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6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辐照灭菌后组织相容性和致畸毒性,为辐射灭菌后的医疗产品安全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依据ISO11137标准相关规定,采用细胞毒性试验和动物试验对辐照灭菌后的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进行了组织相容性和致畸毒性评价。结果试验的灭菌剂量为9.4 kGy,辐照灭菌后的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无细胞毒性、不会致敏和引起皮内刺激,无遗传毒性(不会引起染色体畸变),无诱导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增高作用。结论经设定剂量辐照灭菌后的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组织相容性良好、无致畸毒性,辐射灭菌作为医疗器械灭菌方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B细胞易位基因2(BTG2)对人乳腺癌细胞T-47D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提高BTG2基因在人乳腺癌细胞T-47D的表达水平,利用克隆形成实验研究转染后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周期变化进行分析,应用Western blot方法研究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克隆形成细胞生存实验结果表明,BTG2稳定高表达的T-47D/BTG2细胞在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其存活分数明显低于X射线照射后的未转染的T-47D/Parental(母)细胞以及"空质粒"转染的对照T-47D/Neo细胞的存活分数。细胞平均致死剂量(D0)值在T-47D/Parental细胞、T-47D/Neo细胞和T-47D/BTG2细胞分别为1.84,1.86和1.57。流式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T-47D/母细胞和T-47D/Neo细胞相比,T-47D/BTG2细胞在受照射后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sub-G1峰。另外,BTG2高表达上调了Bad和Bax促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和下调了协作性的致癌基因Cyclin D1的表达水平。结论增加BTG2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明显提高凋亡相关蛋白水平,增加放射治疗所诱导的细胞凋亡,从而提高人类乳腺癌细胞T-47D对电离辐射放射治疗的敏感性。BTG2可能是调节人类乳腺癌细胞放射治疗的有效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17-DMAG对缺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2)诱导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影响。方法首先应用不同浓度的CoCl2处理HeLa细胞24h,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IF-1α蛋白表达量,然后选取浓度为200μmol/L的CoGl2对Hela细胞进行模拟缺氧处理24 h,应用不同浓度的17-DMAG预处理细胞16h后,接受2、4、6、8Gy不同剂量的射线照射,采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的存活率,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IF-1α蛋白表达。结果在CoCl_2浓度为200μmol/L时HIF-1a蛋白表达量最强;不同浓度17-DMAG处理组的HeLa细胞在不同照射剂量组间的存活率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论(均P〈0.01);17-DMAG预处理缺氧HeLa细胞后,HIF-1a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加受到显著抑制。结论 17-DMAG预处理可增加缺氧细胞辐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IF-1a蛋白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UHRF1的真核表达载体,并验证其在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乳腺癌细胞MCF-7的总cDNA中扩增出2.3kb的UHRF1基因的cDNA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KpnⅠ与XhoⅠ双酶切,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3(+)-UHRF1,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分析和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经脂质体Lipofactamin2000介导转染MDA-MB-231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以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UHRF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获得全长约为2.3kb的UHRF1基因片段;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XhoⅠ和KpnⅠ酶切、电泳后显示2.3kb的UHRF1目的片段和5.4kb的pcDNA3载体片段,即UHRF1基因的cDNA已正确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中;UHRF1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的RT-PCR和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UHRF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呈现高表达。结论成功构建UHRF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增敏对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待移植瘤体积平均增至大约(5 mm×5 mm×5 mm),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药组、单照组和联合组,单药组和联合组每只裸鼠给予青蒿琥酯100 mg.kg^-1.d^-1,对照组和单照组每只裸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7 d,第7 d给药后单照组和联合组立即给予一次性^60Coγ射线10Gy照射,照后观察14 d,14 d后剥瘤,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细胞的凋亡。结果联合组裸鼠移植瘤瘤质量较单照组明显减小[(0.64±0.11)g vs(1.31±0.58)g](P〈0.05),抑瘤率达71.17%。