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先证者 ( 2 ) 女 ,30岁 ,2 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 ,以右后枕部为著 ,程度中等 ,发作性 ,偶伴恶心 ,无明显呕吐。走路不稳 ,无发热、抽搐、无肢体麻木、乏力 ,无视物不清 ,Rormberg征阳性 ,闭目难立征阳性 ,步态不稳 ,四肢肌力 级。实验室检查 :WBC5 .96× 10 9/ L,脑脊液 WBC0 .0 0 2× 10 9/ L,渗透压正常。MRI示左侧小脑半球类圆形长 T1 长 T2 信号区 ,呈囊性 ,大小约 5 cm× 4 cm× 3cm,四脑室受压前移 ,后壁见一等信号结节 ,强化明显。腹部 CT示胰腺从胰尾至钩突弥漫性增大 ,呈多囊状改变 ,胃十二指肠及门脉血管受压 …  相似文献   
2.
先证者 ( 1 ) 男 ,2 4岁。生后即发现睑裂较正常人小 ,双眼间距离较大 ,其家长未引起重视 ,也未行任何治疗。现要求行整容手术而就诊。查体 :双眼平视时上睑遮盖瞳孔的约 5 0 % ,睑裂长 0 .8cm(正常 1.0~ 1.2 5 cm) ,宽 2 .8cm(正常 3.0~ 3.4cm) ,内眦间距 4 .8cm(正常 3.0~ 3.6 cm) ,有明显内眦赘皮。双眼视力正常 ,眼球大小基本正常 ,角膜透明 ,结膜无充血 ,巩膜无黄染 ,额肌肌力正常 ,上直肌肌力正常 ,无复视等。入院后在局麻下行双侧上睑下垂矫正 ,内眦赘皮矫正 ,内眦间距缩短术。术后上睑裂宽 3.2 cm,内眦间距 4 .2 cm,效果改善明…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52岁,因“餐后腹胀伴恶心、呕吐2月,黑粪10d”于2008年3月17日入院。入院查体:上腹部可扪及一4cmx3Cm包块,质硬,表面久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差,有压痛,无反跳痛。CT检查示:胃体下部及胃窦壁明显增厚,内见多发斑点状钙化影,动脉期病变有轻度强化,  相似文献   
4.
右主支气管软骨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6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咳嗽以清晨起床后及剧烈活动后明显,咳嗽时伴有胸闷,白色黏痰,量不多,咳出后胸闷感减轻。无发热、盗汗、胸痛及咳血史。7天前在本地医院胸透发现纵隔移位来院就诊。查体:口唇无紫绀,气管右偏,右侧胸廓明显缩小,吸气时无“三凹征”,听诊右肺闻及哮鸣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的HR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两肺均匀弥漫分布的大小不等的薄壁囊腔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HRCT不仅能清晰显示其薄壁特征,还能发现常规CT不能显示的小的囊腔。结论肺淋巴管肌瘤病的HRCT表现具有特征性,HRCT对明确诊断以及预后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56例患者颅脑MRI横轴位平扫T1WI图像中出现的伪影及伪影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查找了伪影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工作中采取的针对性补偿措施,为提高图像质量,提供了更多的对疾病诊断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随着介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介入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急救医学领域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将我们1998/2006年使用介入方法治疗的136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7例,外伤肝动脉瘤破裂9例,头颈部血管瘤大出血5例,支气管大咯血8例,急性肢体动脉血栓形成14例,同期与急症科合作行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成形术,即急诊PCI93例。这些患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通过急诊科或相关科室临床确诊。急性心梗患者除症状体征外,还经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确诊。消化道大出血和咯血患者均为经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反复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颅内非蛛网膜下腔胆脂瘤的MRI表现特点.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非蛛网膜下腔胆脂瘤的影像学表现,其中3例位于脑实质内,2例位于脑室内,1例发生于硬脑膜.结果 3例脑实质内胆脂瘤, 2例呈长T1长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1例呈均匀长T1长T2信号, FLAIR图像均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 1例边缘区域局部轻度强化.2例三脑室内胆脂瘤不同程度向侧脑室及第四脑室蔓延,形态不规则,呈长T1长T2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1例硬脑膜胆脂瘤位于右侧额顶区,呈短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 非蛛网膜下腔胆脂瘤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可能做出正确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常中年人海马不同年龄组、不同部位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海马相关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从社区健康志愿者中选取符合标准者276名,按年龄分3组,A组:壮实期(41~48岁)90名,B组:稳健期(49~55岁)93名,C组:调整期(56~65岁)93名,行常规颅脑MR平扫、双侧海马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测量双侧海马头、体、尾部ADC、FA值,分析不同性别间、左右侧别间、各年龄组间及同年龄组不同部位间各参数的差异及各参数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ADC、FA值在男女之间、左右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相同部位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A、B组均低于C组(P0.05),FA值A、B组均高于C组(P0.05);FA值在同年龄组不同部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值在A、B、C组海马头部高于体、尾部(P0.05)。FA值与年龄呈负相关(r=-0.813,P0.05);ADC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0.113,P0.05)。结论 DTI能反映正常中年人海马不同部位微环境的变化,为早期临床诊断及治疗海马相关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董希忠  宋世祥  李伟 《医疗装备》2011,24(12):39-39
众所周知,放射科是医技科室,医技科室是为临床服务的,而放射技术是为放射诊断和临床诊断服务的。大多数医院在多年的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不成文的隐形规定:医技科室无条件服从和服务于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