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79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覆膜支架在周围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回顾性分析覆膜支架治疗周围血管性病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1例患者,其中动脉瘤8例(包括假性动脉瘤3例),动-静脉瘘2例,血管损伤破裂1例。病变部位位于锁骨下动脉2例、颈总动脉1例、肾动脉1例、髂动脉5例、股动脉1例、胫前动脉1例。均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在相应的病变段植入覆膜支架,使病变与主支血管隔绝。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覆膜支架,术后造影原病变完全消失。术中有1例发生血管痉挛。未发生血管闭塞、破裂等并发症。通过超声或DSA随访3~6个月,无复发和主支血管闭塞等。结论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覆膜支架的应用日益增多,治疗周围血管性病变取得极好效果。  相似文献   
22.
艾松涛  朱文静  余强   《放射学实践》2011,26(2):159-163
目的:评价正常舌组织和其他颌面颈部组织的动态增强MRI(DCE-MRI)表现,比较正常和异常舌组织的TIC曲线类型和最大斜率值之间的差异.方法:对15例健康成人和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舌肿块性病变患者(良性19例,恶性46例)行DCE-MRI检查.分别获取正常颌面颈部肌肉和腮腺组织的TIC曲线类型和最大斜率值,以及舌病...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利用猪颅底奇网制作一种简单、经济的动静脉畸形模型.方法 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将猪一侧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或颈外静脉吻合,建成动静脉畸形模型.吻合术后行血管造影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8头家猪手术后全部成活.血流自右侧咽升动脉流经奇网和对侧咽升动脉,进入颈内/外静脉.术后3周1头家猪死亡.另1头家猪1个月时吻合口闭塞.结论...  相似文献   
24.
25.
颌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影像学特点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颌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影像学征象,以提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8例颌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2~70岁(平均28岁);2例为上颌骨,6例为下颌骨。8例中4例有局部复发,复发的平均年限为1a。无远处转移。结果:X线平片上,病灶长轴沿上、下颌骨的长轴走向,呈现偏心性或中心性生长。骨质破坏呈膨胀性、溶骨性,肿瘤骨与正常骨之间的过渡带较窄,无明显的骨质反应线(除1例复发的小病灶外)。骨皮质膨胀变薄,无骨膜反应。病灶内部可有分房或切迹。CT像上,髓腔密度增高,正常骨小梁被软组织密度肿块所取代,软组织肿块基本均匀,病变突破骨皮质,侵犯周围组织形成肿块,肿块内无钙化和骨化。MRI上,T1WI为均匀等信号,T2WI为不均匀的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无明显强化。波谱见胆碱波。下颌骨病变发生于下颌角、后牙区、下颌支,上颌骨发生于后牙和上颌结节区。结论:了解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影像学特点非常重要,因其较其他的纤维性病变更具有侵袭性,手术需要更大的局部切除范围和更长期密切的随访,以防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扫描在颌面部检查中对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颌面部CT平扫患者40名,分成两组(A组+B组),每组20名。A组采用单源瞬时kVp切换能谱CT扫描模式,管电压140、80 kVp瞬时(0.5 ms)切换,重建出单能量70 keV水平图像。B组行常规扫描,管电压120 kVp。两组其他扫描参数相同。对两组图像的信噪比、图像显示质量及辐射剂量进行对比。结果A组和B组间脂肪、气体、腮腺和髁突间的信噪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2±5.130和-15.22±6.105,P=0.867>0.05;-151.71±41.103和-169.77±73.295,P=0.179>0.05;0.39±2.821和1.22±3.694,P=0.263>0.05;11.07±5.652和11.56±5.873,P=0.701>0.05),而咬肌、颌下腺和玻璃体的信噪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8±2.637和12.31±3.763,P<0.001;7.17±2.407和10.24±5.147,P=0.001;0.97±0.511和2.91±0.867,P<0.001)。主观评价两组图像质量无统计学差异。A组和B组有效剂量分别为:2.80±0.432 mSv,3.54±0.737 mSv(P=0.001)。结论宝石能谱CT扫描在不影响图像质量和影像诊断的前提下,与常规扫描相比,能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对心肌缺血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115例心肌缺血性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GRP78表达水平。