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4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校是典型的群居环境,如果存在传染源,极易引起校内传染病的流行甚至暴发.大学生学习生活接触密切,加之学业压力大等原因,高校学生已成为肺结核发病的高危人群,有报道显示,高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1-3].目前高校肺结核防控的重要手段就是尽早发现、隔离并治疗肺结核病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09-2019年西安市肺结核的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情况,为完善西安市肺结核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9年《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的肺结核患者病案信息数据,通过描述性研究方法对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和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9年间西安市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为49.06/10万。郊县、郊区、城区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54.13/10万、47.46/10万和46.19/10万;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85倍。职业分布排在前5位的为农民(47.48%),家政、家务及待业(14.65%),离退人员(9.55%),学生(8.63%)和工人(5.23%)。利福平敏感或耐药性未知患者的成功治疗率平均为98.03%,利福平耐药患者治疗成功率为51.47%。结论 西安市近年来肺结核发病率和治疗率呈增长趋势,利福平耐药患者治疗成功率较低,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促进工作,加大肺结核发现力度及患者治疗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计算机管理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资料。方法:利用Access2000建立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资料数据库。结果:利用该数据库完成了1000例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资料的录入、统计和分析,数据库储存量大,操作简捷方便,运行情况良好。结论: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迅速发展,数据库管理系统已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屏障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对陕西省近 10年脊髓灰质炎 (脊灰 )的免疫状况做出科学的评价 ,在地理特点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各异的 3个地区采集 0~ 39岁健康人群血标本 86 6份测定脊灰抗体。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 88%、98 0 4%、92 73%,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 1∶2 5 9 30、1∶10 3 6 9、1∶5 2 6 9。表明通过口服脊灰疫苗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 ,陕西省健康人群对脊灰已形成牢固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为了掌握西安市婴儿麻疹疫苗 (以下简称MV)基础免疫接种情况 ,以进一步提高免疫成功率。方法 在西安市城区和郊区随机抽查 5 7名 0岁组健康婴儿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血清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 免疫前MV阳性率为 2 8 0 7% ,GMT 1∶4;免疫后MV阳性率为 98 2 5 % ,GMT 1∶1666;免疫前后阳性率、抗体平均滴度经统计分析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对MV免疫后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抗体阳性率 ,平均滴度进行统计分析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婴儿在出生后 8个月 ,母体胎传抗体逐渐衰减 ,致MV阳性率极低 ,只需按现行的免疫程序及时有效地接种MV ,就能获得保护抗体 ,达到控制麻疹发病的目的。同时也说明MV的免疫成功与否不受性别和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西安财经学院(北区东院)于2003年4月27日~5月24日,以学生为主发生了254例以发烧为主,同时伴有咽痛、咽红、关昏、头痛、乏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爆发流行,现就有关情况调查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消毒知识知晓情况,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问卷,对135名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消毒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三级医院医院管理人员消毒知-信-行(KAP)知识维度得分(11.12±2.09)、行为维度得分(10.58±1.96)和总分(25.35±3.83)高于二级医院[分别为(10.00±1.47)、(9.34±1.64)、(23.61±2.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级别医院在KAP态度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9)。40~49岁医院感染管理人员KAP得分最高(26.33±3.04);学历越高者KAP得分越高;主任护师或副主任护师KAP得分(26.90±2.71)高于其他职称人群;专职医院感染管理人员KAP得分(27.61±2.52)高于兼职人员;工作年限在5~10年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消毒KAP得分(26.47±2.63)较高(均P<0.05)。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对消毒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尤其是二级医院应进一步加强消毒知识的培训。有必要在不同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质量控制和预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指导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文献查阅基础上,通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筛选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质量控制和预警效果评价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确立指标权重,构建指标体系。结果 32位专家两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7.5%(28/32)和100.0%(28/28),专家平均权威系数(Cr)为0.792,第二轮咨询专家协调系数为0.245(χ2=459.416,P<0.001),经指标筛选,形成由6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和43项三级指标构成的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质量控制和预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6项一级指标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信息质量(0.2281)、学校管理(0.2123)、疾控管理(0.1927)、预警信息管理(0.1450)、系统维护(0.2)和预警效果评价(0.1108)。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质量控制和预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本体系专家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较高,意见趋于一致,可为国内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特征,为更好地防控疫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疫情应急处置期间无症状感染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2020年5月10日,西安市共报告无症状感染者25例(男12例,女13例),中位年龄46.0(18.5,65.0)岁,占全市17.24%(25/145)。其中15例(60.00%)为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8例(32.00%)有湖北旅居史,2例(8.00%)为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23例(92.00%)经聚集性疫情传染源溯源和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排查发现,1例(4.00%)为协查外市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发现,1例(4.00%)为筛查高危地区来陕人群发现。25例无症状感染者末次暴露到首次核酸检测阳性中位时间为17.0 d,集中医学观察开始至首次核酸检测阳性中位时间为8.0 d,首次核酸检测阳性至转阴出院中位时间为14.0 d。CT显示78.57%(11/14)无症状感染者肺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小结节影、斑片状影、磨玻璃样影和边界欠清晰状况。结论 无症状感染者主要经聚集性疫情调查和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排查发现。及时全面排查密切接触者并对其进行集中医学观察,能减少其可能造成的疫情持续传播。肺部影像学特征性改变可作为早期排查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