联合组移植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数较单照组显著增大[(77.5±8.07)vs(48.80±6.71)](P〈0.05)。结论青蒿琥酯能明显增加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对射线的放射敏感性,作用机制与其增强射线诱导移植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rtemether on the cell cycle and the radiosensitivity in huma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 CNE-1.Methods Cell growth inhibition was assessed with MTT.The method of colony-forming was used to detect the radiation sensitivity.Cell cycle distribution was analyzed by using flow cytometry.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clyclin B1 and Weei were detected by using Western blot.Results The growth of CNE-1 cells was inhibite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The concentration of 20 μmol/L artemether had radiosensitive effect on CNE-1 cells at 24 h after administration,and SER was 1.481.When CNE-1 cell was irradiated,the G2/M cells increased (t =4.59,P < 0.05).After exposure to combination of artemether and irradiation,the G2/M cells were decreased (t= 10.60,P < 0.05).Western blot showed that artemether increased the level of cyclin B1 expression and inhibited the level of Weel expression.Conclusions The noncytotoxic concentration of artemether could enhance radiosensitization of CNE-1 cells.The radiosensitivity enhancement of artemether might depend on the exposure time.The effect is most obvious when radiation is delivered 24 h after expose to artemetherr.The radiosensitizing effect could be related to apoptosis.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活体测量与离体测量两种方法用于监测人体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效果。方法 利用NaI全身计数器(活体测量)和HPGeγ能谱仪(离体测量)分别对10名待测对象进行了监测试验,将两种方法所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从两种监测方法所获取的γ计数能谱图显示,10名受试对象体内均未发现内污染。结论 全身计数器和尿样γ能谱测量都可以作为监测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但各有优劣,两种方法并不互相排斥,必要时应该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8.
二氢青蒿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二氢青蒿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其对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克隆形成法检测放射敏感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二氢青蒿素对HeLa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效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0 μmol/L二氢青蒿素对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比(SER)为1.47。二氢青蒿素能够去除X线导致的HeLa细胞G2期阻滞,与单纯6 Gy照射组相比,药物+照射组G2期阻滞由73.58%降至48.31%。二氢青蒿素能增强X线诱导的细胞凋亡,与单纯2、4、6 Gy照射组相比,药物+照射组凋亡率分别由29.46%、48.04%、70.21%升至45.79%、66.36%、79.58%。结论 二氢青蒿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机制可能与二氢青蒿素去除照射引起的G2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合成壳聚糖-乙二胺四乙酸(CTS-EDTA)纳米粒,用于小鼠体内89Sr2+的加速排泄研究。方法通过CTS-EDTA上的游离氨基与多聚磷酸钠(TPP)的静电作用制备CTS-EDTA纳米粒,并利用CTS-EDTA纳米粒两性离子型螯合物的特点,比较不同药物对体内放射性核素的促排效果差异。结果 CTS-EDTA纳米粒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可得到粒度均一的球形纳米粒子,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得平均粒径为10.18nm。通过对小鼠体内放射性锶的促排研究发现,CEC-Nano和CEC有良好的促排效果,单次用药后30min和2h时相点对沉积于股骨中放射性锶的促排效率都明显高于EDTA-Na2(P〈0.05)。多次给药时,CEC-Nano和CEC通过尿、粪排泄放射性锶的作用也优于传统药物EDTA-Na2(P〈0.05)。结论通过该实验方法可制备纳米型放射性核素促排剂,为进一步研制广谱放射性核素污染促排剂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稳定、高效表达ELAC2基因的乳腺癌细胞模型MCF-7/ELAC2、MDA-MB-231/ELAC2,以及前列腺癌细胞模型Du-145/ELAC2,为探索ELAC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构建pcDNA3-ELAC2的质粒采用脂质体法转染乳腺癌细胞和前列腺癌细胞,用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ELAC2基因在细胞中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结果:pcDNA3-ELAC2质粒构建成功并顺利导入乳腺癌细胞和前列腺癌细胞中,且检测到ELAC2基因的mRNA和蛋白高表达。结论:构建的pcDNA3-ELAC2重组质粒能够在转染的乳腺癌细胞和前列腺癌细胞中稳定、持续和高效地表达,为进一步研究ELAC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理想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