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分析对比CTA扫描与GRP78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对心肌缺血性冠心病的诊断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GRP78对心肌缺血性冠心病发生的诊断价值。结果 心肌缺血性冠心病患者血清中GRP78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115例患者采用CTA扫描检查诊断为心肌缺血性冠心病患者共计95例,根据血清中GRP78水平诊断心肌缺血性冠心病患者共91例,二者联合诊断心肌缺血性冠心病患者共109例;CTA联合GRP78检测诊断心肌缺血性冠心病的准确率为89.30%,敏感度为94.78%,特异性为83.00%,高于CTA单独检测或GRP78单独检测(75.81%/81.86%、82.61%/79.13%、68.00%/85.00%),Kappa...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评估利用数字化导板进行种植手术的精确度,探讨其在口腔种植中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3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行种植手术的60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Ⅰ、Ⅱ2组,每组30例。术前均拍摄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并利用Simplant软件规划手术方案。其中I组采用无种植导板辅助植入种植体;Ⅱ组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数字化导板,辅助植入种植体。术后2组均拍摄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利用Simplant软件将术前图像与术后图像进行配准融合,测量比较种植体实际位置与术前设计的差异。所得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Ⅰ组共植入52颗种植体,测量偏差为:顶部(2.07±0.51) mm(1.33~2.79 mm),根尖部(2.89±1.02) mm(1.51~4.43 mm),深度(0.78±0.33) mm(0.30~1.28 mm)和角度(8.84±4.64)°(3.29~16.21°);Ⅱ组共植入57颗种植体,测量偏差为:顶部(1.18±0.72) mm(0.12~2.35 mm),根尖部(1.43±0.74) mm(0.20~2.66 mm),深度(0.54±0.29) mm(0.20~1.07 mm)和角度(4.21±1.91)°(0.82~7.79°)。种植体植入的精确度在顶部、根尖部和角度有显著差异(P<0.01),而深度偏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利用数字化导板辅助种植手术,可以更好地控制种植体植入的精确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
C臂机导向下颧弓骨折复位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使颧弓骨折复位术能在X线透视下进行,增加复位成功率及即刻评价复位效果,避免矫枉过正现象,拟将该手术在C臂机导向下进行,本文探索该方法的优缺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自2003年以来,共对68例单纯颧弓骨折患者,局麻下经口内进路在C臂机导向下进行复位操作。所有患者术前拍颧弓切线位片或CT,明确颧弓骨折的类型,手术当天详细记录病史、张口度和颧面部畸形程度,术后评价即刻效果;3个月后复查,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颧弓切线位或CT)评价。结果:术后即刻影像学复查,67例患者复位优,1例患者复位失败,改为开放性手术。术后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颧面部外形完全对称者占89.55%(60/67),基本对称者占10.45%(7/67);术前平均张口度(2.36±0.25)cm,术后平均张口度(3.7±0.32)cm;CT显示骨折段对位对线好。结论:C臂机导向直视下颧弓骨折复位术,能使骨折段复位更准确,但应选择好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并应做好术中X射线的防护。  相似文献   
30.
目的:改进导航辅助射频温控热凝术中的注册标记系统,使其更加无创,同时达到导航系统的精确要求。方法:采用热塑型塑料面罩,依照人体面部特征加热塑型,表面双侧颞部、眉弓中点和颧骨最高点安置6个塑料标记点.内部随意安置6个标记点。CT扫描获得影像学数据,输入SurgView—RFT电磁导航系统后,分别选用4个(内外各2个)、6个(内外各3个)和8个(内外各4个)标记点进行注册和配准,每组设置5种组合,每点读取3次坐标值,取平均值代入配准误差公式。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取4个标记点时.系统误差为f1.58_±0.25)mm;取6个标记点时,系统误差为(1.28±0.21)mm;当标记点数量达到8个时,导航系统的配准精度达(1.06±0.10)mm。4点组与6点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49),6点组与8点组间无显著差异(P=0.1402)。结论:热塑型塑料面罩表面放置标记点可避免患者创伤,配准精度完全符合导航系统的要求和卯圆孔穿刺的特定要求,在应用中至少应有6个标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