腕踝针对癌性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86例肝癌疼痛患者,单纯腕踝针治疗36例,按照三阶梯止痛原则单纯服药组50例,比较其在镇痛疗效上与不良反应上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4%,愈显率86.1%;接受腕踝针治疗的患者与按三阶梯服药的患者镇痛疗效上无显著差异,持续缓解时间较服药组长,且无毒副作用.结论:腕踝针治疗肝癌疼痛疗效显著,与服药组比较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建立可吸收形状记忆套管用于微小血管无缝线吻合的动物模型并探讨该吻合方法与传统针线吻合方法在微小血管吻合方面的优势。方法 利用SD大鼠腹主动脉制作血管吻合模型,记录两种吻合方法的吻合时间及通畅率,术后不同时间点取吻合口周围血管做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评价吻合口周围的炎性反应,术后6周取活体动物做CTA及血管彩超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吻合的血管通畅情况及血流量.血管直径,取术后1年吻合血管,纵向剖开血管腔,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内皮愈合情况。结果 可吸收形状记忆套管吻合组比传统缝合吻合组时间更短(P<0.05),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吻合方法吻合口周围炎性细胞数量明显少于传统方法(P<0.05),两种吻合方法术后血管的直径及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新型吻合方法与对照组相比血管内皮愈合更加光滑,血管没有明显的瘢痕增生及狭窄。结论 可吸收形状记忆套管吻合方法比传统缝合方法简便快捷,能够有效减少炎性反应,减少吻合口狭窄及瘢痕增生,且拥有与传统方法相似的通畅率及血流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新型血管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亚基KCNA2在碘乙酸钠诱导的骨关节炎(OA)疼痛模型大鼠 中的表达及机制。方法15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S组)和骨关节炎组(OA组),通过 膝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建立骨关节炎模型。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1、2、4、6周测定大鼠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WMT)。注射后 4周,HE及番红固绿染色观察膝关节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DRG神经元活化转录因子-3(ATF-3)、诱生型一氧化氮合 酶(iNOS)的表达情况。RT-qPCR检测1、2、4、6周DRG神经元Kcna2 mRNA表达,4周时Western blot分析KCNA2的表达情况、 MSPCR检测Kcna2甲基化程度。结果与注射前相比,OA组2、4、6周PWMT显著降低(P<0.05或P<0.001);与C组相比,OA 组2、4、6周PWMT显著降低(P<0.05或P<0.001)。OA组大鼠膝关节软骨表面断裂、缺损,骨质增生,潮线模糊不清;C、S组未发 现明显异常。4周时OA组ATF-3与iNOS表达显著增高(P<0.01),2、4、6周Kcna2 mRNA及4周KCNA2表达显著降低(P<0.05 或P<0.01)、Kcna2 甲基化程度显著增高(P<0.01)。结论骨关节炎疼痛大鼠DRG神经元KCNA2 的表达降低,其机制可能与 Kcna2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益处发现体验。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提炼出主题。结果患者的益处发现表现为感恩、新的生活哲学、新的可能性、领悟社会支持、健康相关行为改变及利他行为等6个主题。结论医护人员应该具有心理护理的相关知识,能够识别患者益处发现的表现,可以通过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改变患者的行为,从而促进患者体验到更多的益处发现,进而促进患者良好的心理适应,提高其遵医依从性,改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确定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对HaCaT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转染pEGFP- N2 - ECM1的含有ECM1的MCF-7细胞上清液作用于HaCaT细胞.MIT法检测HaCaT细胞的增殖,FCM法测定细胞周期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ECM1作用48h后,细胞G1期比例显著降低,S期与G2期比例则显著升高.结论:ECM1对培养的HaCaT细胞具有诱导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